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詩,我們讀了壹遍,就覺得索然無味,不想再讀第二遍;
有的詩,卻百讀不厭,而且越讀越有滋味。
其中的原因,可能就與境界有關。前者太直、太露,詩人將要講的話自己都講完了,沒有給讀者留下任何想象回旋的余地;後者則相反,其豐富的內涵欲吐未吐,深沈蘊籍,需要讀者自己去發掘、去思考,才知其中三昧。這種境界,我們就稱之為含蓄性意境。
中國古代許多詩人和詩論家都非常重視含蓄之境。劉勰在《文心雕龍·隱秀》篇著意將“隱”和“秀”兩種境界加以區別:“文之英蕤,有隱有秀。隱者也,文外之重旨也”,“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劉勰所說的“情在詞外”和“文外重旨”就是壹種含蓄之美。這種美感,光芒內斂,溫婉深曲,讀起來重關疊嶂,具有幽邃之境。含蓄的美,也特別適合東方人的傳統美感和生活風範。所以我們常看到這樣的評價“不著壹字,盡得風流”。
含蓄之境,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
壹是詩歌內容的含蓄深隱,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是表現手法的曲折隱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