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和詩詞愛好者,***同開展書寫經典網絡展覽活動。
書寫經典網絡展第578 期,書寫杜甫(唐)《春日憶李白》。
原文: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壹樽酒,重與細論文。
釋文:
李白的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壹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妳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壹方,只能遙相思念。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
作者介紹:
杜甫,生於公元712年,卒於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和李白相識於中年,公元744年,二人相識,時年杜甫32歲,考進士不第而遊歷四方。時年李白43歲,正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二人壹生寫詩無數,尤以杜甫寫給李白的多,被後世笑稱二人是“粉絲”和“偶像”的關系,實際二人惺惺相惜、誌同道合。學者聞壹多盛情謳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壹刻,也許只有老子與孔子的相遇能與之媲美,是太陽與月亮的相碰。
作品讀感:
李杜二人的友誼,在歷史上是個美傳。同是大文學家,同處壹個時代,但二人沒有產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雖然年齡相差10 歲,但二人相識後終生成為好友,尤以杜甫對李白,壹生崇拜,為李白寫詩無數。
本期參加書寫者:
郝乙 (河北石家莊、1974年),師承牛逍先生,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張長義 (四川樂山、1959年),字常宜,號宜齋主人,退役軍官,四川樂山市天開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姚淑芳 (湖南邵陽、1965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經濟師,書法及古詩詞愛好者。
劉國華 (湖南嶽陽、1945年),嶽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嶽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婁建華 (山東聊城、1975年),小學教育工作者,愛好寫作,勤習書法。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於多家平臺或刊物。榮獲第三屆長江文學獎2021年度詩人獎杯和李白杯詩人獎章。致力於詩歌生活化,生活詩歌化。
陳永強 (廣東惠州、1973年),字俞秀,廣東惠州,自幼喜歡書寫,愛好文史,現為書法培訓者。
陳長水 (河南鄭州、1945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