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高昌的文化報

高昌的文化報

作為詩人,高昌有著性本善的靈魂,他能敏感而細膩地感知大千世界。他想把自己的感受表達,詩歌由此成為他言說的壹種最佳方式。高昌說自己像水。在他的詩中有許多是寫水的,常常表現水柔弱的壹面。他描寫初春時節剛剛解凍的小小溪流,“在溶融和冰結之間/清亮的靈魂殘酷地沈默。”小小的水流是擬人化的形象,它非常害怕嚴寒,像老子筆下守弱的水流,謙和的、低姿態地流動。有些評論者認為高昌流露出壹種自身的軟弱,有壹定的道理。但我更願意認為,高昌繼承了傳統的君子之風,他的詩表明了他自我完善的人生態度。歷代詩人表現潔身自好的詩很多,這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壹種修養。高昌的壹些詩歌秉承傳統,有點文人的顧影自憐,表面上守弱,實際上他要過純潔的生活,當現實生活不潔凈時,他只好逃避。“如果我誕生/遇到那些/不愉快事情/我還會死去/如果我死去/之後/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還會回來”《聖嬰》)。這個聖嬰不容汙染,哪兒幹凈往哪兒去,不讓自己受到傷害。拋開國家民族的大是大非問題,我們普通百姓對災難和痛苦的逃避是無可厚非的。但逃避不完全是無力的抵抗,不全是害怕,有時是為了保持高潔的品格,健康的靈魂。屈原投水、司馬遷忍辱,可以說是弱者的逃避,也可以說是強者的選擇。有時眼不見心不煩的躲藏,其實正是壹種無言的抵抗,是維護尊嚴,堅持原則,不能簡單地把這種抉擇看成軟弱。我認為,高昌在他的詩中堅持和展現壹種純潔的情懷,面對著假惡醜,不想讓自己的心靈和精神受到汙染。這是壹種正直文人的生活態度。這種潔身自好也是現實社會所需要的。當前人文知識分子承擔著建設精神文明的重任,要讓社會多壹些真善美,首先自己要過壹種高尚而純潔的生活,出汙泥而不染,這樣活著才算得上有尊嚴。同時,高昌的詩表達對崇高精神的執著追求:“我們是多麽地需要信仰/需要靈魂裏指路的星辰/不然/當壹百年之後/螞蟻搬運我們的屍體/還有什麽能使我們孤寂的皮膚/閃爍驕傲的光芒?”(《我們多麽需要信仰》)。直抒胸臆,真情告白,將自己純潔的靈魂坦誠地顯現在讀者面前。

高昌的壹些被詩界人士認可的諷刺詩,透露出他詩剛強的壹面,更加旗幟鮮明地亮出他與假惡醜劃清界限的純潔靈魂。高昌的諷刺詩完全建立在現實堅實的土地之上,感應著時代的陰晴風雲,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比如《天要下雨》,詩人敏銳地意料到商品經濟大潮下文化的尷尬,人心的浮躁:“我們的文化館/像只花狗坐在水邊發呆/它也想變成下海的魚/只是身上還沒有長鰓”,這首詩把文化單位當前轉型時期所面臨的窘境描述得淋漓盡致。又如《妳看妳看》通過繪聲繪色地白描腐敗官僚的五官表情,入木三分地刻畫出某些為官者的醜惡嘴臉和虛情假意的小人心態。《這世界因他們而寒冷》看清了這世上的壹些惡人的窩裏鬥,譏諷他們“這世界因他們的冷笑而寒氣逼人”。高昌的諷刺詩針砭時弊,含蓄而生動,是藝術化的諷刺,洋溢著詩的靈性和美感。

