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須九重真龍出,
壹洗萬古凡馬空。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年雙檜是雙童,
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蒼龍。
(蘇軾《塔前古檜》)。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奔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龍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趨。
東方虬相和歌辭·王昭君三首 掩涕辭丹鳳,銜悲向白龍。單於浪驚喜,無復舊時容。
令狐楚相和歌辭·王昭君 錦車天外去,毳幕雲中開。魏闕蒼龍遠,蕭關赤雁哀。
陸龜蒙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 蘭眼擡露斜,鶯唇映花老。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來濟 出玉關 斂轡遵龍漢,銜淒渡玉關。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還。
閻朝隱奉和登驪山應制 龍行踏絳氣,天半語相聞。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東方虬昭君怨三首 掩淚辭丹鳳,銜悲向白龍。單於浪驚喜,無復舊時容。
孫逖同洛陽李少府觀永樂公主入蕃 邊地鶯花少,年來未覺新。美人天上落,龍塞始應春。
陸海 題龍門寺 窗燈林靄裏,聞磬水聲中。更與龍華會,爐煙滿夕風。
應物 龍潭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雲閑。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壹水間。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遊人不欲還。
若虛 樂仙觀 樂氏騎龍上碧天,東吳遺宅尚依然。悟來大道無多事,真後丹元不值錢。老樹夜風蟲咬葉,古垣春雨蘚生磚。松傾鶴死桑田變,華表歸鄉未有年。
貫休 江邊祠 松森森,江渾渾,江邊古祠空閉門。精靈應醉社日酒,白龜咬斷菖蒲根。花殘泠紅宿雨滴,土龍甲濕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靂。
貫休 送越將歸會稽 面如玉盤身八尺,燕語清獰戰袍窄。古嶽龍腥壹匣霜,江上相逢雙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別我歸稽巘。他年必帥邯鄲兒,與我殺輕班定遠。
貫休 少監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餘,席珍國寶比難如。銜花乳燕看調瑟,衣錦佳人侍讀書。荀氏門風龍變化,謝家庭樹玉扶疏。即期寰海隆平日,歸佐吾皇侍玉除。
貫休 少監三首 益友相隨益自強,趨庭問禮日昭彰。袍新宮錦千人目,馬駿桃花壹巷香。偏愛曾顏終必及,或如韓白亦無妨。八龍三虎森如也,萬古千秋瑞聖唐。
2. 與龍有關的詩句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裏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餵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籲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裏,深泉固九重。奮髯雲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潭
唐應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雲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壹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遊人不欲還。
“斯須九重真龍出,壹洗萬古凡馬空”。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
蘇軾《塔前古檜》
3. 關於龍的故事和詩句青石龍 -------------------------------------------------------------------------------- 岱山島有壹塊岸礁,彎彎曲曲伸向大海,遠遠看去,活像壹條石龍,當地漁民都叫它“石青龍”,據說這是被海龍王鎮在這裏的青龍的遺骸。
很久以前,青龍在東海龍宮裏當侍衛將軍,這位青龍將軍對上有令則行,對下有求必應。有時還變作者漁翁,到岸上察看民情。
若是島上田地龜裂,百姓受災,便偷偷吸來東海水,化作雨露,解救民間乾旱之苦。因此,當地百姓都很敬重他。
有壹次,玉皇大帝下旨,要在東海水晶宮挑選壹名得力將領到天庭任職。海龍王忍痛割愛,把自己最得意的青龍將軍送上去。
青龍動身那天,海龍王壹直送到海面,並對青龍說道: “我特地推選將軍榮升,望妳到了天庭後,不要忘了東海龍宮這個出生之地!”青龍再三拜謝而去。 青龍上天之後,玉皇大帝封他為靈霄寶殿的值殿將軍。
頭幾年,青龍像在東海龍宮壹樣,對上下左右應付自如,日子倒也過得不錯。後來,他認識了皇母娘娘身邊的壹位宮女白虎星,平時常有接觸,天長日久,雙方漸漸產生了愛慕之情,壹見面總是含情脈脈地眉來眼去。
但天庭法規森嚴,無法在壹起傾訴衷情,日子壹長,他倆越來越感到天庭的不自由。 有壹天,青龍星和白虎星在後宮服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時,又壹次見面了。
這壹回,他倆見四下無人,便壯著膽搭了腔。兩人真是情投意合,約定在王母娘娘壽筵之夜,眾天神赴蟠桃盛會之際,壹同私奔凡間,永結伴侶。
