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心靜的佛系詩句

心靜的佛系詩句

1. 佛關於心靜的詩句

佛關於心靜的詩句 1. 關於心靜的詩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鳥穿浮雲雲不驚,沙沈流水水尚清。古今塵世多喧囂,心靜方能成功名。

鳥穿浮雲雲不驚,沙沈流水水尚清。任他塵世多喧囂,靜我凡心立功名。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李白《贈漢陽輔錄事其壹》

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白居易《贈吳丹》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病來心靜壹無思,老去身閑百不為。------白居易《齋月靜居》

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賈島《寄白閣默公》

西清人住水雲鄉。心靜日偏長。閑中自樂壺天趣,笑紅塵、誰是羲皇。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壹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

2. 能讓心靜下來的佛教詩詞

1 若人欲了知,三世壹切佛,應觀法界性,壹切唯心造。

2 了世皆如夢,見心無所生;於法得自在,知身如虛空。《華嚴經》 3 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成就壹切義,無古亦無今。

《寒山詩》 4 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5 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需心藥醫。

心若正時身亦凈,心生還是病生時。 6 心若有塵天地窄,眼中無物眾生親。

內心如果平靜,外在就不會有風波。 7 心凈國土凈。

8 南臺靜坐壹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

9 壹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六祖慧能 10 水流平地本無聲,地有高低而有聲;大道無言周法界,因貪瞋癡而有爭。

11 壹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金剛經》 12 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人。

13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4 14 但能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15 不爭是慈悲,不辯是智慧,不聞是清凈,不看是自在。 16 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 17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18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19 惡,莫大於縱已之欲。禍,莫大於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弘壹法師 20 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壹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因於眾生,而 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21 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

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2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23 好醜現前,心安如海,妄想都盡,無諸逼迫。

出纏離障,永舍苦源,名入涅磐。華嚴經金獅子章> 24 心不可縱,意不可逞,若能抑忍,則煩惱可除。

25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6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27 萬古千秋事有愁,窮源壹念沒來由。此心歸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細流。

28 萬象都由心自造,寂寥天地不關情。 29 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閑觀壹片心。

30 壹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 31 群居守口,獨坐防心。

32 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 33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34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3. 表示“心靜”的詩句有哪些

1.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明代楊慎《臨江仙》

釋義:功利和聲名,轉瞬即逝,只有高高的山峰,永恒的聳立在夕陽的映照下。

2.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宋代陶淵明《歸去來兮》

釋義:雲朵已經無心出山,鳥兒飛累了而回家。 比喻作者自己無意出仕,厭倦官場而隱,表露自己的高潔誌趣和找到歸宿的愉悅。

3. 夢裏不知身是客,壹晌貪歡。——南唐李煜《浪淘沙令》

釋義: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喜歡。

4. 回首向來瀟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北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釋義:回頭望去,我來時淋雨的地方,壹片蕭條,歸去時又壹片平靜,也沒有什麽風雨,也無晴。

5. 壹蓑煙雨任平生。——北宋蘇軾《定風波》

釋義:披上蓑衣,那麽煙雨就用不著在意了,灑脫地走。

4. 有誰知道關於安靜,心靜的古詩詞名句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

淡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註解: 1、貝葉書:古印度人多用貝多羅樹的葉子寫佛經,也稱貝葉經。 2、冥:暗合; 3、繕:修持。 4、膏沐:本指潤發的油脂。 5、淡然:寧靜狀。

韻譯: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悠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 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並無領悟, 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養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麽幽雅清靜, 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 蒼翠松樹宛若沐後塗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 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評析: 這是壹首抒寫感想的抒情詩。詩的內容是抒發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半部寫他到 禪院讀經,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的真正含義。後半 部寫他認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如何修養本性,卻難以精熟。然 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

5. 有哪些關於“安靜”或者“心靜”的古詩詞名句

1、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翻譯:心中平靜琴聲自然淡雅,我們聽起來就不分古代現代了。

2、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翻譯:不追求名利,不為名利困惑才能明確自我的誌向,不能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實現更遠的目標。

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

翻譯: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擡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4、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李白《贈漢陽輔錄事其壹》

翻譯:天色清明的時候,江上明月就很會亮;人的心態平和淡定的時候,海鷗也會感知的。

5、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賈島《寄白閣默公》

翻譯:在石屋裏邊帶著,人的心很容易安靜,結冰的水潭裏邊,月亮的倒影都殘缺了。

6、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翻譯:我把房子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卻壹點也感覺不到車馬的喧鬧聲。

7、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翻譯:佛經真諦世人並無領悟,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8、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它隨著春風在夜裏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9、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大自然的壹切聲音此時都靜寂,只有鐘磬的聲音在空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