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精神升華的詩句(關於精神的古詩詞有哪些)

關於精神升華的詩句(關於精神的古詩詞有哪些)

1.關於"精神"的古詩詞有哪些

1.《雪梅·其二》

宋代: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臨江仙·探梅》

宋代:辛棄疾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壹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雲。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4.《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長宵***、永書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5.《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宋代: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裏夢,卻無情。

2.形容精神的古詩詞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 遊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 遊

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清?徐錫麟

5、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 瑾

6、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宋?辛棄疾

7、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8、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

3.10首關於中國精神的詩歌

壹、《滿江紅·寫懷》 作者:宋代嶽飛 1、全詩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翻譯 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

擡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壹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壹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裏,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

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 我滿懷壯誌,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

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二、《過零丁洋》 作者:宋代文天祥 1、全詩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翻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千辛萬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經過四年的艱苦歲月。 國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風中的柳絮,自己壹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沈。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裏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 自古以來,人終不免壹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三、《江城子·密州出獵》 作者:宋代蘇軾 1、全詩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翻譯 我姑且抒發壹下少年的豪情壯誌,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

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像孫權壹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白,這又有何妨?什麽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壹樣信任我呢?那時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壹樣,瞄準西北,射向西夏軍隊。

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唐代杜甫 1、全詩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翻譯 八月秋深狂風大聲吼叫,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沈落到池塘和窪地裏。

南村的壹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明目張膽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裏去了。我費盡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後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不久後風停了天空上的雲像墨壹樣黑,秋季的天空陰沈迷蒙漸漸黑了下來。布質的被子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個屋子沒有壹點兒幹燥的地方,雨點像下垂的麻線壹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後我的睡眠時間就很少了,長夜漫漫屋子潮濕不幹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喜笑顏開,房屋遇到風雨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山壹樣。

唉!什麽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五、《石灰吟》 作者:明代於謙 1、全詩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翻譯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裏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壹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六、《竹石》 作者:清代鄭板橋 1、全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2、翻譯 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 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七、《勸學》 作者:唐代顏真卿 1、全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翻譯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八、《從軍行》 作者:唐代楊炯 1、全詩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2、翻譯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

4.形容“精神抖擻、壯誌滿懷”的詩句有哪些

1、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李白> 3、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 清?曹雪芹> 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 5、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劉禹錫> 壹、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1. 原文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2.賞析 這首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的最後壹章,寫作的時間是建安十二年(207)。

東漢末年,居住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奴隸主貴族,乘中原壹帶天下大亂之機,經常入塞擄掠漢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後,袁紹的兒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烏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安定東北邊境,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率軍征伐烏桓,結果取得了勝利。這首詩是他凱旋歸來的時候寫的。

全詩以昂揚慷慨為基調,抒發了曹操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豪壯之情。二、李白《行路難》1.原文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賞析 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兩人的詩,都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壹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

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此詩多寫世道艱難,表達了離愁別緒。

三、曹雪芹《臨江仙》1.原文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2.賞析 細看詞的雙關隱義,可以發現“蜂圍蝶陣亂紛紛”正是變故來臨時大觀園紛亂情景的象征。

薛寶釵壹向以高潔自持,“醜禍”不會沾惹到她的身上,何況她頗有處世的本領,所以詞中以“解舞”、“均勻”自詡。林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樣“隨逝水”、“委芳塵”了。

薛寶釵能“任他隨聚隨分”而“終不改”故態,所以林黛玉死後客觀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緣”的機會而使薛寶釵青雲直上。但這種結合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薛寶釵和賈寶玉在對待封建禮教、仕途經濟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賈寶玉忘懷死去的知己而傾心於她。

所以,薛寶釵最終仍被賈寶玉所棄,詞中的“本無根”也就是這個意思。 四、龔自珍 《已亥雜詩 》1.原文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壹格降人才。2.賞析 “萬馬齊喑究可哀”壹句,深刻地表現了龔自珍對清朝末年死氣沈沈的社會局面的不滿,因此他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壹樣。

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妳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五、劉禹錫 《酬樂天詠老見示》1.原文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2.賞析 後六句詩意思產生了巨大的轉折,詩情壹振而起,“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頭兩句“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是說人老了經歷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徹,看人也像看山河壹樣,壹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兩句“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濃縮著人生的精華;認識全面,充滿著壹種辯證思想;感情深摯,表達了詩人對老朋友的真情關愛和真誠勸勉。

末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桑榆,喻日暮。

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裏詩人用壹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壹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