高昌用詩來抒寫他的善良和對世界美好真摯的感情,堅持真善美。其詩充滿陽光,充滿愛心。他把自己比喻成壹只羊,“媽媽安在我胸中的是顆仁慈的心,我總是歡歡喜喜奔向明天/盡管明天是壹滴血的悲哀/我,還是搖搖小蹄原諒了這個世界”(《羊》)。正出於性本善,相信愛,他才會對詩人北島的“我不相信”做出這樣的回答:“理解我吧,北島/我—要—相—信/縱使命運給我壹千記耳光/我也要送給他壹縷明亮的溫情”。熱愛生命,熱愛自然,執著於壹種美好理想的人是懂得感恩的,所以高昌有著壹些感謝生活、感謝大地、感謝母親的詩。母愛是高昌反復吟詠的。母親,她是壹位不知道維納斯是誰、辛苦壹生累彎了背的農村婦女,在高昌的眼中要比維納斯還美。還有留在記憶中的美好童年,故鄉的角落“每壹縷風都是親切的”,“太陽在那裏的神情格外安詳”,想起它“心中是數不清的芬芳 (《我常常憶念壹個小小的角落》)。詩人雪萊說過:“詩人是壹只夜鶯,棲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來慰藉自己的寂寞。”高昌這只夜鶯是不願意壹個人孤獨地在黑暗中歌唱的,他希望自己有誌同道合的愛人陪著,所以他的詩集叫《兩只鳥》。他向往真摯的愛情,婚姻的美滿。壹個充滿暖洋洋的詩和甜蜜蜜的夢的家,又是好客的友善的家,是詩人的滿足。“朋友們走進我們的家/就像走進兩顆芬芳的心臟”(《親愛的》)。他相信愛的力量,“生命其實很脆弱/但是愛,很頑強”。在高昌的詩裏,愛的能力相當強,它既能“縫住憂傷”,也能“割斷悲哀和淒涼”,還能呵護著“每處細微的創傷”。執著於美好的理想,在執著中便有壹種不敢犧牲的精神:“即是壹塊冰/也在把陽光苦等/縱然陽光像壹群小蟲/吞噬我的寧靜和晶瑩”。(《即使我是壹塊冰》)。這些充滿美的意象的詩是從高昌心中流出的對真善美的感悟。

高昌的詩有平和的意味,溫馨的感覺。高昌的溫和的性格氣質決定著他詩歌的婉約風格。高昌受中國傳統美學的影響很深,中國傳統詩學講求“中和之美”,“中和”是追求和諧的中庸之道。高昌的詩,是和諧美的詩,在他的意識中,人與自然應當和諧平等,他的詩中特別同情弱者的生命。蕎麥花“壹開花就是壹個蕭瑟的背景/蕎麥花只有壹個苦澀的秋天/風讓它顫栗/雨讓它憔悴/霜讓它辛酸”,隨後作者問道:“生命要想真正地美上壹次/為什麽總要直面/這麽多傷感和艱難”(《蕎麥花只有壹個秋天》)。在詩人眼中眾生也應當是平等的,因此詩中抒發的情感和人生態度寬容而友愛。《蠅兒也有美麗的夢啊》描寫壹群蒼蠅,他們說“確實/我們很卑微/卑微/但也是/壹群會飛的生命”。這類的詩同情弱小,關註蕓蕓眾生的生命狀態。由溫情而散發著壹種淡淡的憂傷,壹股暖意。中國傳統的審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所以當追尋或喜愛美好的事物和生活時,詩人並不太激動,而采取壹種有節制的對峙:“即使因為憂傷,我也不大聲呻吟/即使因為苦難,我也不痛苦流涕”。和諧美的另壹個方面是高昌的詩中的童趣比比皆是。童趣的調皮活潑作用能使嚴肅的主題和語言得到松懈,軟化,童趣具有的天然生機會產生壹種跳躍的韻律節奏,令人愉悅。《我常常憶念壹個小小的角落》擬人化地將蔬菜和小生靈與河流不同的景物並列起來,有景觀,有色彩,像是壹幅稚拙的兒童畫。《拉壹圈密密的籬笆》中蔬菜像是童話中的角色。高昌甚至於有壹些用兒童口吻構成的詩,如《嶂石巖遊記》把山景與壹些不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壹股調皮和靈氣在詩中彌漫。“悠悠悠的白雲彩/沙沙沙的草棵子/背誦著中文系的古詩詞/念誦著阿裏巴巴的神秘咒語/開門開門開門/呀噫呀噫呀噫/開門的是壹條水調歌頭的山溪/迎客的是壹群熱情的小蟲子”。生動的比喻,突發的聯想,形象的語言,跳動的節奏,真叫童趣盎然。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與當代壹些青年詩人故作高深、令人費解的詩相比,高昌的詩較為好讀,這是因為他的詩歌源頭來自生養哺育他的鄉間大地,出自“古典加民歌”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