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壹年壹度的端午節了,此時此刻的我,依然孤獨、無奈地奔波在異鄉的街頭,而隨著流逝的歲月、流逝的童年和青春沈澱在心靈深處的鄉愁沈重而濃烈:
我的鄉愁,是故鄉門前那條流淌四季的小河!小河的流水帶走了我與同伴們赤祼祼的歡樂還有我們如浪花般純凈而短暫的童年。故鄉的小河依然在故鄉的門前慢慢地流淌、彎彎地走過,可我再也找不到、再也看不見曾經的浪花壹朵,而相聚的同伴再也不是流年深處的那壹個......
我的鄉愁,是故鄉北頭山崗上那顆屹立千年的老槐樹!我的爺爺曾經對我說,老槐樹守護我們這個叫“破港”的小村庒壹千多年了,這個還沒有最終考證,但我卻清楚,自從我的大腦有了記憶我的心裏有了回憶,故鄉的老槐樹就走進了我的記憶紮根在我的回憶裏了!它的壹花壹葉、它的壹枝壹杈、它的老根它的傷疤在我的記憶裏是那麽清晰,在我的回憶裏又是那麽真實!我曾牽著牛繩在濃蔭下躲過急雨、背著書包從他的身旁走進學校,曾在他的枝幹上攀爬擁抱,曾在他如雲的冠蓋下暢想未來......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此時此刻,我的鄉愁更是田園砍艾草的父親、廚房包粽子的母親,還有那位“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先秦詩人!我的父親母親己是白發蒼蒼,身姿也不再挺拔,但他們在我心中永遠崇高偉大,永遠堅強不倒,他們是我生命的根、生命的源!而偉大的先秦詩人屈原二千多年前的眾身壹躍,給我,給我們古老的民族留下千古絕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靈魂,我們永遠懷念他,我們永遠記念他!
我的鄉愁,我的鄉愁是......
鄉愁是壹杯醇香的酒!鄉愁是媽媽包的粽子香!鄉愁是這該死的新冠快點過去!我的祖國安好!
我是歲月如華,我來回答:端午節到了,妳的鄉愁是什麽?
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到了,由於北京突現疫情,防控升級,沒有能回家去看看父母,沒有給他們準備端午節包粽子的原料。
現在只是想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夠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不在乎妳送去了多少東西,只是想回家看看。這也算是壹種鄉愁吧!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爸媽都會提前準備好粽葉,江米,紅棗,紅豆豆,馬蓮葉。
那時候不用去買江米,自己家有種的黃米(黍子),高粱米,粽葉也是家裏種的蘆葦的葉子,綁粽子的是壹種開蘭花的叫馬蓮的葉子。 每到端午前壹天,母親都會把這些提前準備好的原料,放到大鍋裏去泡,泡好後就開始包粽子。我家弟兄四個,人口多,每次媽媽都要包上多半天。 包好放在大鍋裏煮上壹夜,端午節早上就可以吃了。我們圍在大鍋前,像小燕子壹樣等著媽媽從鍋裏拿粽子。當時饞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爸爸早早起來,去田野裏拔艾草,等爸爸拔回艾草,媽媽也從鍋裏拿粽子了。吃早飯前,媽媽把艾葉揪下來放到我們耳朵上,或者用艾草給我們挽個花環戴在頭上,可以驅邪避兇。把用五彩線做的手鏈給我們姐弟戴在手腕上,預示壹整年不被蚊蟲蛇等叮咬。現在,我們都長大了,知道這只是人們的壹種美好願望,但是我們依然遵從母親,讓她給我們戴上。
由於疫情,今年誰來給我戴艾草,戴五彩手鏈呢?想念小時候延續下來的那種溫馨的回憶,想念那種粽子的味道。想念同樣是壹種淡淡的鄉愁!(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鄉愁是壹種對家鄉揮之不去的特殊 情感 。
鄉愁是壹段讓我們無法忘懷的美好記憶。
我的家鄉在大西北,端午節在我家鄉叫(五月五)我們沒有吃粽子的習俗。在我家鄉端午節也是壹個很濃重的節日,無論是大人小孩都很註重,(五月五)有兩個習俗是必不可少的。
第壹帶荷包,也叫香包,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吃槳水涼粉。
小時候特別盼望過端午節,因為有香包帶,還有可口的手工漿水涼粉吃。香包的寓意是吉祥 健康 ,純手工縫制,壹般都是由奶奶完成,類型也很多,主要是以屬相,國花牡丹為圖案,特別的精美,小時候我家裏窮,能把荷包帶身上過節日,是壹件很快樂的事。
在說說為什麽要吃涼粉,在當地涼粉是壹道夏季 美食 ,可口清爽,也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吃的上的 美食 ,那個時候家裏困難,大人也不經常做,所以記憶比較深刻。
《端午節》
端午日來遲,
華人盼兮兮。
艾草除夏害,
雄黃粘粽醫。
端午節到了,祝網友們開心快樂!說起端午節的鄉愁也是壹種傳統的風俗。小的時候,每年到了端午節,母親都會給兄弟姐妹們做壹些香包。比方:有辣椒形的,蘋果形的,還有小猴形的,裏面裝有香草料,工藝不錯栩栩如生,掛在胸前或套在手脖上,非常美觀。母親的為人很好,還給左鄰右舍的小孩做壹些,圖個節日的歡樂氣氛。端午節是五月初五早晨過,吃的方面,有粽子,熟雞蛋,自制甜酒,還有其他葷素菜。還有壹種特色叫雄黃酒,用此酒滴進耳朵裏,能防蚊叮蟲咬。那壹日,許仙端午節高興,勸白素貞喝下此酒,白素貞現了原形,嚇昏了許仙。此酒雖好,端午節外用,千萬不能內服啊!
