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新安江的詩句

關於新安江的詩句

1. 有關新安江的詩句

夜宿浙江 孫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風高氣蕭索。

富春渚上潮未還,天姥岑邊月初落。 煙水茫茫多苦辛,更聞江上越人吟。

洛陽城闕何時見,西北浮雲朝暝深。 和進士張曙聞雁見寄 崔塗 斷行哀響遞相催,爭趁高秋作恨媒。

雲外關山聞獨去,渡頭風雨見初來。 也知榆塞寒須別,莫戀蘋汀暖不回。

試向富春江畔過,故園猶合有池臺。 送李判官赴東江 王維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

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思平泉樹石雜詠壹十首·二猿 李德裕 釣瀨水漣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鳴,谷中清響合。 沖網忽見羈,故山從此辭。

無由碧潭飲,爭接綠蘿枝。 重憶山居六首·釣石 李德裕 嚴光隱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釣不在魚,揮綸以自適。 余懷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送王少府歸杭州 韓翃 歸舟壹路轉青蘋,更欲隨潮向富春。

吳郡陸機稱地主,錢塘蘇小是鄉親。 葛花滿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贈人。

早晚重過魚浦宿,遙憐佳句篋中新。 富春 吳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 富春 吳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壹川如畫晚晴新。

雲低遠渡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 未必柳間無謝客,也應花裏有秦人。

嚴光萬古清風在,不敢停橈更問津。 送陸判官歸杭州 皎然 芳草潛州路,乘軺憶再旋。

余花故林下,殘月舊池邊。 峰色雲端寺,潮聲海上天。

明朝富春渚,應見謝公船。 送文會上人還富陽 皎然 悠悠渺渺屬寒波,故寺思歸意若何。

長憶孤洲二三月,春山偏愛富春多。 送孫願 郎士元 悠然富春客,憶與暮潮歸。

擢第人多羨,如君獨步稀。 亂流江渡淺,遠色海山微。

若訪新安路,嚴陵有釣磯。 送奚賈歸吳 郎士元 東南富春渚,曾是謝公遊。

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 水清迎過客,霜葉落行舟。

遙想赤亭下,聞猿應夜愁。 早發杭州泛富春江寄陸三十壹公佐 權德輿 候曉起徒馭,春江多好風。

白波連青雲,蕩漾晨光中。 四望浩無際,沈憂將此同。

未離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見觸餌鱗,仰目淩霄鴻。

纓塵日已厚,心累何時空。 區區此人世,所向皆樊籠。

唯應杯中物,醒醉為窮通。 故人懸圃姿,瓊樹紛青蔥。

終當此山去,***結蘭桂叢。 秋日富春江行 羅隱 遠岸平如剪,澄江靜似鋪。

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 冷疊群山闊,清涵萬象殊。

嚴陵亦高見,歸臥是良圖。 泛富春江 陸遊 雙櫓搖江疊鼓催,伯符故國喜重來。

秋山斷處望漁浦,曉日升時離釣臺。 官路已悲捐歲月,客衣仍悔犯風埃。

還家正及雞豚社,剩伴鄰翁笑口開。 讀史 陸遊 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壹生不厭釣漁磯。 功名 陸遊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來壹發輕。

金甲雖如朝邑尉,羊裘終愧富春生。 連娟落月依山盡,寂寞寒潮蘸岸平。

要識放翁新得意,蓼花多處釣舟橫。 遣懷 陸遊 秋風策策冷吹衣,謝病經年晝掩扉。

絕世本來希獨立,刺天不復計群飛。 細思萬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誰與歸? 葬近要離非素意,富春灘畔有苔磯。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壹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2. 描寫新安江的詩句有哪些

1、《秋日富春江行》

唐·羅隱

遠岸平如剪,澄江靜似鋪。

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

冷疊群山闊,清涵萬象殊。

嚴陵亦高見,歸臥是良圖。

2、《泛富春江》

南宋·陸遊

雙櫓搖江疊鼓催,伯符故國喜重來。

秋山斷處望漁浦,曉日升時離釣臺。

官路已悲捐歲月,客衣仍悔犯風埃。

還家正及雞豚社,剩伴鄰翁笑口開。

3、《讀史》

南宋·陸遊

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壹生不厭釣漁磯。

4、《功名》

南宋·陸遊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來壹發輕。

金甲雖如朝邑尉,羊裘終愧富春生。

連娟落月依山盡,寂寞寒潮蘸岸平。

要識放翁新得意,蓼花多處釣舟橫。

5、《遣懷》

南宋·陸遊

秋風策策冷吹衣,謝病經年晝掩扉。

絕世本來希獨立,刺天不復計群飛。

細思萬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誰與歸?

