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常識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常識

1.中國先秦文學知識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

儒家經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六經”又稱六藝,在“五經”後增加(《樂》).“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B.歷史散文.《左傳》、《戰國策》、《國語》.“春秋三秋”.《左傳》、《谷梁傳》、《公羊傳》.C.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論語》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的書.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53篇.④孟子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繼承者.《孟子》是孟子學生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莊暴見孟子》、《魚我所欲也》.⑤莊子,名周,戰國道家.著《莊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戰國儒家,著《荀子》32篇.《勸學》 ⑦韓非子,法家.著《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鄰》.⑧《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秦相呂不韋和他的門客的集體創作.《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諫逐客書》.先秦詩歌 A.《詩經》.《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305篇,分風、雅、頌三類.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是比、興、賦.比即比喻.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賦,直陳其事.B.《楚辭》.西漢學者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曾在楚國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代表作是《離騷》、《九歌》、《九章》.兩漢文學 兩漢散文 ①賈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著《新書》十卷.《過秦論》、《論積貯疏》是他的代表作.②司馬遷,字子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著《史記》,首創“紀傳體”,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③班固的《漢書》,劉向編訂的《戰國策》都名傳史冊.樂府民歌和賦 樂,民樂;府,官府.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所搜集的詩.《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發展的高峰.最早見於南朝徐陵編纂的《玉臺新詠》.賦是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賈誼的《吊屈原賦》都很有名.魏晉南北朝文學 魏晉南北朝的詩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觀滄海》,曹丕的《蒿裏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②“建安七子”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③“竹林七賢”.阮籍、稽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鹹 ④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桃花源記》、《歸去來辭》、《歸園田居》、《飲酒》是傳世之作.⑤此外,諸葛亮《出師表》、範曄(yè)《後漢書》、陳壽《三國誌》、王羲之《蘭亭集序》、劉勰《文心雕龍》、酈道元《水經註》都名垂史冊.魏晉南北朝的小說 ①誌怪小說以幹寶《搜神記》為代表.《幹將莫邪》.②軼事小說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周處》.。

2.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概述

文學史上所說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指從東漢建安年代到隋統壹這壹歷史階段.這是中國歷史上分裂時間最長的壹個時期.四百年裏,各種力量為了爭奪統治地位或擴大統治範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政權更叠十分頻繁,社會動蕩不安,民族矛盾尖銳.這壹時期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現象,是世族門閥制度的存在.士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也引起了庶族對士族統治的強烈不滿. 魏晉南北朝的經濟文化發展在中國歷史上,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漢代還相當落後的東南地區,經過六朝的相繼開發,使得中國經濟的重心,從黃河流域逐漸轉移到長江流域.各民族逐漸由征戰走向融合,當時進入中原的各個少數民族,後來大都成為漢族的壹部分,並以他們的文化極大地豐富了漢族的文化. 魏晉南北朝又是繼戰國“百家爭鳴”以後,我國歷史上又壹個思想解放的時代.各種學說同時並興,某些異端思想也得以流行,帶來了社會思想和學術文化的相對自由及多元化.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興盛,道教的風行,使漢代定於壹尊的儒學相對衰微,盡管這些思潮不可避免有明顯的局限性,但是在歷史行程中,無疑是重要的進步,有力地促進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藝術的發展.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書法乃至園林建築尤其是詩歌,在這壹時期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稱“曹丕的時代”是“文學的自覺時代”.隨著社會思想的變化,文學日益改變了它作為宣揚儒家政教工具的性質,而越來越多地被用來表現作家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追求.由此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壹個重要的轉折,帶來了文學的繁榮.這壹時期社會的上層人士普遍熱心於文學創作,並影響到整個社會.文學作品的日見豐富,使得文學逐漸與其他學術相區別,成為壹種獨立的學科.在這樣的背景下,從理論上探討關於文學創作的各種問題,評價歷代作家的得失,也就提到日程上來,帶來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的空前繁榮.這壹時期文學繁榮的另壹標誌是文學集團的空前活躍.先後出現了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的“鄴下集團”,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七賢”,包括陸機、左思在內的“二十四友”,包括沈約、謝朓在內的“竟陵八友”等.這些文學集團的出現促進了文學的興盛,造成壹些新的文學現象的產生,促進了文學風格的多樣化. 魏晉南北朝社會的變遷,學術思潮以及文學觀念的變化,文學的審美追求,帶來了詩歌的變化.題材方面,出現了詠懷詩、詠史詩、遊仙詩、玄言詩、宮體詩,以及陶淵明創造的田園詩,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等;詩體方面,五古更加豐富多采,七古也有明顯進步,還出現了作為律詩開端的“永明體”,中國古代詩歌的幾種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絕、七律、七絕等,在這壹時期都有了雛形;辭藻方面,追求華美的風氣愈來愈甚.藻飾、駢偶、聲律、用典,成為普遍使用的手段. 這壹時期的文學除文人詩外,還有南北朝樂府民歌,辭賦,小說、文論等.魏晉南北朝也是文的重要發展階段.儒學喪失獨尊的地位,漸次衰微,玄學及佛教、道教從興起走向興盛,都對人們的思想和文學觀念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文學創作不僅逐漸擺脫大量引經據典的陋習,重視作家情感的自由抒發,而且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有多方面的探索.這壹時期的文學主要包括辭賦、駢文與散文三種形式.散文較之兩漢散文,有著明顯的變化,壹變板滯凝重的面目而為清峻、通脫;辭賦創作也呈現出新的格局,抒情小賦的出現,是這壹變化的重要標誌;受講究對偶、聲律和藻飾的風氣的影響,駢文出現並走向成熟.。