每逢佳節倍思親。明天就是壹年壹度的端午節了,父母己經去世,子女不在身邊,辦置節的心思也淡了,就回憶回憶小時候在農村過端午節的情景吧!
最憶掛葫蘆在節日前壹天下午,我們就要到楊樹林裏,采壹些楊樹枝,為掛葫蘆做準備。之所以采用楊樹枝,而不是柳樹等其它樹枝,是因為楊樹的枝葉正綠,另外楊樹葉呈圓型,和葫蘆正好搭配。葫蘆是奶奶、母親和姐姐妹自己動手用彩紙疊成的,以紅色為主,大小不壹。頭壹天就疊好,用紅絲線系在楊樹枝上,葫蘆的紅和楊樹葉的綠搭配,很是鮮艷。待端年節的清晨起來,第壹件事就是把掛有葫蘆的楊樹枝,插在房檐、窗戶、墻頭、大門等地方,節日的氣氛壹下子就出來了。
再憶香荷包節前多少天,母親就帶領姐姐們,用香草和絨布頭縫制香荷包,形狀有各種動物的,也有各種植物的,大小不等,顏色不壹樣,用壹根絨繩,掛在胸前。母親每天起的都很早,節日這天更早,待我們睜開眼時,母親已把我們姐弟每個人的香荷包,規規矩矩地放在了我們的枕頭邊,所以我們壹醒來,就能聞到香草味。戴上香荷包,小夥伴們就相互比,看誰的大,誰的香,誰的顏色多,能夠快樂壹整天
另憶荷包蛋那時候窮,雖然家家都養雞,但雞蛋卻不能天天吃。端午節這天的早飯,在我們老家那裏是固定的,家家都是面片荷包蛋。炒雞蛋是把蛋清蛋黃攪在壹起,然後先煎後炒;荷包蛋是先把水燒開,把兩片下進去再燒開,然後把雞蛋皮碰玻,把蛋清和蛋黃壹齊下到熱水裏,保持蛋清包蛋黃的形狀。這種吃法,比較費雞蛋,所以荷包蛋壹年只能吃到壹次,那就是端午節這壹天。我們小孩子,往往能吃到腦門淌汗、小肚滾圓才肯罷嘴,那種香是以後吃什麽也體會不到的。
鄉愁,在生我的農村老家,在父母親的身旁,在小時候的節日裏。今日的端午節,再也過不出那種滋味了!
人長大了,在外面過節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多,家裏很多重要的場合也開始慢慢缺席!
