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當妳走入社會,才會發現: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當妳走入社會,才會發現: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開學第壹天,農民工在教室黑板寫下勸學留言。勸學留言是這樣的:

不奮鬥,妳的才華如何配上妳的任性;

不奮鬥,妳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鬥,世界那麽大,妳靠什麽去看看;

壹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每個人心裏都有壹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妳啟航,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落款是“農民工致所有的莘莘學子”。

語言是心靈和文化教養的反映。壹個從事工地上工作的農民工能寫出這樣富有文學性的留言,能有這麽高的思想意識。高尚的語言也包含著真誠的動機。可見,這位農民工是真心希望青少年人好好讀書,努力奮鬥。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對於青少年人來說,讀書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奮鬥的人生就是讀書的人生。青少年人的奮鬥就是努力讀書。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是每個青少年人的座右銘,是每個青少年人學知識的精神鼓勵名言。知識從何而來,用所有人的話說,讀書而來。

可近幾年,壹些本該在校園裏讀書的青年卻換了壹種生活方式,想過另外壹種生活。壹些男青年混在壹起,所謂的“兄弟”, 壹些女青年混在壹起,所謂的“姐妹”, 不讀書,想用另外壹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從此在 社會 上遊蕩。甚至有些家長說,我讓孩子讀書花了這麽多學費,他(她)將來能不能把這些錢掙回來?就像我認識的壹個姐姐,以她在高中的成績,努力學得話,上壹個壹本並不難。可她總覺得讀書太苦了。在高考沖刺階段,放棄學習。高中畢業就不再上學打工,做了化妝品促銷的工作。剛壹開始,由於她做的化妝品銷量不錯,收入比很多大學生還高。壹些老人也說,這不上大學,照樣也有出息。可沒有過幾年,她不像之前那麽年輕,漂亮,她的收入立馬驟減,連基本的溫飽生活都維持不了。又不得不去找新的工作,整日為了生活而奔波,看著疲憊消瘦的自己,她越來越後悔當初沒有好好上學。這時她才知道,不讀書的人生更苦。有很多女孩就跟這個姐姐壹樣,仗著自己年輕漂亮,可以通過其它方式掙到錢時,就以自己不是讀書那塊料,不想浪費家裏的錢財和自己的青春為由,輟學打工。

連最近電視新聞上播放了壹條名為“受災豬”的新聞,受災地區的救護人員救了壹頭可愛的小粉豬,它居然在獲救後,對著工作人員的鏡頭狡黠地壹笑。很多網友都在猜想:小豬是不是想說什麽呢?居然有的網友猜測,小豬是想說:“我不要去上學!”天啊!自己厭倦讀書學習,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厭倦讀書學習,連可愛的小動物都不放過。甚至有些女孩覺得讀書讀得好不如嫁得好,幹脆找個有錢男人嫁了算了。可結果呢?她們還沒有人老珠黃時,就發覺她們已經不能再吃“青春飯”了。她們只有從事繁重的體力工作,拿得只是微薄的收入,連自己都很難養活,更別說擔負家庭的責任了。有的仗著長得漂亮嫁人的,那些曾經對她山盟海誓說,我壹生只愛妳壹個的男人,變心的,出軌的,包小三的,與她們離婚的,對家庭和孩子不管不問的,頻繁出現。 就連《我的前半生》裏的羅子君,老公和孩子就是自己生活的中心,每天都在防小三,依然擋不住老公出軌。有個打掃衛生的阿姨曾經跟別人哭訴,自己老公包養年輕貌美的小三的事情,還帶著小三逛街,指責她長相打扮都不如小三。大家都勸她離婚,她哭著說:“我壹個月工資才壹千多,我怎麽養活兒子?”年輕時沒有好好讀書,換來的是現在的生活。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難道當妳不讀書之後所面對的人生痛苦與難題出現後,妳還會覺得讀書苦嗎?如果壹個人連讀書學習的苦都無法承受,那麽他(她)如何還能承受人生中其他的苦呢?如果壹個人連讀書學習都覺得苦,那麽他(她)在人生中做什麽事情他(她)會覺得不苦呢?那不讀書的人生會怎樣呢?那麽他(她)壹定會感嘆:我的人生太苦了。

