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箜篌的聲音的詩句

形容箜篌的聲音的詩句

1. 關於箜篌聲音描述的詩句

關於箜篌聲音描述的詩句 1.描寫箜篌的詩句

箜篌(kōng hóu)是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在古代,除了用於宮廷雅樂之外,在民間也廣為流傳。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但是在十四世紀後期,箜篌逐漸不再流行,以至於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現在,我們只能在壹些古老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箜篌了。

而“箜篌”在古詩中出現的次數有很多,例如:唐代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的“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王昌齡《箜篌引》中的“微雨沾衣令人愁,有壹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引用”箜篌“二字的古詩詞有很多,例如:

“林花撩亂心之愁,卷卻羅袖彈箜篌。 ”唐·盧仝《樓上女兒曲》

”趙女彈箜篌,復能邯鄲舞。”唐·王維《偶然作六首·其五》

“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唐·吳象之《陽春歌》

“雖同錦步障,獨映鈿箜篌。 ”唐·李商隱《代贈》

"細雨斜風寂寞秋,黃花壓鬢替人羞。歸舟雲樹負箜篌。 "宋·洪咨夔《浣溪沙》

“花下鈿箜篌。尊前白雪謳。記懷中、朱李曾投。”元·張翥《唐多令》等等。

2.描寫“箜篌”的詩句有哪些

1、《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2、《箜篌謠》唐代:李白

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

貴賤結交心不移,唯有嚴陵及光武。

周公稱大聖,管蔡寧相容。

漢謠壹鬥粟,不與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

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

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3、《箜篌引 / 野田黃雀行》魏晉:曹植

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遊。

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

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

盛時不再來,百年忽我遒。

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先民誰不死,知命復何憂?

4、《箜篌謠》兩漢:佚名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

從風暫靡草,富貴上升天。

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

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

5、《箜篌》唐代:張祜

星漢夜牢牢,深簾調更高。亂流公莫度,沈骨嫗空嗥。

向月輕輪甲,迎風重紉條。不堪聞別引,滄海恨波濤。

3.關於箜篌的詩句

唐·李賀 李憑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唐·王昌齡 箜篌引“微雨沾衣令人愁,有壹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唐·盧仝 樓上女兒曲 “林花撩亂心之愁,卷卻羅袖彈箜篌。 ”

唐·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絳索金鎝頭。”

唐·王維 偶然作六首·其五“趙女彈箜篌,復能邯鄲舞。”

唐·張說 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 “地濕莓苔生舞袖,江聲怨嘆入箜篌。”

唐·崔國輔 古意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

唐·吳象之 陽春歌“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

唐·施肩吾 效古詞 “初學箜篌四五人,莫愁獨自聲前足。”

唐·施肩吾 贈女道士鄭玉華二首·其二 “朱絲誤落青囊裏,猶是箜篌第幾弦。”

唐·岑參 冀州客舍酒酣貽王綺寄題南樓時王子欲應制舉西上“南鄰新酒熟,有女彈箜篌。”

唐·孟郊 送李翺習之“獨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謠。”

唐·李商隱 擬意 “真防舞如意,佯蓋臥箜篌。”

唐·李商隱 代贈 “雖同錦步障,獨映鈿箜篌。 ”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細雨斜風寂寞秋,黃花壓鬢替人羞。歸舟雲樹負箜篌。 "

宋·汪元量 憶秦娥 "當年出塞擁貂裘。更聽馬上彈箜篌。彈箜篌。萬般哀怨,壹種離愁。 "

宋·史達祖 過龍門·春愁 "醉月小紅樓。錦瑟箜篌。夜來風雨曉來收。"'

宋·陳允平 南歌子“傷春情緒寄箜篌。流水殘陽芳草、伴人愁。"

元·張翥 唐多令“花下鈿箜篌。尊前白雪謳。記懷中、朱李曾投。”

4.描寫“箜篌”的詩句有哪些

1、《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2、《箜篌謠》唐代:李白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貴賤結交心不移,唯有嚴陵及光武。

周公稱大聖,管蔡寧相容。漢謠壹鬥粟,不與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

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3、《箜篌引 / 野田黃雀行》魏晉:曹植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遊。

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

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

盛時不再來,百年忽我遒。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先民誰不死,知命復何憂?4、《箜篌謠》兩漢:佚名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

從風暫靡草,富貴上升天。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

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5、《箜篌》唐代:張祜星漢夜牢牢,深簾調更高。

亂流公莫度,沈骨嫗空嗥。 向月輕輪甲,迎風重紉條。

不堪聞別引,滄海恨波濤。

5.描寫琴聲音的詩句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嶽飛《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裏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李端《聽箏》

鳴箏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蕭綱《彈箏》

彈箏北窗下,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心傷曲不道。

蘇軾《甘露寺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

6.有關箜篌的詩詞有哪些

1. 《孔雀東南飛》2.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3. 《圓圓曲》4. 《浣溪沙》5. 《長歌行》6. 《湖州歌九十八首》7. 《宮詞》8. 《李憑箜篌引》《李憑箜篌引》年代: 唐 作者: 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宮詞》年代: 唐 作者: 王建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禦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龍煙日暖紫曈曈,宣政門當玉殿風。五刻閣前卿相出,下簾聲在半天中。

