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結合詩文,談談李白的文化意義

結合詩文,談談李白的文化意義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賀知章評李白,李白亦自詡)。漢族,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靜寧縣),壹說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4歲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壹說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禦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於裴旻的。與李商隱、李賀三人並稱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壹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壹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幹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是第壹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中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獨特風貌的。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壹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壹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集詩人、神仙家、驢友、縱橫家、遊俠、劍客為壹身的偉大天才。民間流傳,高力士曾為他脫靴,楊貴妃曾為他磨墨,更有“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千古名句。

杜甫贊曰:“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李白的詩歌今存1000多首。詩歌題材是多種多樣的。由於生於盛唐時期,詩歌以浪漫為主,豪氣大放,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長幹行》,《子夜吳歌》,《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wéi)中華詩壇第壹人。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壹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壹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蕩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壹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在醉醒後自抒其誌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誌》)自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壹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鬥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幹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壹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壹點:“功成謝人間,從此壹投釣。”(《翰林讀書言懷》)直到晚年,他仍矢誌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壹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從藝術成就上來講,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壹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並至極境的,只有李白壹人。杜甫對李白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