葬近要離非素意,富春灘畔有苔磯。

3. 描寫新安江的詩句

《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同好》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約

眷言訪舟客,茲川信可珍。

洞澈隨清淺,皎鏡無冬春。

千仞寫喬樹,萬丈見遊鱗。

滄浪有時濁,清濟涸無津。

豈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紛吾隔囂滓,寧假濯衣巾?

願以潺湲水,沾君纓上塵。

《新安江上寄處士》

年代: 唐 作者: 孟雲卿

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

人遠禽魚靜,山空水木寒。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雲端。

即事遂幽賞,何必掛儒冠。

《宿新安江深渡館寄鄭州王使君》

年代: 唐 作者: 朱長文

霜飛十月中,搖落眾山空。

孤館閉寒木,大江生夜風。

賦詩忙有意,沈約在關東。

《新安江行》

年代: 唐 作者: 章八元

江源南去永,野渡暫維梢。

古戍懸魚網,空林露鳥巢。

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

自笑無媒者,逢人作解嘲。

《新安江上次程南仲韻》

年代: 宋 作者: 楊公遠

石闌斜護崎嶇逕,村酒頻澆磊魄胸。

好是黃山供望眼,白雲分出兩三峰。

《新安江舟中奉酬孫觀書記》

年代: 宋 作者: 張伯玉

十年塞外憶江山,今日扁舟縱眼看。

匝岸野花紅似簇,避人沙鳥起成團。

放懷自古酒為得,老筆到今詩最難。

君解高吟我方飲,幾人能***此清歡。

4. 與新安江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1、《宣州清溪》唐代: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向晚猩猩啼,空悲遠遊子。

2、《新安江上寄處士》唐代:孟雲卿

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人遠禽魚靜,山空水木寒。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雲端。即事遂幽賞,何必掛儒冠。

3、《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同好》南北朝:沈約

眷言訪舟客,茲川信可珍。洞澈隨清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萬丈見遊鱗。

滄浪有時濁,清濟涸無津。豈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紛吾隔囂滓,寧假濯衣巾?

願以潺湲水,沾君纓上塵。

4、《新安江行》唐代:章八元

江源南去永,野渡暫維梢。古戍懸魚網,空林露鳥巢。

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自笑無媒者,逢人作解嘲。

5、《新安江路》唐代:權德輿

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人遠禽魚凈,山深水木寒。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雲端。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

6、《送杜越江佐覲省往新安江》唐代:劉長卿

去帆楚天外,望遠愁復積。想見新安江,扁舟壹行客。 清流數千丈,底下看白石。色混元氣深,波連洞庭碧。 鳴桹去未已,前路行可覿。猿鳥悲啾啾,杉松雨聲夕。

送君東赴歸寧期,新安江水遠相隨。見說江中孤嶼在, 此行應賦謝公詩。

7、《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唐代:劉長卿

潺湲子陵瀨,仿佛如在目。七裏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餘轉。古臺落日***蕭條, 寒水無波更清淺。臺上漁竿不復持,卻令猿鳥向人悲。

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8、《冬夜饒州使堂餞相公五叔赴歙州》唐代:李嘉祐

丞相過邦牧,清弦送羽觴。高情同客醉,子夜為人長。

斜漢初過鬥,寒雲正護霜。新安江自綠,明主待惟良。

9、《入睦州分水路憶劉長卿》唐代:李嘉祐

北闕忤明主,南方隨白雲。沿洄灘草色,應接海鷗群。

建德潮已盡,新安江又分。回看嚴子瀨,朗詠謝安文。

雨過暮山碧,猿吟秋日曛。吳洲不可到,刷鬢為思君。

10、《贈別劉員外長卿》唐代:耿湋

清如寒玉直如絲,世故多虞事莫期。建德津亭人別夜,

新安江水月明時。為文易老皆知苦,謫宦無名倍足悲。

不學朱雲能折檻,空羞獻納在丹墀。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type=title&page=2&value=%E6%96%B0%E5%AE%89%E6%B1%9F

