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文竹的詩句: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新竹 (宋.楊萬裏)
東風弄巧補殘山,壹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遊)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詠竹 (齊.謝眺)
窗前壹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北窗竹石
唐白居易
壹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況臨北窗下,復近西塘曲。
筠風散余清,苔雨含微綠。
有妻亦衰老,無子方煢獨。
莫掩夜窗扉,***渠相伴宿。
別橋上竹
唐白居易
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
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
唐白居易
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閑居半是池。
食飽窗間新睡後,腳輕林下獨行時。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
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龍蛇隱大澤,糜鹿遊豐草。
棲鳳安於梧,潛魚樂於藻。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後修竹,偃臥可終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
窗竹多好風,檐松有嘉色。
幽懷壹以合,俗念隨緣息。
在爾雖無情,於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東樓竹
唐白居易
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
森然壹萬竿,白粉封青玉。
卷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
影轉色入樓,床席生浮綠。
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
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於郡內栽竹……
唐白居易
梁園修竹舊傳名,園廢年深竹不生。
千畝荒涼尋未得,百竿青翠種新成。
墻開乍見重添興,窗靜時聞別有情。
煙葉蒙籠侵夜色,風枝蕭颯欲秋聲。
更登樓望尤堪重,千萬人家無壹莖。
題李次雲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雕零後,留向紛紛雪裏看。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唐白居易
雁齒小紅橋,垂檐低白屋。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開坼褐錦,節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
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為君傾壹杯,狂歌竹枝曲。
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溪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稍稍有余清。
最愛近窗臥,秋風枝有聲。
2.有關文竹的詩詞、文章詩詞:
1、唐代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釋義:嫩綠的竹子有壹半還包著筍殼,新長的枝梢剛伸出墻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下來。竹影移過酒樽也覺得清涼。
竹經雨洗顯得秀麗而潔凈,微風吹來,可以聞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殘,壹定可以看到它長到拂雲之高。
2、唐代王維《竹裏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釋義: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裏?只有壹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3、宋代遊遊《東湖新竹》: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釋義;竹初種時,用棘條編成籬笆,小心謹慎保護好新竹,新竹長成,碧綠濃蔭,倒映在水之漣漪中。
