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博物學家陸機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是如何記載動物的種群生態現象的?

博物學家陸機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是如何記載動物的種群生態現象的?

對於動物的種群生態現象有如下記載:鸛“樹上作巢,大如車輪”,即言其樹棲,集群營巢,蒼鷺(“負釜”、“背竈”、“黑尻”)則“泥其巢,壹旁為池,含水滿之,取魚置池中……”集群營巢於水邊,***食。鵜鶘也是群棲***食,“好群飛,若小澤中有魚,便群***抒水,滿其胡(皮囊)而棄之,令水竭盡,魚在陸地,乃***食之,故曰淘河”。如果說白鸛營巢簡陋的話,那麽鴟鶚(巧婦鳥)營巢可謂精巧。鴟鶚“取茅莠為巢,似麻二失之如刺襪然,懸著樹枝,或壹房或二房。幽州人謂之寧鳥芀,或日巧婦……”。但也有的鳥“性不樹止(棲)”。

陸機還註意到某些鳥類的雌雄關系,“鵓鳩……陰則屏逐其匹,晴則呼之”。鶉“不亂其匹”。“今雲南鳥……啼鳴相呼不同集”,以及“布谷生子,鷦鷯養之”的寄生關系和屍鳥鳩(鳩鴿類)雙親育子的現象。

至於黃鳥,“當葚熟時,來在桑間。故裏語日:黃栗留看我麥黃葚熟否?亦是應趨時之鳥也”。既言其棲息地,又說明其遷移的季節。魚類中的吙(鱘魚)、鮪(白鱘),“出江海。三月中,從河下頭(即江河入海口處)來(河)上(遊)。吙……今於盟津東石磧上釣取之,……又河南鞏縣東北崖上山腹有穴,舊說此穴與江湖通,鮪從此穴而來,北入河西上龍門,人漆、沮”。即言鱧、鮪是生活於淡水和海水中的底棲魚類;舊說雖不可信,但卻言明吙,鮪由海入河的迥遊路線及其迥遊季節。“魴,今伊、洛、濟、潁魴魚也”。廣而薄肥,恬而少肉,細鱗魚之美者,漁陽、泉州及遼東梁水,魴特肥而厚,尤美於中國魴。故其鄉語日“居就糧,梁水魴”,頗有生態地理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