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含福字的古詩

含福字的古詩

含福字的古詩:《詠懷古跡五首·其五》、《封丘作》、《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1、《詠懷古跡五首·其五》——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福移漢祚難恢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賞析這首詩由於詩人以自身肝膽情誌吊古,所以能滌腸蕩心,浩氣熾情動人肺腑,成為詠古名篇。詩中除了“遺像”是詠古跡外,其余均是議論,不僅議論高妙,而且寫得極有情韻。

三分霸業在後人看來已是赫赫功績了,而對諸葛亮來說,輕若壹羽:“蕭曹”尚不足道,那區區“三分”就更不值得掛齒。詩句寫得這樣曲折跌宕,處處都是擡高了諸葛亮。這首詩通篇議論但不空泛,句句含情,層層蓄勢,到詩的尾聯達到高潮:“誌決身殲軍務勞。”

2、《封丘作》——高適。

我本漁樵孟諸野,壹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賞析這首詩結尾含蓄,擴大了詩歌的容量。詩以“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結束,既能使人想到西漢末年和東晉時期政治的腐敗、社會的黑暗,從而與現實緊密相聯系,又能令人想到梅、陶人格的高潔;既有歷史的廣度,又有現實的深度;耐人尋味。

3、《玄都壇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賞析這是杜甫寫給其好友元逸人(元丹丘,隱道士)的詩,前幾句用典終南山東蒙峰和《抱樸子》、《神仙傳》、《述異記》等典籍中的意象。

描述玄都壇的景色,贊揚元逸人的修行;末四句稱其道行之高,超塵脫俗,服芝草瑯玕等仙家之食,居在高垂鐵鎖的仙人之居,處於福地逍遙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