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字:包括,囊括的意思,運用了擬人手法。
出處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釋義
站在窗前遠眺,詩人看到了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從千裏迢迢來的東吳船只。兩個黃鸝在碧綠的柳樹上歡樂的鳴叫,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向青天飛去。這是整首是的意思,這首詩主要是寫了詩人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含”是的意思是包含,包括的意思。
賞析
第三句說從窗裏看到西山上的積雪,壹個“含”字,顯示了透視的眼光,即,作者主要是看窗,連同四方形的窗口壹起看到西嶺的雪峰。也就是說,作者是把西嶺之雪和方形的窗口放在壹個平面上來欣賞,這“窗”如同油畫的框,而“西嶺千秋雪”則是框中的畫,“千秋雪”無非是說山很高,高得積雪終年不化。這麽高的山可以像油畫壹樣含在小小的“窗”中,可見“西嶺”之遠。
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窗含是什麽意思窗含西嶺千秋雪。
窗含:就是從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的意思。
意思是:
窗口正對著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
絕句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中的含是什麽意思壹:
窗含:是說由窗往外望西嶺,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
含:那麽含就是嵌的意思。形容雪的形態優美。
二:拓展
1:原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翻譯:
黃鸝在新綠的柳條間叫著春天,成雙作對好喜慶;白鷺排成行迎著春風飛上青天,隊列整齊真優美。那西嶺的雪峰啊,像壹幅美麗的畫嵌在窗框裏;這門前的航船啊,竟是從萬裏之外的東吳而來。
絕句裏的窗含是什麽意思窗含:是說由窗往外望西嶺,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
絕句四首 杜甫
其壹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兩個黃鸝鳴翠柳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其二
欲作魚梁雲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其四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譯文:
(壹)
廳堂西邊的竹筍長得茂盛,都擋住了門頭,塹北種的行椒也郁郁蔥蔥長成壹行卻隔開了鄰村。看到園中即將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時邀朱老壹同嘗新;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
(二)
原想築個魚梁忽然烏雲蓋住了急流,隨後又驚訝四月的雨聲如此淒寒。也許這青溪裏面早有蛟龍居住,築堤用的竹石雖堆積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險。
(三)
黃鸝在新綠的柳條間叫著春天,成雙作對好喜慶;白鷺排成行迎著春風飛上青天,隊列整齊真優美。那西嶺的雪峰啊,像壹幅美麗的畫嵌在窗框裏;這門前的航船啊,竟是從萬裏之外的東吳而來。
(四)
藥草的枝葉長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顏色越過棕亭蔓入草亭。“苗滿空山”的美譽我愧不敢當,只怕它們根居幹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作品簡介:
《絕句四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此詩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詩人經過壹段較長時的東川漂流,因嚴武再次鎮蜀而重返成都草堂,此時他的心情特別舒暢,面對壹派生機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筆,將所見所感,隨意收入詩篇,四首絕句壹揮而就,是杜詩中寓情於景的佳作。其中第三首最為著名,曾作為唐詩名篇選入了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沈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有關愛國名言及體會 愛國人物詩詞及體會 下壹篇:妻籽山東話是什麽意思 山東話吊歪是什麽意思窗含西嶺千秋雪中的含是什麽意思
窗含西嶺千秋雪。
窗含:就是從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的意思。
意思是:
窗口正對著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
窗含西嶺千秋雪裏的含字是什麽意思這就需要妳運用壹下想象力來體會“含”在這裏的用法,窗框就好似畫框,把窗外的西嶺雪山“含”在這幅畫裏,是不是很美很有意境?含在這裏是包含、鑲嵌的意思。
窗含對什麽窗含對門泊。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窗含西嶺千秋雪是什麽意思此句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絕句》。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窗含西嶺千秋雪:坐在窗前,可以望見岷山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
西嶺:西嶺雪山。指岷山。
千秋雪:指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四個獨立的景色,營造出壹幅生機勃勃的圖畫,詩人陶醉其中,望著來自東吳的船只,不覺勾起了鄉愁,細致的內心活動自然地流露出來。
詩歌以壹副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壹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此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蘇,萌發生機時的顏色。以“鳴”發,黃鸝的啼叫,給人壹種輕脆,悅耳之感。早春時節嫩芽初發的柳枝上,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構成了壹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晴空萬裏,壹碧如洗,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壹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壹種向上的奮發,這裏用壹個“上”字很巧妙。這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的氣息。兩首句還寫到黃鸝的啼鳴,詩人對這幅生機盎然,絢麗多彩的早春圖像就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進行刻畫,而這種有聲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詩句的生機。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壹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詩人憑窗遠眺,因早春空氣清新,晴天麗日,所以能看見西嶺雪山。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壹種濕潤的感受,此句“窗”與“雪”間著壹“含”字,表現出積雪初融之際濕氣潤澤了冬凍過的窗欞,這更能寫出詩人對那種帶著濕氣的早春生機的感受。