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古典詩詞的語言美
推薦回答:鑒賞古典詩詞語言美,主要涉及以下內容:壹、語言特色如清新、樸實(樸素、質樸、平實)、絢麗、明快、含蓄、簡潔、典雅等。
1.語言的性格色彩。
包括:A. 顯與隱(明快與含蓄);B. 直與婉(直抒胸臆與委婉曲折);C. 剛與柔(豪放與婉約);D. 莊與諧(嚴整與幽默)。
2.語言的語體色彩。
包括:E. 文與白(文采絢麗與文風樸實);F. 散與整(句式錯落有致與整齊有力);語言是有性格的,正是這種性格,讓人們在讀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看到的是“關西大漢,彈銅琵琶,執鐵綽板,高歌‘大江東去’”的情景;而在讀柳永的《雨霖鈴》時,看到的則是“十七、八歲的女郎,手執紅牙拍板,輕唱‘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情景。
同時,語言又是有語體區別的,從而使語言有了俚俗與典雅之別。
這兩個方面都可以從“辭色”角度去領略去鑒賞。
二、修辭方法主要指比喻、比擬、排比、對偶、借代、誇張、設問、反問等,這是“正確運用修辭方法”考點中規定的八種修辭方法。
此外,在詩詞中,還要註意通感、移情(把人的感情付托於物象上表現出來,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雙關、頂真、反復、用典等修辭方法。
修辭是為了從不同角度增強語言的表現力。
各種修辭的表達效果不盡相同。
比喻、比擬、借代、引用主要使語言形象生動,排比、對偶、誇張、頂真、反復主要增強語言氣勢,設問、反問使語言張弛跌宕,雙關、用典讓表情達意委婉含蓄,它們各有其妙,各有情趣。
所以,修辭的使用要根據語境需要,效果分析也要充分考慮語境。
三、煉字即作者著意選用的、表情達意生動形象、內涵豐富而且表達效果顯著的字詞,像“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等。
(壹)註意那些活用的詞。
(二)註意那些含有修辭方法的詞。
(三)註意數量詞。
(四)註意形容詞。
(五)註意疊音詞。
(六)註意具有表現方法特點的詞。
2.如何鑒賞古詩詞語言風格壹、梳理所學詩文,歸納語言風格大致類型。
古詩詞語言風格壹般有清新、明快、凝練、含蓄、華麗、質樸、晦澀等類型。
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動靜結合,語言清新生動。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壹語破的的語言風格。如白居易的詩等。
凝練主要指語言簡潔而含意豐富。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八句皆為工整對仗,全用實詞,意象密集。
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後期的詞。
華麗主要指有富麗的詞藻,絢麗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還有李商隱、李賀的詩。
質樸主要指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於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
晦澀主要指語言艱澀、冷僻、難懂。如李商隱的壹些朦朧詩。“韓孟詩派”的奇崛險怪。
二、古詩詞語言風格鑒賞解題對策。
3.比較兩詩不同的語言風格型。答題對策:①用壹兩個詞概括各自的語言風格。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通過比
3.古詩中,分析評價語言特點的術語有:壹、主觀題解題方法 主觀題包括填空、簡答、品析等子題型,在概括填空、簡答、品味分析表述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關鍵詞語上著手,如抓住詩句中的主體,把握動詞、色彩詞的含義和作用,去品味賞析作答。
②從關鍵詩句(主旨句、情感句)上著手,分析概括,推斷作答的切入點。 ③從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和表達方式(白描、議論)著手,分析其含義,探究其作用。
④從作品、作家的相關背景資料入手,準確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 ⑤從詩歌所寫的具體內容入手,把握各類詩歌的思想內容(如送別詩、懷古詩、愛國詩、哲理詩、詠物詩等,應依據各自的類屬,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現的思想情感)。
⑤從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沈郁頓挫)和語言特征(簡潔、含蓄、凝練)去領悟詩句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 (3)詩歌賞析題整體解題方法: ①體味詩歌的遣詞,應從詩歌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三方面來考慮用詞的精妙之處。
②體味詩歌的意象(意境)。所謂“意”,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思;所謂“象”“境”,就是詩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畫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
仔細體味詩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聯想把握詩歌所抒寫的情懷。 ③體味詩歌所表現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體味試題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點,把握試題的側重點。 另外,要借助註釋、提示、作家的生平經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業已形成的能力,仔細誦讀,品味所給的詩詞曲,找出答題的角度,在反復比較、辨析的基礎上,推斷所求的答案。
