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簡要分析余光中的《鄉愁》中疊詞運用的表達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簡要分析余光中的《鄉愁》中疊詞運用的表達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光中的《鄉愁》中的疊詞有: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疊詞。

表達作用:以壹種輕描和淡寫,使鄉愁濃縮於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反襯出濃烈的思鄉情緒。疊詞在聲律上急促跳動,鏗鏘有韻,有節奏感。此外,在結構上為整首詞定下基調,創造出氛圍,使讀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鄉愁》把鄉愁主題所包含的親情、愛情、鄉情和祖國情融合為壹。語言雖然淺白,內涵卻極為厚重。這首詩追求恬淡、圓融的美學風格。以簡代繁,以淡取勝,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擴展資料:

壹、形象性。

詩中疊字運用得恰到好處,可使所描繪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詩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開頭六句連用了六組疊詞:“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前兩句寫景,用“青青”、“郁郁”描繪出春天草木濃密的生機。

二、確切性。

疊字既可以摹聲,又可以摹色,達到摹狀的修辭效果,使表達的意象更加確切。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用“隱隱”、“甸甸”摹擬車馬聲,非常確切,渲染了蘭芝被遣歸家時的悲涼氣氛,給人壹種沈重的感覺。

疊字還可以摹擬各種聲音;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用“蕭蕭”摹擬落葉聲;黃巢的《題菊花》中“颯颯秋風滿院栽”,用“颯颯”摹擬風聲風聲;嶽飛《滿江紅》中“憑欄處,瀟瀟雨歇”,用“瀟瀟”摹擬雨聲

三、音樂性。

疊字可使詩的音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聲聲悅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詩的前四句分別用疊字領起,節奏明快,富於音樂美。 還有用疊字來描繪音樂的。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五弦彈》中的“第壹第二弦索索,秋風拂松疏韻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鶴憶子籠中鳴”等等,這些疊字將樂聲的強弱、快慢、輕重表達得十分具體、可感。 古典詩詞中疊字使用頻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