5. 關於新安江古詩

《清溪行 ( 壹作宣州清溪 )》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向晚猩猩啼,空悲遠遊子。

《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

年代: 唐 作者: 劉長卿

潺湲子陵瀨,仿佛如在目。七裏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餘轉。古臺落日***蕭條,

寒水無波更清淺。臺上漁竿不復持,卻令猿鳥向人悲。

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冬夜饒州使堂餞相公五叔赴歙州》

年代: 唐 作者: 李嘉祐

丞相過邦牧,清弦送羽觴。高情同客醉,子夜為人長。

斜漢初過鬥,寒雲正護霜。新安江自綠,明主待惟良。

《入睦州分水路憶劉長卿》

年代: 唐 作者: 李嘉祐

北闕忤明主,南方隨白雲。沿洄灘草色,應接海鷗群。

建德潮已盡,新安江又分。回看嚴子瀨,朗詠謝安文。

雨過暮山碧,猿吟秋日曛。吳洲不可到,刷鬢為思君。

6. 有什麽描寫富春江,新安江景色的詩句不

“長憶孤洲二三月,春山偏愛富春多”。

唐代詩人皎然筆下的富春江,其神其韻就在壹個“春”字。春天的韻致總是把山水整合的美輪美奐,靈秀撲面。所以這個季節的富春江與其它季節相比,是別有壹番引人入勝的魅力的。

李白當年遊覽富春江時賦詩雲:“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孟浩然亦賦詩感嘆:“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

“層青叠翠千萬重,壹峰壹格羞雷同,篷窗坐眺快眼飽,故鄉無此青芙蓉。或如兔鶻起落勢,或如鸞鶴回翔容,槎丫或似踞猛虎,蜿蜒或若遊神龍。忽堂忽奧忽高壙,如壁如堵如長墉,老蒼滴成悲翠綠,舊赭流作珊瑚紅。

7. 李白在安徽新安江寫的詩句是什麽

李白——《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

向晚猩猩啼,空悲遠遊子。

賞析:

這是壹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詩,是天寶十二載(753)秋後李白遊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貴池)時所作。池州是皖南風景勝地,而風景名勝又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臺縣,象壹條玉帶,蜿蜒曲折,流經貴池城,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瀉入長江。李白遊清溪寫下了好多有關清溪的詩篇。這首《清溪行》著意描寫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詩人喜清厭濁的情懷。

“清溪清我心”,詩人壹開始就描寫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壹生遊覽過多少名山秀川,獨有清溪的水色給他以清心的感受,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異之處。

接著,詩人又以襯托手法突出地表現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以水清著稱。南朝梁沈約就曾寫過壹首題為《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的詩:“洞徹隨深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遊鱗。”新安江水無疑是清澈的,然而,和清溪相比又將如何呢?“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新安江那能比得上清溪這樣清澈見底呢!這樣,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襯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後,又運用比喻的手法來正面描寫清溪的清澈。詩人以“明鏡”比喻清溪,把兩岸的群山比作“屏風”。妳看,人在岸上行走,鳥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這樣壹幅美麗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胡仔雲:“《復齋漫錄》雲: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又雲:“船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沈雲卿詩也。……予以雲卿之詩,原於王逸少《鏡湖》詩所謂‘山陰路上行,如坐鏡中遊’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雲:”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雖有所襲,然語益工也。“(《苕溪漁隱叢話》)

最後,詩人又創造了壹個情調淒涼的清寂境界。詩人離開混濁的帝京,來到這水清如鏡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這對於我們這位胸懷濟世之才的詩人,終不免有壹種心靈上的孤寂。所以入晚時猩猩的壹聲聲啼叫,在詩人聽來,仿佛是在為自己遠遊他鄉而悲切,流露出詩人內心壹種落寞悒郁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