3.魏晉南北朝文學存在著哪種風氣

魏晉南北朝文學存在壹種風氣:追求“新變”。

人們普遍把“新變”作為文學應該追求的目標,也拿“新變”做準繩來衡量文學作品的優劣。人們不再把文學看作政教的工具,而註重表現作者個人心靈的感受。

因此,文學的題材有許多拓展: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謝靈運、謝眺完成了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變,梁代開始出現了“宮體詩”。文學形式也在不斷演化。

五言古詩在建安詩人(尤其是曹植)和阮籍等人的手裏又有新的發展。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提出“四聲八病”說,創造了“永明體”,這是律詩的開端。

對華美修辭的追求,也是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普遍風氣。同時,由於玄學的影響,文學開始與哲理相結合,這使文學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與深沈。

魏晉南北朝的詩,通常認為阮籍、陶淵明的最耐人尋味,這和他們的作品富於哲理性有直接關系。

4.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概述

壹、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時代,“三曹 ”“七子”並世而出,為中國詩歌打開壹個新的局面,並確立了“建安風骨”這壹詩歌美學的典範。曹操古直悲涼,曹丕便娟婉約,曹植風采氣骨兼備。曹氏父子的創作,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樂府詩乃至徒詩的轉變,為五言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王桀、劉楨等“建安七子”競逞才藻,各造新詩,都有鮮明的文學個性。

正始時期司馬氏專權,政治險惡,作家陷入極度苦悶之中。阮籍的《詠懷》 詩,用比興的手法,隱晦曲折地抒發感慨、批判現實,形成了與建安文學不同的風貌。嵇康則繼承了從《詩經》到曹操的四言詩創作經驗,用四言詩表現其高蹈獨立的情懷,語言率直,能體現“清峻”的風格。

二、兩晉詩壇

兩晉詩壇上承建安、正始,下啟南朝,呈現出壹種過渡的狀態。兩晉與東晉又各有特點,西晉詩壇以陸機、潘嶽為代表,所謂太康詩風就是指以陸、潘為代表的西晉詩風,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采華麗,詩風繁縟,藝術性強。左思的《詠史》詩,主要是寫寒士之不平及對士族的蔑視與抗爭:(1)其中有的表達對門閥制度的不滿及對豪右的蔑視,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價值,有的慨嘆寒士生活的困頓。(2)慨嘆歷史人物,借以抒發自己內心的悲憤。(3)表現自己的胸懷、誌向、氣概。

東晉詩壇被玄風籠罩,以王羲之、孫卓、許詢為代表的玄言詩人,作品缺少詩意,“理過其辭,淡乎寡味”,雖在當時被視為正宗,卻無生命力。玄言詩興盛於東晉,壹方面是魏晉玄學及清淡之風興盛的結果,另壹方面也與東晉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態有關。其特點壹是皆平典似道德淪,建安風力盡矣;二是在寫山水遊樂的同時,抒發佛理。

東晉末年的偉大詩人陶淵明,開創了描寫田園生活的風氣,成為魏晉古樸詩風的集大成者。東晉建立後數十年間,詩壇幾乎被玄言詩占據著。從建安、正始、太康以來詩歌藝術正常發展的脈絡中斷了,玄言成分的過度膨脹,使詩歌偏離了藝術,變成老莊思想的枯燥註疏。陶淵明的出現,詩歌才重新煥發藝術的生機,並且增添了許多新的因素。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界,像壹座裏程碑標誌著古樸的詩歌所能達到的高度。陶淵明又是壹位創作的先鋒。他成功的將“自然”提升為壹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註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他的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質樸真率、淳厚善良,他對人生所作的哲學思考,連同他的作品壹起,為後世的士大夫築了壹個巢,壹個精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