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於內心並借助於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
中國傳統詩論實指寓情於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詩歌創作過程是壹個觀察、感受、醞釀、表達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再現過程。有時,詩中所詠嘆的社會事物,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所描繪的生活場景,所鋪陳的社會生活情節和史實,也是用來寄托情思的,這便也是意象。
即相對於物象的事象,相對於自然意象的社會意象。它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成壹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如馬致遠的《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句中,
釋義是:天色黃昏,壹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壹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壹起,就成了壹個淒清,傷感,蒼涼的意境,意象是具體事物的,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境和感情的結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擴展資料古詩詞中的意象
壹、“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釋義: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表現了柳永對戀人的懷念。
2、“柳”多種於檐前屋後,常作故鄉的象征。“壹上高城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釋義:登上高樓萬裏鄉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就像江南汀洲。抒發了許渾對故鄉的無限牽掛。
3、“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若問閑情都幾許。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釋義:若問我的愁情究竟有幾許。就像那壹望無垠的煙草,滿城翻飛的柳絮,梅子黃時的綿綿細雨。形象地詮釋了賀鑄此時憂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釋義:人在落花紛揚中幽幽獨立,燕子在微風細雨中雙雙翺飛。展示了詞人夢覺酒醒後淒寂惆悵的心境和對感懷對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戀舊巢的習性,成為古典詩詞表現時事變遷,抒發人事代謝的寄托。“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釋義: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既暗示了烏衣巷往日的繁華,又袒露了詩人面對今昔變化的無限感慨。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釋義:夜色裏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2、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釋義: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壹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抒發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生的煩憂和愁苦。
百度百科-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