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引用數字的詩句

引用數字的詩句

著名作家秦牧在其名著《藝海拾貝》中辟有“詩與數學”壹節,認為數字入詩,顯得“情趣橫溢、詩意盎然”。數字入詩,別具韻味,閃爍著迷人的光芒,給人以美的享受和雋永的印象。下面請大家欣賞:

1、連用10個“壹”的詩

清代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字詩,她曾寫過壹首詩,連用了十個壹,但不給人重復的感覺:

壹花壹柳壹點磯,壹抹斜陽壹鳥飛。

壹冊壹水壹中寺,壹林黃葉壹僧歸。

勾畫了壹幅“深秋僧人晚歸圖”

而清代陳沆的壹首詩,更勾畫了壹幅意境幽遠的漁翁垂釣圖:

壹帆壹漿壹漁舟,壹個漁翁壹釣鉤。

壹俯壹仰壹頓笑,壹江明月壹江秋。

2、用壹至十這十個數詞的詩:

壹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詩中巧妙的運用了壹至十這十個數詞,為我們描繪了壹幅自然的鄉村風景。

3、武平才子的詩;

當代臺灣學者張記明先生是福建武平人,自幼聰敏,七歲能詩,被稱為“武平才子”,曾寫過壹首含有壹至十和百、千、萬的詩:

百尺樓前丈八溪,四聲羌笛六橋西。

傳書望斷三春雁,倚枕愁聞五夜雞。

七夕壹逢牛女會,十年空說案眉齊。

萬千心事腸回九,二月黃鸝向客啼。

4、鄭板橋賞雪吟詩:

壹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5、兩江主考李調元夜遊西湖,興致大發,吟詩如下:

其壹

壹名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

買得五六七色粉,妝得八九十分嬌。

其二

十九月亮八分圓,七個才子六個癲,

五更四點雞三唱,懷抱二月壹枕眠。

6、宋代才女朱淑貞之《斷腸詩》:

朱淑貞知道丈夫另有新歡之後,在臨終前寫了壹首《斷腸詩》:

下樓來,金錢蔔落。問蒼天,人在何方?恨王孫壹直去了。詈冤家,言去無回,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從今莫把仇人靠,千種相思壹撤消。

請問詩中有哪些數字?

7、卓文君的數字鑲嵌相思詩:

相傳西漢時期,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成婚不久,司馬相如便辭別嬌妻去京城做官。癡情的卓文君朝思暮想,等待丈夫的萬金家書,誰知五年之後,等來的卻是壹封寫著“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數字家書。聰明過人的卓文君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家書中無“億”即表示丈夫已經無“意”了,只不過沒有明說而已。卓文君知道丈夫已經移情別戀,既悲且憤又恨,當即復書如下:

壹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九重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秉燭問蒼天。六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裏,榴花臺火偏遇陣陣冷雨澆。四月間,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水流,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啊郎,巴不得下壹世妳為女來我為男。

在她的信裏,從壹寫到萬,又從萬寫到壹,寫得明白如話,聲淚俱下,悲憤之情躍然紙上,司馬相如看了信後,被深深地打動了,激起了對妻子的思念,終於重歸於好。

8、有趣的茶詩:

唐代詩人元稹寫過壹首詠茶的寶塔詩,堪稱壹絕。這首詩名叫《壹字至七字詩,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受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這首詩概括了茶的品質、功效,還有飲茶的意境,烹茶、賞茶的過程。全詩構思巧妙,敘述自成邏輯,是茶詩中的精品。

另外,民間還有不少用數字作的詩,描繪了壹些人的表現,簡直是入骨三分,請看:

1、貪官畫像:

壹心二用,兩面三刀,三頭六臂,四面楚歌,五鬥折腰,六親不認,七上八下,八面玲瓏,九霄難逃,十惡不赦。

2、壞奴才相:

壹幅奴才相,兩手往下垂,三角眼閃亮,四楞臉堆媚,五官不端正,六神透陰氣,七寸長脖子,八兩小腦袋,九根黃胡子,十分不像人。

3、賭徒畫像:

壹心贏錢,兩眼通紅,三餐無味,四肢乏力,五業荒廢,六親不認,七竅生煙,八方借債,九(久)陷泥潭,十(實)成災難。

4、解放前的小學老師畫像:

解放前,法幣天天貶值,物價壹日數漲,重慶壹家晚報曾刊登過壹篇描繪小學教師饑寒交迫的生活的詩:

壹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三餐吃不飽,四季常皺眉。五更就起床,六堂要妳吹,九天不發餉,十家皆斷炊。

數字,看起來枯燥乏味,然而詩歌中適當引用數字,卻別有風趣,詩意盎然。

壹.反復用“壹”的詩。

1. 清代女詩人何偑玉寫過壹首“壹”字詩,詩道:

壹花壹柳壹魚磯,

壹抺斜陽壹鳥飛;

壹山壹水壹中寺,

壹林黃葉壹僧歸。

(描繪出了壹幅山林晚景畫。)

2. 元曲壹首小令《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壹年老壹年,壹日沒壹日,壹秋又壹秋,壹輩催壹輩,壹聚壹離別,壹苦壹傷悲。壹榻壹身臥,壹生壹夢裏,尋壹個相識,他壹會,咱壹地,都壹般相知,吹壹回,唱壹回。

(詩中22個“壹”字不斷重復,反映了

人生虛幻的淒苦。)

3. 清代張伯行,是康熙皇帝稱其“操守為天下第壹”的清官,寫了壹篇《禁止饋送檄文》,文曰:

壹絲壹粒,我之名節;壹厘壹毫,民之脂膏。寬壹分,民受賜不止壹分;取壹文,我為人不值壹文。

(壹連串的8個“壹”字,闡明他的廉政自律觀。)

4. 現代詩人流沙河也曾作過壹首以“壹“字貫串全篇的《重逢》:

壹陣敲門壹陣風,

壹聲姓名壹舊容,

壹番遲疑壹番懵,

壹番握手壹番瘋。

(詩中巧妙而傳神地描繪出了人們久別重逢的喜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