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小浪底泄洪的詩句

小浪底泄洪的詩句

1. 關於小浪底詩句

關於小浪底詩句 1.黃河小浪底講解詞

黃河小浪底風景旅遊區,位於洛陽市以北40公裏的孟津縣,是河南省"三點壹線"旅遊的重要景點。

總面積1262平方公裏(其中水面296平方公裏),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風景區內的小浪底大壩、進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築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壯舉,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內柏崖山、黃鹿山、紅崖山、始祖山、荊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觀薈萃,八裏胡同峽、龍鳳峽、孤山峽峽谷幽深,號稱“黃河三峽”,296平方公裏的廣闊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縱橫、島嶼半島星羅棋布、豪華遊船穿梭如織,有“北方千島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譽,是黃河上開展觀光度假休閑旅遊的最佳場所。

小浪底景區 由小浪底大壩、荊紫山、八裏峽、三門峽大壩四個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組成。 景區處在國家黃金旅遊線路河南“三點壹線”的中心部位,該景區地跨南北兩岸,南岸為崤山的東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東臨華北平原。

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區是以小浪底工程為依托,以山、水、林、草為特色的大型生態園林。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景區內最亮麗的風景線,它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戰性的傑作。

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地下發電廠房,1667米長的堆石大壩,巍峨的進水塔,壯觀的出水口等,使小浪底具備了防洪、防淩、發電、排沙等多項功能,是旅遊者觀賞黃河滄桑巨變的壹大景觀。水庫蓄水後在大壩上遊所形成的浩渺水面、曲折河巷同雄偉山勢相結合,構成黃河小浪底壹派北國千島湖風光。

黃河三峽是小浪底與王屋山所孕育的精華,位於小浪底水庫大壩上遊20公裏處,總面積40平方公裏, 是小浪底風景區的精華所在。八裏胡同位於黃河中下遊最窄處,兩岸斷壁如削,中間河水奔湧,三條峽谷各具風采:孤山峽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龍鳳峽盤龍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峽開闊舒展,氣象萬千。

特別是九蹬蓮花棧,九蹬九級,次第升高,望之若蓮花盛開,似出水芙蓉,號稱“鯀山禹斧”。是我國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觀,可以和長江三峽媲美。

黃河小浪底風景區是河南省以黃河中下遊水利樞紐工程、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是開展觀光、休閑、度假旅遊的最佳場所。 風景區內的小浪底大壩、進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築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壯舉,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內柏崖山、黃鹿山、紅崖山、始祖山、荊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觀薈萃,八裏胡同峽、龍鳳峽、孤山峽峽谷幽深,號稱“黃河三峽”,296平方公裏的廣闊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縱橫、島嶼半島星羅棋布,有“北方千島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譽,是黃河上開展觀光度假休閑旅遊的最佳場所。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這裏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這裏又是壹個具有光榮革命鬥爭傳統的地區。

抗日武裝“杜八聯”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建有著名的留莊“英雄民兵營”陳列館及抗日戰爭時期濟源縣委所在地泰山廟紀念園。西灘是萬裏黃河唯壹有人居住的河心綠洲。

由於河水阻隔,其上空氣清新,林疇豐美,村舍幽靜,猶如世外桃源。張嶺半島高大壩直線距離僅2公裏,四周碧波蕩漾,不是江南,勝似江南,是旅遊度假、休閑避暑勝地。

黃河三峽景區因可與長江三峽相媲美的黃河三峽得名,大峪峽、孤山峽、龍鳳峽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民間傳說故事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2.關於黃河的詩句

《漢書·溝洫誌》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派出昆侖五色流,壹支黃濁貫中川。--王安石《黃河》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王昌齡

“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裏觸龍門”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淩黃河”。 --李白

“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王維

“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李商隱

“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白居易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裏黃河繞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黃河,中國的母親河,若把祖國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雞,黃河便是雄雞心臟的動脈。

3.關於黃河的詩句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2、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唐王之渙

3、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王維

4、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唐劉禹錫

5、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願驅眾庶戴君王,混壹車書棄金玉。

《黃河二首》唐杜甫

6、博望沈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7、派出昆侖五色流,壹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裏,轉側屋閭無處求。

《黃河》宋王安石

8、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

《水調歌頭》宋元好問

10、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將進酒》唐李白

4.關於黃河的詞語,詩句,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

冼星海的黃河重唱, 黃河諺語、成語詩句、名句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裏黃河繞黑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涼洲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到黃河心不甘。 說 盡 黃 河 只 為 水(諺語) 意 思:比 喻 說 了 多 少 話 , 只 有 壹 個 目 的。

例 句:妳 不 用 再 爭 辯 了,~,還 是 對 我 有 意 見。 ?跳進黃河洗不清。

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

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成了"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看來他是不 到黃河心不死。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句詩說的是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逝入海。

今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卻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黃河下遊的"懸河"現象。"懸河",是指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流,又稱"地上河"。

懸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開闊、比降不大、水流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斷擡高,水位相應上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亦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黃河至下遊後,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於下遊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遊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懸河"。

現在黃河下遊的河床,壹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了。

"由於河道高出地面,壹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這壹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壹樣。

砥柱山其實是壹巨石,位於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壹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黃河水到峽谷中被兩岸山石束成窄窄的壹股,沖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渦,分成兩股流開,離開三門峽谷,場景驚心動魄。

過去黃河水運發達,曾為航船要道。但在三門峽段,常有觸礁者。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稱。後船每行至此,船夫們便下船用纖繩拉過。

傳說中的砥柱石,是用來鎮定河水波瀾的,在船夫們的眼中,砥柱石卻是壹座航標。石上原刻有"照我來"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駛來。

