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黍離之情的詩有哪些

黍離之情的詩有哪些

黍離”成為了亡國之思的代名詞,為後人所沿用,出現了很多類似的詩歌。...

原文:

詩經·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原文:

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賞析

《黍離》是《詩經》中非常著名的篇目,主要寫了周平王東遷後,壹位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時,看見當年的宗廟宮室已被夷為平地,遍地黍稷妒滿目荒涼的景象,於是十分憂傷仿徨,寫下了這首詩,感嘆周室的興衰。

從這首詩的字裏行間不難看出詩人對故國繁華已逝的痛苦哀嘆,在詩中不斷重復出現的壹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顯得尤為蒼涼。

宋代的的姜夔寫了壹首《揚州慢》,被千巖老人蕭德藻評價為“有黍離之悲也”,也就是說它們必有異曲同工之妙。

“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這樣的場景,不是和“彼黍離離”的情景頗為相似麽?“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心”被嚴重毀壞的城池,被戰火燒鍀幹枯的大樹,這些原本應該沒有思維的事物,在這裏作為戰爭的受害者,聲淚俱下地控訴著戰爭的罪惡。慘烈的戰爭過後,當初繁華的城市變成了壹片廢墟,“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這樣蕭條悲涼的景色在詩人的心中該是怎樣壹種感覺?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杜牧若是今天再次來到揚州,也定會感到萬分吃驚。縱然有無比高超的作詩技巧和過人的才情,也難以表達出此時此刻的心情吧!是啊,經歷戰火的洗禮早已面目全非的揚州,無論是誰看到了都會啞口失言。這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感情恰恰能引起讀者巨大的***鳴。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之為誰生!”

二十四橋,月影,紅藥,無聲地訴說著山河殘破的淒涼。

《黍離》和《揚州慢》同是抒發家國之悲的作品,兩者都景中含情,化景物為悠悠情思,把這種傷今懷古的悲涼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使讀者能夠深切地體味到作者當時的無限哀傷,因此兩首作品至今廣為流傳,為人津津樂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