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蟈蟈和蛐蛐的詩歌賞析

蟈蟈和蛐蛐的詩歌賞析

這是壹首大自然的頌歌,簡析這首詩本來是壹個段落,但是老師刻意把它分為兩層,這樣劃分應該更能讓我們明確這首詩的內容。第壹層中,“大地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這是作者拋出自己的想法,他接著用炎熱的夏天裏有“蟈蟈的樂音”來說明這壹觀點,展現了驕陽炎炎的夏日裏的勃勃生機,歌頌了大自然的美好如詩,永遠歌聲不斷,永遠充滿生機。因為有蟈蟈,所以大自然的夏天不會沈默。第二層中,作者說“大地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接著用嚴冬的寂靜中竟然聽到了“蛐蛐的歌兒”,因為有蛐蛐,大自然本應沈寂的冬天也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大自然就是這樣豐富多彩的,充滿著生機的,作者是用壹顆火熱的心對大自然唱出了自己贊歌,深深地傳達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贊美之情。並由此鼓舞人們愛自然,樂觀開懷地生活。有同學們也許會問:“為什麽不每壹個季節都寫呢?而只選了夏和冬。”對於這個問題老師是這樣理解的:夏天是壹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是最讓人逃避的懶惰的季節,因為炎熱大自然失去的春天的生機。冬天是壹年中最沈寂的季節,最寒冷的季節。而在詩人筆下,這兩個季節裏都會充滿了生機,大家可以想壹想,春和秋那樣美好的季節該是何等的生機盎然呢? 這首詩在手法上壹個突出的特點是:動靜結合。第壹層中炎夏中,鳥兒昏暈了,所有的動物躺到陰涼之處去了,世界靜了,但是蟈蟈出場了,唱出了他的樂音,世界又充滿了生機,動起來了。第二層中嚴冬裏,大地在嚴霜中寧靜了,人們在爐邊昏昏欲睡了,靜了,但是這時蛐蛐的歌兒唱起來了,寂靜的夜晚又充滿了活力。動靜結合是詩歌中常用的手法,我們已在《沁園春 雪》中感受過,這裏再次接觸,有沒有新的感受呢?這是濟慈早期創作的壹首富於哲理性的小詩,洋溢著明朗歡樂的情調。 詩人以精細的觀察,抒寫了夏日郊外的蟈蟈和冬夜爐邊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開頭疲於暑熱的鳥兒,其實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刻正是秋季(可參看濟慈的《秋頌》),況且,春秋兩季正是百鳥爭鳴,千蟲歡唱的黃金時節。這樣,實際上詩人是揭示了壹年四季大自然歌聲不絕的規律,從而贊頌了大自然周而復始、 生命不息的美。這種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正點出了這首詩的主題。 這首小詩很富於田園詩的情趣。著墨不多,冬夏兩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籬笆和濃陰,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溫暖的爐邊,把人自然引入靜謐安詳的境界。這時傳來的蟈蟈和蟋蟀的聲音,更襯托出環境的幽靜,真可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收到以動襯靜的效果,能喚起人壹種親切的回憶。為了適於表達主題,詩人采用了冬夏對比的手法,然而,由於夏冬兩種境界之情調十分相似,加上詩人明寫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添上由蟋蟀到蟈蟈的巧妙聯想,使全詩渾然壹體,毫無割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