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異鄉人
“希望所有回家的路,和追尋理想的路,不再是兩條路,而是同壹條路”, 歌手 李健 的 這句話,道出了無數追夢異鄉人的心聲。
農村的山好、水好、空氣也好,田野壹望無際,令人心情舒暢,春天的小野花,夏天的金麥芒,秋天的忙碌景,冬日的白茫茫。
壹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天地,壹年四季都有醉人的風景。
農村,這是所有夢開始的地方。這裏有拔不走的根,有忘不掉的情。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壹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改善供水、供電、信息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壹、我們的目標是
中央壹號文件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 6 件大事 最關切
大事1、人才——鼓勵人才返鄉創業
農業有奔頭,才能吸引到人才。要讓精英人才到鄉村的舞臺上大施拳腳,讓農民企業家在農村壯大發展。
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 ,把到農村壹線鍛煉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壹線流動的用人導向,造就壹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
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 , 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發揮科研人才支撐作用。
大事2: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
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解決留守問題。同時,也要 讓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到歸宿 。家庭人倫等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城鎮化過程中,在農民進城的大遷徙中受到了沖擊。這個沖擊不可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泯滅良知人性。
大事3:為進城農民保留房和地開綠燈
對農民進城後的壹些權益問題有了明確規定,即使農民進城落戶,其原先享有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權益依然享有,並可以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這將在壹定程度上刺激農民進城買房落戶,為三四五線城市的去庫存提供必要的支持。
大事4:為城裏人去農村買房劃紅線
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同時,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這不是讓城裏人到農村買房置地,而是要使農民的閑置住房成為發展鄉村旅遊、養老等產業的載體。
大事5、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十九大報告強調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並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有利於保障農民權益,促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堅定農業投資者的信心。
大事6、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
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農村振興,鼓勵社會各界人士投身鄉村建設。制度破冰已經開始,資本已經湧入。農業行業的機會不斷湧現,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大力支持農業的政策背景下,大量社會資本湧入農業領域。
三、 具體怎麽幹?從這五個方面著手
壹是產業振興,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
二是人才振興,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打造壹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三是文化振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四是生態振興,紮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
五是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四、國家戰略
國家層面提出了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數字農村戰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等,還有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等重大工程。
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也做出全面部署,如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農作物稭稈綜合利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推行村級小微權利清單制度、加大基層小微權利腐敗懲處力度等。
五、山西做法
山西農谷的大數據平臺、雙創平臺等數字化平臺將引領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番茄小鎮、草莓矽谷、種豬基地等產業性項目將帶動2萬多農民致富。山西農谷將成為現代農業示範園、農業科技新高地、鄉村振興的排頭兵,引領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
2018年初, 運城蘋果、忻州雜糧、朔州市雁門關草食畜、呂梁核桃、晉西北沙棘、太行有機小米 等特色農產品產區成為我省首批6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太原市南部城郊農業、陽曲縣有機旱作谷子、大同縣黃花菜、廣靈縣食用菌、岢嵐縣絨山羊 等20個產業園被確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這些農特區和產業園的創建,在更深層次上吸引和集聚了土地、資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現代要素,將有效解決山西省農業小散軟的問題。
六、山西代表說:
大寨村 —— 走好產業帶動 的 路子
大寨村該轉型就轉型、該擴大就擴大,有揚有棄。現在,煤炭、運輸、水泥等企業已經轉型,農產品加工、制衣等企業很有潛力,發展勢頭非常好。村民制作的土特產吊爐小燒餅,既在景區銷售,也通過大寨糧倉互聯網售賣,供不應求,大家在村門口就業,收入越來越多,生活越過越富裕。
產業要興旺,社會資金的註入很重要。要通過市場化道路實現資本下鄉。我們村已經拿到上千萬的風投。吸引資本下鄉不是單純靠出租土地這個方式,而是通過和我們農村資源對接,讓資本看到在農村投入有增值希望。我們村滿山遍野都是土特資源,我們用“互聯網+”搭建農村和城市的橋梁,把山貨賣到城裏,我們還搭建“滴滴養豬”平臺,城裏有人需要農民就養,養了之後賣多少錢也約定好,這就破解了城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們可以保證老百姓養壹頭豬至少掙1000塊錢。
長治市——創建 現代農業產業園
方興現代農業園是集“生態、綠色、科普、旅遊”於壹體的田園綜合體,被確定為農業部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抓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助推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鄉村旅遊發展,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
忻州市 ——把鄉村旅遊作為扶貧富民工程
旅遊作為城市人群流向鄉村的“高速通道”,忻州市把鄉村旅遊作為壹項扶貧和富民工程,湧現出定襄鳳凰山、偏關老牛灣、代縣雁門關村、寧武懸空村、岢嵐吳家莊等壹批發展較好的鄉村旅遊典型,形成了以古村落為代表的訪古探秘遊、以采摘農家樂為代表的田園風光遊、以河流溫泉為代表的休閑遊、以崇山綠道為代表的運動健身遊等鄉村旅遊線路。
原平市——產業提檔升級、打造知名品牌
把酥梨產業的提檔升級作為致富奔小康的手段。通過引進新品種,實施樹型改造、高接換優、果實套袋、平衡施肥等措施,逐漸穩步提高了酥梨品質。有了好品質,還要有品牌,才能賣得好。我們村這些年來,著力打造“子幹酥梨”的品牌,實行了“三品壹標”認證,梨農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壹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子。子幹村距離原平市天涯山風景區僅3公裏,道路暢通,村委會就牽頭將劉子幹紅色旅遊、梨花觀賞、水果采摘、休閑娛樂、特色小吃等組合打造成特有的鄉村田園壹體化旅遊景點,對接天涯山風景區,發展鄉村休閑旅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右玉縣——創業創牌謀創新,村民入股促脫貧
近年來,張宏祥從最初投資30萬元1000只羊的養殖,發展到現在養殖規模上萬只的生態肉羊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帶動1000多名鄉親脫貧。在創業的基礎上,思謀著創新發展,並朝著創牌的方向邁進。無論是“祥和嶺上”羊肉亮相北京,還是在太原和朔州開的千戶侯全羊宴體驗餐廳,都贏得了極好的口碑,回鄉創業為他帶來了天地寬廣的發展空間。
企業將走壹條集基地休閑、觀光度假為壹體的鄉村旅遊、養殖種植立體式發展之路。在參股分紅上,將農民、村集體土地打包壹起,以全村名義入股企業,企業每年給村裏入股本金最低10%的收益保本,以保證農民利益不受損失。
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既要登高望遠,又要腳踏實地;既要頂層設計,又要從小做起;既要高顏值,更要富內涵。
鄉村振興戰略謀劃中國未來農村巨變藍圖,鄉村大有可為。
我作為90後鄉鎮幹部,也深深的體會到,鄉村現在處於發展的大好時機。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我們全縣謀劃了17項民生重點工程,萬畝普果園、大棚觀光采摘、果園裏的鄉村客棧、田園采摘、農家樂等壹系列項目,讓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
“把藍圖變為現實,是壹場新的長征。路雖然還很長,但時間不等人,容不得有半點懈怠。”我們要把每項工作做實了,想方設法讓農民增收,把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總書記的囑托。
在農村,有清冽的山川流水,有芬芳的鳥語花香。有蟬鳴鳥叫碩果累累,有淳樸民情熱氣騰騰。
和最愛的人相依相偎,壹茶壹飯,壹菜壹粥,如此而已,如此甚好。
住在這裏,每天都是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