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1:壹聲新雁三更雨(只寫“壹聲新雁”或“三更雨”,得1分) 小題1: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或不能回故鄉的悲傷。(意近即可,2分) 小題1:例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小題1:試題分析:這裏詩人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來進行描寫,詩歌第三句“壹聲新雁三更雨”從聽覺寫出詩人的悲愁之情。 點評:把握詩歌內容,就是要把握詩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學生把握詩意以及基本表情達意的方式等,是詩鑒賞的重要考點之壹。解答時就要緊扣“情”或“景”,仔細體味詩中的意象,借助聯想和想象把握詩歌所抒發的情感。壹般答題方法是抓住詩中主要景物再現畫面,從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 小題1:試題分析:這首詩通過對“落葉”“江水”“雁聲”“雨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或不能回故鄉的悲傷。從“故園歸路更茫茫”“何處行人不斷腸”兩句中體會出這壹主旨。 點評:詩歌是以抒情為主的文學樣式,即使是敘事詩,也是把抒發感情放在壹個極其重要的位置。情感抒發是詩歌最主要的美學特征。可以說,詩歌的思想感情就相當於小說、散文、劇本敘寫的內容。可以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情感,從而豐富心靈,陶冶性情。鑒賞詩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內容之壹,有客觀選擇題,也有主觀表述題。學生應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內涵,體會意境特點,明確抒情方式。 小題1:試題分析:“雁”在古代的詩歌意象中常常代表壹種思歸主題,這裏積累合理即可。 點評:壹個人對古詩文名句、名段、名篇記誦的情況,不僅反映壹個人的閱讀水平,而且還反映壹個人的學識修養。類別積累更考查了語文綜合的能力,學生能準確積累各類有特征的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