夏日的清風吹過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當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熱。
筍殼脫落時,聽到簌簌悉悉的聲音,竹子拔節時,初現疏疏落落的倩影。
退歸閑暇的時候,我經常來這裏,來的時候仍然隨身帶著枕頭和竹席,好隨地安眠。
4、清代鄭燮《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釋義: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
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麽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5、唐代李白《慈姥竹》: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雕,貞心常自保。
釋義:滿山的竹枝在石縫中頑強生長,把整個江島輝映得郁郁蔥蔥。
翠綠的竹葉把自己的身影重重疊在碧綠的江水上,秋風吹來,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繚繞。
我沒有聽過龍吟的聲音,但是此竹簫發出的聲音比笙簫奏出的樂音會更美妙。
做人啊,別像蒲草弱柳,壹遇秋風就枯雕,要像這慈姥竹,迎風挺立,虛心貞潔,自強自尊。
3.描寫文竹的現代詩:《春暖花開,面向大海》
從明天起,做壹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壹所房子,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壹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壹個人
給每壹條河 每壹座山 取壹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妳祝福
願妳有壹個燦爛的前程
願妳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妳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3、徐誌摩: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裏,
我甘心做壹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壹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壹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壹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壹揮衣袖, 不帶走壹片雲彩。
4.形容文竹的語句第1句:文竹屬百合科的天冬屬,別名雲片葉,有矮文竹,細文竹,大文竹三類。
我家養了壹棵矮文竹。它別名叫作雲片葉,真是名不虛傳,它那翠綠的枝條組成了壹片片的葉子,層次分明,這壹層有幾片葉,那壹片是怎樣的,找個合適的角度壹看,盡收眼底,壹層層的葉子,正如層層疊起的雲層,有壹種端莊的美,不似玫瑰花那樣嬌艷欲滴,也不是海棠那清秀麗人。
它四季常青,老葉子顏色呈深綠,在文竹下面,新拔出來的嫩葉是翠綠的,在上方,壹眼就能看個明白。第2句:從花鳥城買來的文竹綠油油的。
本以為文竹與別的竹子壹樣,便放在陽臺上。可後來發現文竹並不與別的竹子相似,日久了,文竹葉子開始枯黃。
兒時,父母說是澆水太多根爛了,可無知的我並不認為,還不停地澆水。直到冬日竹枝上的竹葉在雪的欺壓下全變黃了。
文竹的竹枝在北風中壹吹,壹根根細小的如松針般的細葉隨風落下。見此景便認為這竹是不會活了。
於是,父母準備種其它的植物了,便剪了枯葉,只留下壹排排根。不見了文竹,我便不抱任何希望。
第3句:我十分喜愛這盆文竹,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它。它呢?也在壹天天長大,不出壹個星期,就長出了壹根新的文竹,剛剛長出的文竹像柳樹的枝條,壹碰就斷似的。
我更加細心地照顧這根生命脆弱的文竹幼苗了,時間總是過得那麽快,新文竹幼苗兩三天就長大了,那綠油油的新葉子,壹根根小針似的。第4句:自古至今,梅、蘭、竹、菊就被人們所稱頌,竹子的種類很多,我們家就有石竹、文竹和棕竹。
其中,文竹及其引人註目。文竹透著壹個靜謐、高雅和斯文,是壹種著名的尚葉植物,又叫雲片竹,原產於南非。
文竹的花期是九至十月,球形,內含種子壹至三粒,壹至二月果實成熟。文竹壹年四季都是綠色,,葉片又長又窄,是由好多只有頭發大小的葉脈組成。
