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霓裳羽衣曲的所有資料。包括詩詞。

霓裳羽衣曲的所有資料。包括詩詞。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壹首著名的法曲,傳說它是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所作。樂曲描寫了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時仙樂飄飄、舞姿婆娑的情景。中唐詩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間見到當時宮廷裏表演此曲時,稱舞者「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儼然是壹副道家仙女的打扮。其舞姿也是「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遊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現代人常假《霓裳》喻服飾蘊涵的美。

唐代詩人白居易名篇《琵琶行》有句曰:「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其中,《霓裳》即是唐代大型歌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簡稱,《唐會要》稱為《破陳樂赤白桃李望瀛霓裳羽衣》,系當時著名法曲。

《霓裳羽衣曲》原為印度舞曲《婆羅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廣泛,西域及南亞印度(天竺)壹帶的音樂大量內傳。貞觀年間,朝廷已設有「十部樂」,其中天竺樂是隨佛教東傳入我國並流行的。唐玄宗李隆基「洞曉音律」,「凡絲管必造其妙」,均能「制作調曲」(唐?6?1南卓《羯鼓錄》);他還「酷愛法曲」,創建梨園,專設「法部」試奏、排練、修改和完成他創作的法曲。開元年間,河西節度使楊敬述,將經西域輾轉傳入涼州的天竺佛曲《婆羅門曲》依律創聲,獻給唐明皇。李隆基獲曲,加以潤色並制詞,親自創制成了這首梨園名曲。天寶十三年,他又易曲名為《霓裳羽衣曲》。

唐明皇引《霓裳羽衣曲》為得意的作品。開始僅在宮廷表演,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在華清池初次進見時,玄宗曾演奏《霓裳》以導引。當時,大臣張說詩《華清宮》雲:「天闕沈沈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壹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由於《霓裳》樂調優美,構思精妙,以後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或筆錄,如王建「新換霓裳月色裙」、元稹「霓裳羽衣偏宛轉」,但大多片段零碎,唯白居易例外。

白居易除《琵琶行》外,涉及《霓裳》的詩還有多首。創作於元和元年的《長恨歌》中,他以「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曲」描繪楊貴妃的優美舞姿;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舞》」句,「驚破」兼有驚斷和《霓裳》散序後「入破」兩重涵義,雙關入詩,別有深意。唐憲宗元和年間,白居易在昭陽宮陪宴時,欣賞了《霓裳》歌舞曲,「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深為《霓裳羽衣曲》所迷。唐敬宗寶歷元年,白居易出任蘇州刺使,秋後公務之余,渴望再聞此曲,向時任浙東觀察使越州刺使的摯友元稹打聽。元稹部屬雖多有能歌善舞者,但已無人知曉《霓裳》了,沒法歌舞表演,只得寄上樂譜回復。白居易得譜後,感慨萬千,便作《霓裳羽衣歌》詩和元稹。詩中,白居易對樂曲結構、舞姿等作了細致的描述,並且說「楊氏創聲君造譜」,又自註道:「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造。」——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勾攔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遰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雲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遊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繁音急節十二偏,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壹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領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壹曲成。

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秖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鐘暮角催白頭,

貪著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

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

答雲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朝陽舞者同。

眼前仿佛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壹,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君不見,我歌雲:驚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見,我詩雲: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

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擡舉,

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