白玉窗前起草臣,櫻桃初赤賜嘗新。殿頭傳語金階遠,只進詞來謝聖人。

內人對禦疊花箋,繡坐移來玉案邊。紅蠟燭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閣門宣。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邊立起居。每日進來金鳳紙,殿頭無事不多書。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

未明開著九重關,金畫黃龍五色幡。直到銀臺排仗合,聖人三殿對西番。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淩煙畫閣中。教覓勛臣寫圖本,長將殿裏作屏風。

丹鳳樓門把火開,五雲金輅下天來。階前走馬人宣尉,天子南郊壹宿回。

樓前立仗看宣赦,萬歲聲長拜舞齊。日照彩盤高百尺,飛仙爭上取金雞。

集賢殿裏圖書滿,點勘頭邊禦印同。真跡進來依數字,別收鎖在玉函中。

秘殿清齋刻漏長,紫微宮女夜焚香。拜陵日近公卿發,鹵簿分頭入太常。

新調白馬怕鞭聲,供奉騎來繞殿行。為報諸王侵早入,隔門催進打球名。

對禦難爭第壹籌,殿前不打背身球。內人唱好龜茲急,天子鞘回過玉樓。

新衫壹樣殿頭黃,銀帶排方獺尾長。總把玉鞭騎禦馬,綠鬃紅額麝香香。

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壹叢。每遍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

魚藻宮中鎖翠娥,先皇行處不曾過。如今池底休鋪錦,菱角雞頭積漸多。

殿前明日中和節,連夜瓊林散舞衣。傳報所司分蠟燭,監開金鎖放人歸。

五更三點索金車,盡放宮人出看花。仗下壹時催立馬,殿頭先報內園家。

城東北面望雲樓,半下珠簾半上鉤。騎馬行人長遠過,恐防天子在樓頭。

射生宮女宿紅妝,把得新弓各自張。臨上馬時齊賜酒,男兒跪拜謝君王。

新秋白兔大於拳,紅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殺,玉鞭遮到馬蹄前。

內鷹籠脫解紅絳,鬥勝爭飛出手高。直上碧雲還卻下,壹雙金爪掬花毛。

競渡船頭掉采旗,兩邊濺水濕羅衣。池東爭向池西岸,先到先書上字歸。

燈前飛入玉階蟲,未臥常聞半夜鐘。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紅燈睡裏喚春雲,雲上三更直宿分。金砌雨來行步滑,兩人擡起隱花裙。

