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母親疼愛孩子的詩句

形容母親疼愛孩子的詩句

1. 關於母親疼愛孩子的詩句

關於母親疼愛孩子的詩句 1.關於母愛疼愛孩子的古詩

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解釋: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詩經·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榖,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解釋: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受盡勞苦。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菣,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積勞成疾。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壇的恥辱。孤苦伶仃的人活著,還不如早些死去的好。沒了父親,我依靠誰?沒了母親,我仰賴誰?出門在外,心懷憂傷;踏進家門,魂不守舍。父母雙親啊!您生養了我,撫慰我、養育我、拉拔我、庇護我,不厭其煩地照顧我,無時無刻懷抱著我。想要報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壹樣的浩瀚無邊!南山高聳聳,暴風陣陣起,人們沒有不過好日子的,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風呼呼吹。人們沒有不幸福的,為何只有我不得終養父母!

《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解釋:撩起帷帳,因去河梁謀生依依不舍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老母白發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敘,從而開了這淒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解釋: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解釋: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 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 壹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 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2.形容媽媽愛孩子的詩句

世界上的壹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壹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壹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妳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裏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世界上壹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母愛是多麽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全世界的母親多麽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壹樣.每壹個母親都有壹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擁男牧榻?且黃?哪?(英國)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3.形容母親疼愛孩子詩詞歌賦

《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壹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4.關於父母愛子女的或贊美父母對子女的愛的名言和詩句

到這裏看吧~很全了……

舒適,是壹個家庭的自我標榜.

——英語

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

——所羅門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母愛篇:

世界上的壹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壹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壹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妳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裏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世界上壹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母愛是多麽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全世界的母親多麽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壹樣. 每壹個母親都有壹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擁男牧榻?且黃?哪?(英國)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時間的流逝,許多往事已經淡化了。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壹顆星星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壹切,可是親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壹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

---高爾基

不要讓親情在熙熙攘攘的現代社會變革中越來越脆弱地面對沖擊,至少我們可以從自我做起,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現在為自己的雙親送上壹份不算奢侈的溫馨問候!

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

——所羅門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參考資料:

5.母親愛孩子的詩句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 黃景仁《別老母》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 杜甫《石壕吏》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 李商隱《瑤池》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 王安石《十五》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 王冕《墨萱圖·其壹》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 黃景仁《別老母》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 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 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 —— 輿恭《思母》

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 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壹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 —— 王建《古從軍》

喃喃教言語,壹壹刷毛衣。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 李白《豫章行》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 蔣士銓《歲暮到家》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 蔣士銓《歲暮到家》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 徐熙《勸孝歌》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王建《短歌行》

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 —— 盧仝《示添丁》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王建《渡遼水》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 徐熙《勸孝歌》

袴襦砧動地,父母歌闤闠。 —— 貫休《上孫使君》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詩經《小雅·蓼莪》

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 —— 歐陽修《畫地學書》

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 —— 孟郊《堯歌(壹作舜歌,賞鄭氏莊。》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 王昭君《怨詞》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 詩經《小雅·蓼莪》

無父何?無母何恃? —— 詩經《小雅·蓼莪》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 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6.形容母親疼愛孩子詩詞歌賦

《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壹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