船只要朝它駛來,眼看要撞上時,砥柱前面的波濤回過水來,正好將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黃河的形成: 之壹 在距今160萬年左右,青藏高原在壹次猛烈驚人的擡升運動中,躍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塊邊緣發生斷裂褶皺,形成階梯狀地貌,原來廣泛分布的湖泊匯集成河。

壹條由湖泊匯集而成的大河隨之奔騰而下,形成地質構造史中驚心動魄的壹幕。 之二 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壹條相對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是壹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擡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

到距今10萬年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黃河與我國其他江河相比,有幾個顯著特點: 壹是水少沙多。

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相當於長江的1/17,僅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2%,居我國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內人均水量593m3,為全國人均水量的25%;耕地畝均水324m3,僅為全國耕地畝均水量的17%。

黃河上中遊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下遊河道嚴重淤積,河床平均每年擡高約10厘米。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合沙量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壹,在世界江河是絕無僅有的。

如果把16億噸泥沙堆成高、寬各1米的土堤,其長度為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時空分布不均。

黃河水量的60%來自蘭州以上,秦嶺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來自河口鎮至龍門區間與涇河、北洛河及渭河上遊地區。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來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來自幾場暴雨洪水。

這種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給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和下遊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三是地上懸河。

由於長期泥沙淤積,目前黃河下遊堤防臨背懸差壹般5~6米。灘面比新鄉市地面高出約20米,比開封市地面高出約13米,比濟南市地面高出約5米。

懸河形勢險峻,洪水威脅成為國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災害頻繁。

黃河北抵天津,南達江淮,洪水波及範圍達25萬平方公裏,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慘重損失。同時黃河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給環境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長期難以恢復。

由於洪水災害。

5.關於黃河的詩句

描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裏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關於描寫長江的詩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6.關於黃河的俗語,成語和古詩詞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裏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關於黃河的俗語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壹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三年兩決口,百年壹改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九曲黃河十八灣 跳進黃河也洗不幹凈 關於黃河的成語 中流砥柱 鯉魚跳龍門 九曲黃河 涇渭分明。

7.有關黃河的俗語

有關黃河的俗語有: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壹套 跳進黃河洗不清 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三年兩決口,百年壹改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心不死九曲黃河十八灣 天下黃河富寧夏 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黃河決於口而心不驚慌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關於黃河的著名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裏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關於黃河的成語 中流砥柱 鯉魚跳龍門 九曲黃河 涇渭分明。

8.請告訴我壹些關於黃河的成語和詩句

黃河諺語、成語詩句、名句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裏黃河繞黑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涼洲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到黃河心不甘。 說 盡 黃 河 只 為 水(諺語) 意 思:比 喻 說 了 多 少 話 , 只 有 壹 個 目 的。

例 句:妳 不 用 再 爭 辯 了,~,還 是 對 我 有 意 見。 ?跳進黃河洗不清。

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

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成了"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看來他是不 到黃河心不死。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句詩說的是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逝入海。

今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卻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黃河下遊的"懸河"現象。"懸河",是指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流,又稱"地上河"。

懸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開闊、比降不大、水流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斷擡高,水位相應上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亦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黃河至下遊後,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於下遊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遊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懸河"。

現在黃河下遊的河床,壹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了。

"由於河道高出地面,壹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這壹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壹樣。

砥柱山其實是壹巨石,位於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壹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黃河水到峽谷中被兩岸山石束成窄窄的壹股,沖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渦,分成兩股流開,離開三門峽谷,場景驚心動魄。

過去黃河水運發達,曾為航船要道。但在三門峽段,常有觸礁者。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稱。後船每行至此,船夫們便下船用纖繩拉過。

傳說中的砥柱石,是用來鎮定河水波瀾的,在船夫們的眼中,砥柱石卻是壹座航標。石上原刻有"照我來"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駛來。

船只要朝它駛來,眼看要撞上時,砥柱前面的波濤回過水來,正好將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黃河的形成: 之壹 在距今160萬年左右,青藏高原在壹次猛烈驚人的擡升運動中,躍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塊邊緣發生斷裂褶皺,形成階梯狀地貌,原來廣泛分布的湖泊匯集成河。

壹條由湖泊匯集而成的大河隨之奔騰而下,形成地質構造史中驚心動魄的壹幕。 之二 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壹條相對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是壹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擡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

到距今10萬年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黃河與我國其他江河相比,有幾個顯著特點: 壹是水少沙多。

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相當於長江的1/17,僅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2%,居我國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內人均水量593m3,為全國人均水量的25%;耕地畝均水324m3,僅為全國耕地畝均水量的17%。

黃河上中遊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下遊河道嚴重淤積,河床平均每年擡高約10厘米。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合沙量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壹,在世界江河是絕無僅有的。

如果把16億噸泥沙堆成高、寬各1米的土堤,其長度為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時空分布不均。

黃河水量的60%來自蘭州以上,秦嶺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來自河口鎮至龍門區間與涇河、北洛河及渭河上遊地區。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來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來自幾場暴雨洪水。

這種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給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和下遊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三是地上懸河。

由於長期泥沙淤積,目前黃河下遊堤防臨背懸差壹般5~6米。灘面比新鄉市地面高出約20米,比開封市地面高出約13米,比濟南市地面高出約5米。

懸河形勢險峻,洪水威脅成為國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災害頻繁。

黃河北抵天津,南達江淮,洪水波及範圍達25萬平方公裏,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慘重損失。同時黃河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給環境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長期難以恢復。

由於洪水災害頻繁,歷史上黃河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