壹時起立吹簫管,得寵人來滿殿迎。整頓衣裳皆著卻,舞頭當拍第三聲。

琵琶先抹六麽頭,小管丁寧側調愁。半夜美人雙唱起,壹聲聲出鳳凰樓。

春池日暖少風波,花裏牽船水上歌。遙索劍南新樣錦,東宮先釣得魚多。

十三初學擘箜篌,弟子名中被點留。昨日教坊新進入,並房宮女與梳頭。

紅蠻桿撥貼胸前,移坐當頭近禦筵。用力獨彈金殿響,鳳凰飛下四條弦。

春風吹雨灑旗竿,得出深宮不怕寒。誇道自家能走馬,團中橫過覓人看。

粟金腰帶象牙錐,散插紅翎玉突枝。旋獵壹邊還引馬,歸來雞兔繞鞍垂。

雲駁花驄各試行,壹般毛色壹般纓。殿前來往重騎過,欲得君王別賜名。

每夜停燈熨禦衣,銀熏籠底火霏霏。遙聽帳裏君王覺,上直鐘聲始得歸。

因吃櫻桃病放歸,三年著破舊羅衣。內中人識從來去,結得金花上貴妃。

欲迎天子看花去,下得金階卻悔行。恐見失恩人舊院,回來憶著五弦聲。

往來舊院不堪修,近敕宣徽別起樓。聞有美人新進入,六宮未見壹時愁。

自誇歌舞勝諸人,恨未承恩出內頻。連夜宮中修別院,地衣簾額壹時新。

悶來無處可思量,旋下金階旋憶床。收得山丹紅蕊粉,鏡前洗卻麝香黃。

蜂須蟬翅薄松松,浮動搔頭似有風。壹度出時拋壹遍,金條零落滿函中。

合暗報來門鎖了,夜深應別喚笙歌。房房下著珠簾睡,月過金階白露多。

禦廚不食索時新,每見花開即苦春。白日臥多嬌似病,隔簾教喚女醫人。

叢叢洗手繞金盆,旋拭紅巾入殿門。眾裏遙拋新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

禦池水色春來好,處處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

移來女樂部頭邊,新賜花檀木五弦。緶得紅羅手帕子,中心細畫壹雙蟬。

新晴草色綠溫暾,山雪初消漸出渾。今日踏青歸校晚,傳聲留著望春門。

兩樓相換珠簾額,中尉明朝設內家。壹樣金盤五千面,紅酥點出牡丹花。

盡送春來出內家,記巡傳把壹枝花。散時各自燒紅燭,相逐行歸不上車。

家常愛著舊衣裳,空插紅梳不作妝。忽地下階裙帶解,非時應得見君王。

別敕教歌不出房,壹聲壹遍奏君王。再三博士留殘拍,索向宣徽作徹章。

行中第壹爭先舞,博士傍邊亦被欺。忽覺管弦偷破拍,急翻羅袖不教知。

私縫黃帔舍釵梳,欲得金仙觀裏居。近被君王知識字,收來案上檢文書。

月冷江清近獵時,玉階金瓦雪澌澌。浴堂門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謝面脂。

未承恩澤壹家愁,乍到宮中憶外頭。求守管弦聲款逐,側商調裏唱伊州。

東。

7.尋覓關於箜篌的詩句,請註上作者朝代

關於箜篌的詩句如下:

《箜篌引》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齡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

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壹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颯颯青冢頭,

將軍鐵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戰未休。

黃旗壹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瘡病驅來配邊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顏色饑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

思還本鄉食牦牛,欲語不得指咽喉。

或有強壯能噫呦,意說被他邊將仇。

五世屬藩漢主留,碧毛氈帳河曲遊。

橐駝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

家藏鐵券特承優,黃金千斤不稱求。

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聲颼飀,仆本東山為國憂。

明光殿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

為君掌上施權謀,洞曉山川無與儔。

紫宸詔發遠懷柔,搖筆飛霜如奪鉤。

鬼神不得知其由,憐愛蒼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禦溝。

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班超定遠侯。

使臣書之得已不?

《箜篌》

年代: 唐 作者: 張祜

星漢夜牢牢,深簾調更高。亂流公莫度,沈骨嫗空嗥。

向月輕輪甲,迎風重紉條。不堪聞別引,滄海恨波濤。

《箜篌引》

年代: 魏晉 作者: 曹植

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遊。

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

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

盛時不再來,百年忽我遒。

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先民誰不死,知命復何憂?

《箜篌謠》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貴賤結交心不移,

唯有嚴陵及光武。周公稱大聖,管蔡寧相容。

漢謠壹鬥粟,不與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

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聽李憑彈箜篌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楊巨源

聽奏繁弦玉殿清,風傳曲度禁林明。

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雲門第幾聲。

花咽嬌鶯玉漱泉,名高半在禦筵前。

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

8.求“箜篌”所出現的詩詞

1,《古意》唐代:崔國輔

原文:凈掃黃金階,飛霜皎如雪。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白話文釋義:從空中流瀉而下的月光,皎潔如霜雪,將堆滿金黃落葉的臺階映照得異常光亮,好象經人清掃過壹樣。閨人卻放下窗簾去彈箜篌,這是因為她不忍 再看到這美好秋月的緣故。

2,《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清代:納蘭性德

原文: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別後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損韶華,壹縷茶煙透碧紗。

白話文釋義:清冷的花香浸透紅橋上,多情人的舊夢,風停雨歇,壹地殘落的桃花潤染著如水的月色,城樓上笳聲隱隱傳來,簾櫳問燕子靜靜地棲息。壹別之後,箜篌空懸,等不到再能彈奏起的人,不禁黯然神傷。青春匆匆逝去。壹縷苦澀的荼煙鉆透碧紗。那是妳散不去的思念麽?

3,《公無渡河》唐代:李白

原文: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波滔天,堯咨嗟。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其害乃去,茫然風沙。被發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

白話文釋義:黃河之水從西而來,它決開昆侖,咆哮萬裏,沖擊著龍門。堯帝曾經為這滔天的洪水,發出過慨嘆。大禹也為治理這泛濫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顧幼兒的啼哭,毅然別家出走。

在治水的日子裏,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壹心勤勞為公。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復了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雖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風沙的禍患。古時有壹個狂夫,他披頭散發大清早便沖出門去,要徒步渡河。

別人只是在壹旁看熱鬧,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後面喊著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裏跳。猛虎雖可縛,大河卻不可渡,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屍首隨波逐流,漂至大海。被那白齒如山的長鯨所吞食。其妻彈著箜篌唱著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來了。

4,《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

原文: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白話文釋義: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雲凝聚起來不再飄遊。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

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清脆的樂聲,融和了長安城十二門前的清冷光氣。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打動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樂聲直沖雲霄,沖上女媧煉石補過的天際。

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幻覺中仿佛樂工進入了神山,把技藝向女仙傳授;老魚興奮得在波中跳躍,瘦蛟也翩翩起舞樂悠悠。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引,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斜飛寒颼颼!

5,《陽春歌》唐代:吳象之

原文:簾低曉露濕,簾卷鶯聲急。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白話文釋義:低卷窗簾看到它被早晨的露水沾濕了,卷起簾來驚動了黃鶯於是它急忙飛過。想要起來彈壹把箜篌,卻如同凝固了壹般只留下琴弦澀澀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