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社會價值:對於我們提高創作和運用中華詩詞的文化自覺,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詩詞是壹種抒情言誌的文學體裁,語言高度凝練,依照壹定的節奏和韻律來形象地表達作者的情感和誌向。詩詞可以表達的內容很多,至少可以劃分出四種表達功能。
詩詞的表達功能之壹是記事,詩人把自己所經歷的事情用詩的語言表達出來,詩詞,成了壹種記事方式。有人提醒不要把詩詞當作日記來寫,意在提醒不要把詩詞寫濫,並不是否定詩詞的記事功能。事實上,詩詞在詩人那裏自古以來就起著記事的作用。
詩詞的表達功能之二是抒情,詩詞被用以抒發親情、鄉情、友情、愛情、同學情、戰友情、愛國情等等,表達花前月下、悲歡離合等種種情感。詩詞,成了壹種情感表達方式。抒情的詩詞可能是數量最多的。
詩歌,是壹種抒情言誌的文學體裁。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壹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壹般分行排列,註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壹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誌,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