而“西嶺”,正是詩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嶺,想到西嶺山上的長久積雪,以西嶺上的千秋積雪代替窗上的殘雪,這就使所表達的意境更為廣遠。這就是詩人觀物寄情時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詩人從少年時就懷有報國的誌向,在歷經數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後終於有重展的機會,多年戰亂得以平定,這與詩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嶺,並以嶺上千年雪代窗上殘雪,進而給詩人以頑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聯系。但同時,詩人以這種感受,從另壹角度來說明壹種艱難: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積雪則更為困難。於是,詩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卻有著更深的憂慮。因此,這句就不僅僅是對窗前雪的描寫了,它有著更深的寓意,而這種對景物的體察,其實早在壹二句就暗含其中了。“兩個”、“壹行”,數目歷歷分明,觀察仔細,不是因為內心的輕松愉快,而是詩人要排遣那種長期受到閑置的愁悶意緒和百無聊賴的心情。這與《水檻遣心》中“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與《曲江》中“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對景物的體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現心中百無聊賴的心情。
末句更進壹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復雜心情。壹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用壹個“泊”字,有其深意。泊有“停留不開”的含義,杜甫用的正是這個含義。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著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麽壹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大大消減了。他應該知道,“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在當時很難實現,而且在嚴武向朝廷推薦他之前,他剛剛結束流亡的生活,對朝廷雖有所望,但卻又極感希望渺茫。“泊”字,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於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復雜心情。而“萬裏”則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並列,壹從時間上,壹從空間上,同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以表示希望不大。這是第壹層含義。第二,這只停泊在門前的東吳船並非從東吳來,而是到東吳去的。東吳,正是杜甫心中那點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長安而說“東吳”,原因是,詩人以成都、東吳間相距之遠和路徑之難,來暗示他的抱負難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借東吳代指孫權,不僅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堯舜上”的誌向的寄寓之所。而以“泊”、“萬裏”、“東吳船”合而為壹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詩的上聯是壹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壹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壹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晴空萬裏,壹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壹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壹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只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見。用壹“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壹幅圖畫,近在眼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壹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裏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只行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遊時,就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只是不能暢行萬裏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裏船”與“千秋雪”相對,壹言空間之廣,壹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裏,胸次何等開闊!
全詩看起來是壹句壹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而壹以貫之,使其構成壹個統壹意境的,正是詩人的內在情感。壹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四句景語就完整表現了詩人這種復雜細致的內心思想活動。
這首絕句壹句壹景,但又融而為壹,其中起聯結作用的正是詩人內心的心緒。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托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壹線希望之時的復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對希望可否成真的無著和仿徨。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內心復雜的情緒,正是這首詩的主旨所在。
寫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壹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壹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壹首即景小詩。
窗含西嶺千秋雪中的含是什麽意思這裏的“含”應該是指:含有,包含。
絕句 作者:杜甫 (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壹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1)西嶺:西嶺雪山。
(2)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3)泊:停泊。
(4)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壹帶。
(5)萬裏船:不遠萬裏開來的船只。
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含是什麽意思含:包含的意思。
窗含:就是從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
整句話的意思是:窗口正對著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有關愛國名言及體會 愛國人物詩詞及體會 下壹篇:妻籽山東話是什麽意思 山東話吊歪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