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綠原:小時候

綠原:小時候

作者: 徐榮街

小時候,

我不認識字,

媽媽就是圖書館。

我讀著媽媽——

有壹天,

這世界太平了;

人會飛,

小麥從雪地裏出來,

錢都沒有用……

金子用來做房屋的磚,

鈔票用來糊紙鷂,

銀幣用來飄水紋……

我要做壹個流浪少年,

帶著壹只鍍金的蘋果、

壹只銀發的蠟燭、

和壹只從埃及國飛來的紅鶴,

旅行童話,

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

但是,媽媽說:

“現在妳必須工作。”

綠原

綠原在四十年代就活躍在國統區的詩壇上,五十年代遭到不應有的誤解和傷害。盡管四十年來他的詩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那在生活和鬥爭的道路上執著追求、不斷拚搏的精神,卻是始終不渝的。

《小時候》這首詩選自綠原的第壹本詩集《童話》,它是詩人早期作品的代表作。《童話》寫在詩人的生活和心境比較平靜的歲月,那時詩人還沒有接觸嚴酷的社會現實,對生活充滿了瑰麗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詩歌作品大都單純明快,洋溢著童真。這首詩壹開頭就寫得自然新穎,流露出盎然的情趣和甜蜜的母愛。人們的童年時代大都受到母親的撫愛和熏陶,媽媽往往是孩子的第壹個老師。從媽媽那裏孩子開始認識事物,了解世界,向著未來展翅奮飛。詩人說“媽媽就是圖書館。/我讀著媽媽——”這樣的詩句道別人所未道,發別人所未發,是最貼切、最樸實不過的詩句。緊接著,在第二、三兩小節中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向我們展示了媽媽描述過的嶄新的世界。在那裏沒有戰亂,沒有災荒,沒有為金錢財富而進行的欺詐和角逐。“金子用來做房屋的磚,/鈔票用來糊紙鷂,/銀幣用來飄水紋……”那是壹個美滿富足的社會,金錢的罪惡被徹底埋葬了,人們生活在壹個完全凈化過了的世界裏。詩的第四節詩人進壹步馳騁奇妙的幻想,暢想自己騎著從埃及國飛來的紅鶴,帶著鍍金的蘋果和銀發的蠟燭,遨遊世界,“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獲得甜蜜的愛情……《小時候》寫得瑰美、明凈,充滿了赤子的詩情。詩中這些奇特的幻想。看來有些荒謬,其實非常符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就在這些荒誕不經的描寫中包含著生活的真實,同時也可以看到詩人少年時代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牛漢在評論綠原的詩歌時說得好:“綠原創作《童話》的時期,他渾身都是敏感的觸角,對人生覺得廣闊而新鮮,雖然朦朧閃爍,但心靈並不虛浮。他這種天真的夢境我是非常熟悉的。不過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比我更為淒苦和不幸,他試圖用自己編織的童話彌補命運的缺憾。”(《荊棘和血液——談綠原的詩》)然而,童話般的幻想只能作為精神上的壹種慰藉,卻改變不了嚴峻的現實。詩人終究必須回到現實中來,直面慘淡的人生,去生活,去奮鬥。用他的歌嘆息,用他的歌射擊,同四十年代的抗戰文藝壹同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