好不容易等到這天,他倆偷偷溜出西天瑤池,急匆匆奔到南天門。正在高興之際,不料從靈霄殿傳來陣陣鐘鼓聲,南天門砰的壹聲關上了,四大金剛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玉皇大帝得知他倆雙雙思凡,偷偷私奔,氣得胡須都翹起來,即令值日功曹將青龍、白虎押來審問。青龍星和白虎星情深意篤,到了這般光景,什麽也不怕了,當著玉帝的面,直說出雙方相愛,願受天規懲罰,只求恩準他倆結為夫婦。
這下可更激怒了玉帝,當即傳旨青龍星貶回東海,白虎星罰到凡間。兩星永久分離,不得相會!青龍星懷著悲憤的心情回到了東海龍宮。
原以為龍王待他不薄,回到東海以後想再托海龍王出面求情,尋回白虎星。想不到海龍王也是仗勢欺人。
上次青龍上天宮,他笑臉相送,拼命奉承。這回青龍回東海,卻壹反常態,冷漠得很。
他高坐在水晶椅上,淡淡地對青龍說: “妳這壹回是違反天規被貶回來的,不能像過去那樣受重用了。念妳昔日的功勞,如今派妳當壹個推潮神,這算不上美差,但也不算虧待妳吧!” 青龍拜謝了海龍王,默默地退出水晶宮,從此做起推潮神來。
壹日推兩潮,苦熬苦撐,沒有出過半點差錯。但他脫不開身,沒法去尋找白虎星,只有苦苦地思念著她。
再說白虎星,被罰到凡間以後,在鎮海壹個官宦人家當了侍女。壹次,鎮海發了壹場大水,房屋沖塌了,人畜淹死了,縣城裏是白茫茫壹片水世界,許多體順著大水飄到了東海大洋。
這官家侍女也被淹得半死,隨著洪水漂呀漂呀,最後被風浪刮到了岱山島的壹個沙灘上。不知過了多少辰光,白虎星醒了過來,見身邊站著壹個白發老者,壹間才知是當地土地救了她。
白虎星將自己的悲慘遭遇訴說了壹遍,又求土地公公幫她打聽青龍的下落。土地公公很同情他們,悄悄告訴她,青龍星自從被貶回東海,就在這壹帶作推潮神。
白虎星謝過土地公公,馬上趕去相會.。 壹個群星燦爛的夜裏,白虎星和青龍星這封患難情侶久別重逢了,他倆又高興又傷心,互相傾吐了別後的苦戀之情。
誰知此事被海龍王派來監視青龍星的蟹精看到了,急忙去稟報了海龍王。海龍王壹聽發火了: “好呀!這青龍星、白虎星在天庭違反天條,到我龍宮又觸犯官規,真是罪上加罪呀!” 當即傅下令去將白虎星鎮在岱山島西北面的壹座山下,這座山後來叫“白虎山”;將青龍裏鎮在岱山島東南面的壹塊礁石上,這座礁石後來就叫青龍岸礁。
青龍星和白虎星為了自由和愛情,受盡千辛萬苦,最後又被海龍王壓到山底下,永遠成不了夫婦。可是,百姓根本不賣海龍王的賬,反而更加懷念這封情深意篤的戀人。
島上居民每逢大年三十夜,都要在家裏的水缸、米缸、菜櫥上貼上印有龍圖的“青龍紙”,以示紀念. 吹蕭會龍女 韓湘子在八仙中是個風流俊俏的書生,他手中的神篇名為紫金蕭,是用南海紫竹林裏的壹株神竹做的。據說,韓湘子這支神蕭還是東海龍王的七公主送他的哩! 有壹年,韓湘子漫遊名山大川,到東海之濱,聽說東海有龍女,善於音律,精於歌舞,很想會她壹會。
因此,他天天到海邊去吹蕭。這壹日,三月初三,正是東海龍女出海春遊的日子。
夜裏,龍女聽見海邊傳來壹陣悠揚悅耳的長蕭聲,聽得驚呆了。 韓湘子的蕭聲擾亂了龍女的心,那聲聲妙曲把它的魂勾去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向海邊走來,化作壹條銀鰻來會吹蕭郎。
韓湘子壹曲吹罷,大湖退去十裏遠。 這時,他發覺灘頭上有壹條誤了潮的擱淺銀鰻,正淚光瑩瑩地擡頭望著他。
看她的神情似乎還陶醉在樂曲聲中,韓湘子又好氣又好笑說: “鰻兒呵鰻兒,難道妳也懂得其中的奧妙?妳若是個知音,請把我的情意傳到水晶龍宮去吧!” 鰻兒聽了,連連點頭。 韓湘子十分驚異,出於好奇。
4. 尋關於雲的詩詞雲
唐杜甫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高齋非壹處,秀氣豁煩襟。
雲
唐杜牧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
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雲
唐杜牧
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可憐光彩壹片玉,萬裏晴天何處來?
孤雲
唐貫休
將比鷺鷥還恐屈,始思殘雪不如多。
清風相引去更遠,皎潔孤高奈爾何。
雲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雲
唐韓琮
深惹離情靄落暉,如車如蓋早依依。
山頭觸石應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
莫向隙窗籠夜月,好來仙洞濕行衣。
春風淡蕩無心後,見說襄王夢亦稀。
白雲向空盡
唐焦郁
白雲升遠岫,搖曳入晴空。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欲銷仍帶日,將斷更因風。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
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倘若從龍去,還施濟物功。
南池雜詠五首·溪雲
唐皎然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
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雲
唐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雲
唐李嶠
大梁白雲起,氛氳殊未歇。錦文觸石來,蓋影淩天發。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雲
唐李嶠
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
官名光邃古,蓋影耿輕埃。飛感高歌發,威加四海回。
齊梁晴雲
唐李商隱
緩逐煙波起,如妒柳綿飄。故臨飛閣度,欲入回陂銷。
縈歌憐畫扇,敞景弄柔條。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殘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