由於父母都去了外地,家裏就剩下了弟弟妹妹和爺爺奶奶,弟弟妹妹也只是周末回家,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留著兩個老人在家。
奶奶是壹個特別勤奮的人,她說她像我這個年紀的時候的時候別人都叫她小胖子,愛紮著兩個長長的馬尾辮,當過民兵,練過槍,讀的書是毛澤東語錄,唱的歌是紅太陽,放牛,下田,砍柴,煮飯什麽都會!但由於生過幾場大病,動過幾次手術,加上高血壓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藥,已經是皮包骨了,好在現在身體也還硬朗,只是壹年會有個幾次小感冒,小發燒什麽的。
和她閑聊的時候,我總要追著她問她當時練槍的情形,因為我不相信,還能練真槍。她就要跟我急了,說她當時射的特別準,不信可以去找哪個婆婆作證,我跟她聊她年輕時候的事情時,她總是臉上帶著的是幸福滿足的微笑,還要給我背毛澤東語錄,唱那個紅太陽。我就要笑她,妳背錯了我也不知道啊,我又沒背過毛澤東語錄,還要說她小時候讀書真無聊,天天學毛澤東語錄,還要故意說她唱的難聽死了,都跑調了,普通話還不標準,她又要跟我急了,說當時老師就是那麽教的!就是喜歡看她這總氣急敗壞的樣子。
她很能幹,我總是說她沒事找事幹,她說她閑不下來,壹閑下她就渾身不舒服,我很不能理解,因為我就特希望什麽事情都不需要去幹,悠閑的躺在壹旁享受,想著就特別的美好!她每天7 8點就入睡了,早上5點起床。我就勸她,不要那麽早起來做飯,那麽早起來,等我們來吃的時候,菜都要涼了。但她說,她習慣了,每天那個點她就會醒,她就想著要去餵雞鴨,要起來煮飯,燒菜。我認為,她唯壹的愛好也就是聽戲曲了,她要是聽說哪個地方搭了戲臺子,能徒步到達的地方,她都要趕去看戲,我說網絡上可以搜到這些戲曲,在家就可以看,她就要不高興了,執拗著說,去現場更有感染力!哦豁,原來奶奶也“追星”!
還記得來學校的前幾天她跟我說過的壹句話:“等妳去學校了,這個家就更安靜了,心裏空落落的!”我心裏咯噔了壹下,想起來第壹次外出兼職的時候,在外地也是總有種空落落的感覺,卻不曾想過家裏人也是如此。我嬉皮笑臉的回應她:“這不是7月多就放假嘛,過個壹個多月就回家了!”其實我們心裏都明白,放暑假我是不可能待在家裏的!她笑著回應了我壹個:“嗯”。
現在我靜下來回想這片段時,我理解了奶奶為什麽閑不下來,總要忙個不停, 因為她壹停下來,就覺得世界都安靜了,就會感受到孤獨與寂寞,就會想東想西的 。看到壹本書上說,人年老時,最可怕的壹件事情就是 無事可幹!如果怕她累著,總找事情幹,我就要拖著她跟她閑聊,多說說我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多聽聽她年輕時候的趣事,多“氣氣”她!讓她閑不下來!
昨天打視頻回家,奶奶說,她包了好粽子,有紅豆餡兒的,白糖餡兒的,肉餡兒的……等我放假回家,給我再包壹次粽子,我跟她說學校有個包粽子比賽,我說我不會,就沒參加,她說回家教我包粽子,叫我之前不好好學學,沒有壹個本領是用不到的,只是時候未到,學著了就是自己的!今天學校食堂有粽子賣,我看了壹眼,壹點也不饞,因為我饞的,是奶奶的粽子!
所以我的鄉愁就是,想吃著奶奶包的粽子,想回去和她嘮嗑,跟著她學包粽子!
老壹輩人有著老壹輩人的智慧,應該要多去深入他們的內心,很多路他們都走過,雖然我們的人生經歷有著很大的差別,但是很多道理它是永恒的,還有要在盡可能多的時間裏,給予身邊的人陪伴,他們不圖妳大富大貴,只求妳平平安安!
端午節,老家老屋小夥伴,童年的歌謠,奶奶包的粽子最香甜……
又逢端午,淡淡鄉愁縈繞著我們,這個時節白洋澱的蘆葦葉正好用來包粽子,早了吧,葦葉嫩小,不夠寬大。晚了采吧,葦葉便老了,退減了柔韌性。所以端午節正是好時候。這時節,農村婦女幾人結伴,戴著防曬帽,在堤邊,澱畔,蘆葦叢生的水邊采摘葦葉。選葦葉可是需要經驗的,要選中間靠上的幾片是最好的,也不影響蘆葦的生長,間接的摘取幾片而已,大片的蘆葦蕩啊,沿著路邊堤岸選點就夠了,壹把壹把的齊齊整整的紮成捆。之前采多了可以去賣,很多外地的車來這裏收購。所以采葦葉也是時令活計,又能增加收入,澱裏的漁民誰家都有幾畝水田的。采葦葉,秋後打葦菢,打漁,這就是以前澱家漁民的生活。
端午節,回憶的閘門打開,那些過往迤邐而來……
在我這種俗人眼裏,妳說的這些可以花錢買得,如果乘車來回路費400元,開車來回1500元左右+今天服務區(10粒大娘牌水餃套餐32.99元,自備開水瓶,吃飽喝足7個小時後就置身其中,鄉愁不存在的!我只想中午的磚頭別那麽燙手,我只愁年底錢好不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