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來,我與水利這壹千古不衰,而在當代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有著十分重要地位、作用和影響力的偉大事業結下不解之緣,雖然不是我人生中固有的刻意追求,然而也絕不是無緣無故的偶然巧合。實際上從我求學開始,就建立起了我對水利的壹份特殊情感與關註。記得當年我手捧歷史課本,就從中得知了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知道了我國歷史上千百次水患災害,給千百萬黎明百姓帶來的浮屍千裏,餓殍遍野的悲慘遭遇和深重苦難;懂得了水既能載舟、又能覆舟,既是造福人類和萬物生靈的千秋功臣,弄得不好也會變成 人類的罪魁禍首的深刻道理;還看到了在我國漫長的封建歷史時期,有多少個封建王朝因為腐敗加之水患災害頻發,給無數勞苦大眾帶來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結果造成封建王朝的傾覆與更替的歷史事實。由此,在我心靈的深處,早就種下了水與人類生存繁衍,與社會發展進步相互依存、息息相關的種子。記得還是孩提時代的1954年,那時剛剛解放不久,我正在小學讀書,那年夏秋時節,長江下遊出現了壹次歷史罕見的大水災,到處壹片汪洋,農田棵粒無收,我每天光著腳涉水到校上課,連腳趾都被泡爛了。這段水患災害的經歷,更讓我親自嘗到它的滋味,我們要時刻關心水利的烙印在我的心中也打得更深了。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我這個雖然沒有專門進水利院校進行過深造,而又長期在組織部門工作的幹部,當1985年底組織上作出決定,要調我到市水利部門擔任副職領導工作時,我二話沒說,毅然決然地服從了組織作出的安排,我與水利結緣有了實質性的跨越,緣份也賦予了新的內涵。我每天與水利打交道,經常在江海堤防、河旁岸邊摸扒滾打,直至我退休,壹天也沒有離開過水利部門。這樣的人生履歷大概也就是我與水利的緣份而鑄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