對詩歌的體載特征也應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二、常見題型解析: 詩詞鑒賞題,有壹定的開放性,鼓勵考生有創意地表達,但是還要根據試題的類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考試中,常見的類型有: (壹)“詩眼”型 題目形式 (1)對詩中某字某句,妳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麽? (2)從哪壹句中可以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壹個字? (3)此詩某句中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妳覺得這兩個哪個更好,為什麽? (4)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麽? 題目解讀古人作詩常追求壹字傳神。這種題型要求品味出詩人煉字妙在何處。
回答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主旨、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分析。 答題要點 1.肯定“好”或肯定哪壹個更好。
2.解釋該字的壹般含義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開想象和聯想,把妳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再現詩人所描繪的情景。
4.說出該字表達了什麽樣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題型示例唐朝王灣《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聯“潮平兩岸闊”,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失”,妳覺得哪個字更好,為什麽? 示例(壹) 答:“闊”字更好。
原因: (1)“闊”是空闊、開闊之意; (2)“闊”字直抒胸臆地表達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顯得格外寬闊; (3)“闊”字,直接抒發了詩人視野更加開闊的強烈感受。 (4)“闊”字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現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都看不見了蹤影; (2)“失”字生動地描繪出江岸因春朝高漲而與水平面平齊,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
(二)名句賞析型 題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2))解釋某壹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系。
(3)解釋詩詞的意思,說出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題目解讀名句是整首詩(詞)精華所在。
它們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們稱道的地方。根據具體的句子,可三者皆說,也可側重壹個方面。
答題要點 1.明確詩中具體景物形象; 2.展開想象和聯想,用自己的語言再現景物形象。 3.概括詩人描繪景物的特點。
4.表達了詩什麽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麽樣的啟示和思考。 題型示例1.請描述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含義。
答:放眼望去,展現在眼前的是壹幅這樣的景象:大江之上,沈舟之畔仍有千帆競發,大自然中,雖有病樹但萬木依舊爭春。它昭示我們,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麽用得好。 答:“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 (三)表達技巧 題目形式 (1)這首詩用了什麽表現手法? (2)這首詩運用了什麽藝術手法(表現技巧)?是怎樣抒發詩人情感的?有什麽作用? 題目解讀古典詩歌十分講究表達技巧。
它是詩人用來抒發感情、表達主題的壹種手段。常見的表達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誌、托物寓理等。
(2)表現手法:小中見大,化虛為實,虛實結合,托物寓理,以動寫靜,聲色結合,多角度描寫,以樂寫哀,對比映襯等。 (3)修辭手法:如對偶、比興、擬人、誇張、雙關等。
當然,分析技巧時我們要綜合分析詩中修辭手法。
4.高考 古詩詞 語言風格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春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白居易的詩是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而且詩最重的是意境與心,現在高考的滿分的作文不壹定都是那些用詞絢麗多彩,而是情是最主要的,還有的是寫作的手法,風格要看作者的心境和作者自己所有的寫作風格,也可以加我qq,我們可以對對詩的說···
5.古詩詞語言主要有哪些風格王維詩含蓄生動, ◎誠齋(楊萬裏)詞新鮮活潑。
◎樂天(白居易)詩雅俗***賞,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孫克憲等)詞風既有農艷香軟的壹面,沈郁頓挫的風格。漢代古詩有悲愴色彩, ◎易安(李清照)詞婉約淒切、歐陽炯, ◎李賀詩奇詭變幻、岑參為代表)雄渾奇拔,簡單的歸納如下, ◎山谷(黃庭堅)詞流暢自然, ◎秦觀詞情真意切,◎邊塞詩(以高適,也不乏婉轉悱惻的作品; ◎杜甫詩憂國憂民的人生詩歌的語言和風格有哪些特色關於古代詩人語言風格的情況,風格雄渾奔放。
◎李白詩憤世疾俗的人生。 ◎希文(範仲淹)詞蒼涼悲壯; 稼軒(辛棄疾)的詞風在氣勢雄壯的主調之外,◎三曹(曹操。
◎永叔(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 ◎如《詩經》是現實主義的源頭,清新飄逸的風格 , ◎晏殊詞明朗疏淡、曹丕,《楚辭》(屈原作品)是浪漫主義源頭,明朗流暢, ◎杜牧詩含蓄綽約、李詢、曹植)詩則蒼涼雄健, ◎柳永詞纏綿悱惻。另外的格律派詞人姜夔的特點卻是精心刻意, ◎以溫庭筠為代表的壹批“花間派”詞人(韋莊。
◎號稱小太白的陸遊, ◎蘇軾詞雄健豪放。 ◎李煜詞頹蘼傷感卻又細膩感人, ◎義山(李商隱)詩清麗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