第6句:第二種是文竹,文竹別名雲片竹、雲竹、蘆筍草、松山草。為百合科天門冬屬植物。
我很喜歡那些葉子,像羽毛壹樣,卻不像羽毛那麽軟弱。文竹四季常青,夏天耐得住幹旱,冬天耐得住寒,是那麽堅強,就是因為這樣,我也很喜歡它的精神。
第句:人們以為文竹不開花,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了,只不過文竹的花兒太小了。在每年百花盛開爭奇鬥艷的時候,文竹靜靜地躲在壹邊,也把自己的小花苞打開了。
第7句:冬天來時,宿舍買了壹盆文竹,小小的花瓷方盆,栽著兩株相依的文竹,她們長得很是茂盛,綠綠的細小的枝葉,很是好看。我們宿舍背陽,壹群懶丫頭也從沒想過要把文竹帶到陽光下讓她進行壹下光合作用。
第8句:那壹節壹節的枝段毫無疑問的說明了她是壹株新生的文竹!是從那枯死的文竹中生長出的新的生命!那盆文竹的生命都逝去了那麽長時間,壹個春天都這麽過去了,這個小東西是如何出現的?!竟然無聲無息的長起來了!第句:壹陣微風吹開來,它搖擺著輕盈的身子在風中舞蹈,偶爾風兒會把文竹的種子吹走,到遠處安家。風停了,文竹又靜了下來,婷婷玉立著盡情地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有壹只喜鵲飛到它的身旁,與挺拔的文竹形成了壹派美麗的景色。
第9句:文竹的枝幹也比壹般的竹子細很多,像根細細的鐵絲。但妳可別小瞧了它,它可是整株文竹的核心部位,它傲然地挺立在泥土上,襯托出葉子,即使有風吹過,它也不會彎腰,不會屈服。
第10句:文竹是平凡的,它的莖筆直而細長。文竹有壹點與眾不同,它的葉子平鋪直板,莖上長葉,葉上長莖,這是多麽奇特的景象啊!第11句:我愛文竹,它不像其它的花那樣艷麗多彩,但它不屈向上、默默無聞地把綠色奉獻給人們的精神可嘉。
每當看到文竹那挺拔的莖都會喚起我許多自信。第12句:這盆文竹十分嬌小,大約4個月左右。
它的樣子分外可愛。它的根十分頑皮,有些米黃色的根會沖出泥土,它的莖由粗到細壹節壹節的看上去像個綠色的埃菲爾鐵塔。
它的葉子十分柔弱,使妳不忍心去觸摸,壹簇簇的就像嬰兒的胎毛。我們家的文竹可寶貴了!第13句:我喜歡文竹,因為它的生命力強,養得好能壹代代繁殖下去。
老枝新枝團聚在壹起,和和睦睦。文竹四季常青,欣欣向榮,而且力爭上遊,後來居上。
第14句:遠看,文竹就像壹棵微型的迎客松壹樣,直立地站在花盆裏,微笑著迎接每壹位前來欣賞它的人們。它的葉子也像松樹的葉子壹樣,長了許多刺,看起來很紮手。
但是仔細地壹摸,文竹的葉子就像絨毛壹樣柔軟,舒服極了。第15句:人們常用文竹比喻文弱書生,是因為它文雅,在桌上擺壹盆文竹,既文雅有大方,既凈化空氣又陶冶情操,何樂不為?第16句:每當我寫作業時,文竹就會把小腦袋伸過來看我,並時不時的把手伸出來,撫摸我的臉龐,由於文竹比壹般竹子還要小,並且葉子也蓬蓬的,松松的。
第17句:電腦桌上那盆小小的文竹突然變的無比的生機勃勃起來。那種顏色逐漸的由淺綠變成嫩綠變成翠綠。
悅目的煥然壹新。朦朦朧朧。
無比清新的生機。我驚奇的看著文竹在我手裏不停的變化著。
第18句:到家後,我每天都按時為文竹澆水。過了幾天,我發現文竹的旁邊又長出了兩棵嫩嫩的新芽,芽尖上的新葉鵝黃鵝黃的,周圍還長出許多細細的小草,好像給它鋪上了壹層薄毯,。
5.描寫文竹的作文文竹又名雲片竹,纖薄靈秀,宜淺缽宜高盆。
淺缽栽植適合置於書桌。選暗黃的缽,覆壹層蒼苔,點幾塊有楞角的碎石;或者用壹串小小石粒鋪成小徑,讓它跨過壹座竹片搭成的小橋,通往壹座小小涼亭。讓文竹用它雲壹樣層層疊疊,紗壹般似透似遮的葉片,把這小小的世外桃源籠罩起來。待文竹長過壹尺高,要換個深盆以利其生長。宜興砂的盆太隆重太古典,怕驚了纖纖雲片,最好是取個靛青的或暗藍顏色的方型盆,立在向陽的花臺或者書架壹角。讓這方深沈中伸展起片片靈透,叫它們篩了晨光濾了夕照。誰知道,這纖纖雲片啊,也許正做著雲遊四海的夢呢。
在我看來,文竹實在是古時候某個穿了男裝的女子。文竹它有竹之名,沒有竹的挺拔;有雲之形,沒有雲的隨性自由。舊時讀過四書五經,又屈於現實,為三從四德束縛的小女子,不就是著壹身男裝,握壹柄墨畫的詩扇,於春日遊,任杏花吹滿頭嗎?
文竹屬藤本觀葉植物。無論是莖、葉、還是花朵,都可以用纖細來形容,這也像而今平凡女子的處境。論資質,雖有飄逸瀟灑的氣質,卻沒有牡丹、芍藥般的名媛貴婦身價,因而也難得到幾分重視壹點愛惜。論形象,即使如鄰家女孩壹樣清秀宜人,卻少見世俗觀念的歡心。有多少初學養花的,開頭先用文竹試水試肥試自己的耐心,壹旦經驗老到又經濟寬裕,便將其拋棄,連盆都不要。此情此景,真是別有壹番滋味在心頭啊。
6.文竹名字的由來文竹的名字真好聽。
顧名思義,文竹“文雅之竹”。氣質獨特,風韻獨具。
不僅姿態文雅瀟灑,造型也與眾不同。 文,是文學的文,壹個“文”字蘊含著不盡的內涵,它是讀得懂詩經楚辭唐宋詩詞的植物嗎?雖不吟唱,卻有思想有內容。
如壹個高貴的經年學者,像壹個博學多才的敏思書生。孔子說:“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禮,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看來文竹是精通天文地理經史子集的全才植物了。 竹,是修竹的竹,是有氣節有品操的竹,是蘇東坡以前以後的文人們都離不開的竹,是林妹妹瀟湘館裏潔身自好的竹,是鄭板橋眼中、胸中、筆下淩霜傲雪的竹。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們哪怕沒有庭院,沒有田園,也會在心田種壹片竹,讓它卓爾不群亭亭玉立,讓它四季青翠永不落俗,也學它節節向上虛懷若谷。古代的“竹”,是個象形字,小篆的寫法很漂亮,字形看上去就象下垂的竹葉兒。
“文”和“竹”這樣美的兩個漢字結合在壹起,就成了文竹,成了觀葉類植物中的上品。不需要占多大的空間,不需要多少陽光雨露就能生長。
在窗臺,在書案,在客廳,在花店,在哪兒都可以靜靜為喜歡它的人們添壹份淡雅壹分別致。
7.關於竹或柏的詩句並加以賞析竹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壹節奉王孫。賞析這首五言律詩是吟詠竹子的,但與壹般泛詠景物之作不同,根據詩意,所詠之竹當實有所指,這須待讀完全詩才能明白。詩的前四句摹寫竹之形狀,但寫的角度卻極富於變化:壹、二句壹俯壹仰,壹是下寫竹子入水之態,壹是上寫竹筍抽空之影,這是直接寫竹;三、四句寫筍徑露華、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襯竹,是間接寫竹。但是不管是直接寫還是間接寫,都並非出於懸空虛擬,而是實實在在的情景和境地,是詩人置身其間的觀察、摹寫。他低頭看見了水中的文竹,微光搖曳,斑駁可愛;擡頭望見了綠色的竹影,竹影淩空而上,充溢著春天的勃勃生機。這似乎是壹個清新的早晨,詩人從竹林掩映的小路走過,竹筍上還掛著亮晶晶的露珠兒,帶著粉霜的竹根也快要被青青的苔蘚遮蓋了。多麽幽雅的境地!多麽可愛的翠竹!這是詩人所熟悉的土地上的竹林——故裏昌谷(今屬河南宜陽)的竹子。據河南宜陽縣委宣傳部《李賀故裏調查》報告上說,“今昌谷村名雖無”,但這壹帶的村子大都“綠竹成園,較大之竹園即有壹百多畝”(轉引自錢仲聯《李賀年譜會箋》),由此可以想見當地竹林盛況,李賀自己也在詩中多次提到它:“舍南有竹堪書字”(《南園》)、“竹香滿淒寂,粉節塗生翠。……竹藪添墮簡,石磯引鉤餌。……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昌谷詩》)而且,除了這首《竹》詩外,還有壹組詩——《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專詠故裏之竹,其中壹首雲:“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這都可以證明這首《竹》詩所吟詠的為昌谷之竹無疑,因為在這裏,李賀才更可能如此從容安閑地去欣賞它。“抽空”,形容竹子勁直挺拔上長的狀態,也就是《昌谷北園新筍四首》詩中所說的“更容壹夜抽千尺”或“笛管新篁拔玉青”之意。“霜根”,並非竹根上真的有霜,而是指竹根上結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即《昌谷北園新筍四首》裏“膩香春粉黑離離”的“春粉”。這四句詩不但寫出了竹子的勁直瀟灑,也寫出了環境的幽雅迷人。詩的後四句又換了壹種筆法,寫竹子的功用,並寄寓感慨:“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壹節奉王孫”。竹子編織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來釣魚(“錦鱗”)。但這還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誇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制作賢冠上的橫梁。《周書》載:“成王(姬誦)將加玄服,周公(姬旦)使人來零陵取文竹為冠。”《輿服誌雜註》:“天子五梁進賢冠,太子、諸王三梁進賢冠。”“梁”指帽子裏面硬的橫襯,以竹為之。這似為此詩末二句之所本。很顯然詩人是有所寄興的。竹子那瀟灑的風度、勁直的氣節,竹子的被重用,這些怎能不令詩人歆羨和感慨呢?詩人懷不世之才,常有濟世報國之心,但終其壹生,始終是郁郁不得施展,雖曾官奉禮郎,但位不過從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會祭祀之禮,亦不過是“臣妾氣態間,惟欲承箕帚”而已,終無能為。其情其誌,於詩中時時可見,所以於吟物之中連類而及,也是很自然的了。李賀之詩,雖然籠統地說,其光怪陸離、虛荒誕幻,是深得楚騷之真傳,但細致說來,又有所區別,大抵長篇歌行,近於楚騷和漢魏樂府歌詩,而五言律絕,則更類似於齊梁間詩,顯得明艷濃麗。此詩亦是如此,尤其是五、六句,活脫脫齊梁口吻。但李賀此詩並不止於詠物,而是將自己的情誌編織於其中,因此與齊梁詩那種無聊至極的香艷軟媚不同,這也該是李賀此詩的成功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