我的外祖母在我母親年幼時,常常教導我母親:“小孩讀書不用心,不知書裏有黃金。”連她這樣壹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農村婦女都有這樣的見識,那生在現代 社會 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更卓越的見識,更應該對讀書情有獨鐘呢?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讀書使人充實,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讀書可以培養壹個人的優良的品性,讀書也可以塑造壹個人的人格。讀書,使妳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人生觀。讀書對於智慧,就像體操對於身體壹樣。讀書可以使妳擁有智慧,擁有鑒別是非的能力。讀書也可以凈化人的心靈,讓人不會做違背道德的事情,更不會做犯罪的事情。書有時候就是人類的精神食糧。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如果妳在讀書的年齡,遵循“只要盡力所為,但求問心無愧”的態度,兩耳不聞窗外事,壹心只讀聖賢書。妳的人生路途中,就算遇到了困難和痛苦,但妳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它,不會去畏懼它。妳會想:“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把妳遇到的困難和痛苦想成黎明前的黑暗。就算妳沒有理想的工作,理想的收入,但妳有強大的心誌,讓妳會在人生中,苦中作樂。那如果妳在讀書的年齡,沒有好好讀書呢? 可想而知,妳的人生會不會是太苦了。

也有壹些人說到壹種 社會 現象,有些人讀了書,照樣沒有理想的工作與成就。像劍橋的碩士在倫敦的大街上開出租車,哈佛畢業的大學生在超市裏理貨,北大畢業的大學生在大街上賣肉,復旦畢業的大學生在大街上賣菜。可是這些人難道沒有看到,有多少國家領導人是名牌大學畢業的,有多少科學家是名牌博士畢業的,有多少大學教授是名牌博士畢業的。甚至於,演藝界裏的明星有很多都是高學歷出身。他們的成就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在年輕時好好讀書,沒有荒廢時光。而且妳有沒有註意到,很多成功人士,他們在閑暇的時間,很少去打牌喝酒玩 遊戲 ,而是終日與書作伴,“充電”學習。他們依然在職時讀書進修,努力走向更高的目標。他們的想法是,沒有再比讀書更廉價的 娛樂 ,更持久地滿足了。

不要說現代的成功人士,翻閱 歷史 成功的文人政客,哪個不是勤奮讀書,才取得了後來的豐功偉績?連古人都能寫下關於好好讀書,求學勵誌的詩篇。像宋朝皇帝宋真宗趙恒寫的《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像汪洙寫的《神童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每每回老家過年,見到許久未見的閨蜜們,想起十幾年前女孩們的青春年少,而如今都已嫁作他人婦,不禁感慨萬千。

而她們見我,第壹句話就是:妳怎麽這麽年輕,還和以前壹樣,壹點也沒變?

很難想象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便問我是不是有什麽保養秘訣或者用了什麽樣的化妝品。

我笑著答:歲月會把壹個女人變成婦女,但是讀書卻能讓歲月靜好。

讀書多了,妳可以多角度看待事物,寬以待人,不鉆牛角尖,也不跟自己過不去,從而格外被歲月優待罷了。

身邊有人比妳過得好、比妳更有錢,妳不會羨慕、更不會嫉妒:因為妳懂得“妳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妳”的深層寓意;

當妳看到天邊落日余暉,壹排大雁南飛,想到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太美了,太好看了”。

當妳失戀時,妳會摘引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不是千萬遍的呼喊:“藍瘦,香菇!”。

因為小事被領導責罵,出門被雨水濺了壹身泥,我不會抱怨:生活有很多種方式、很多種可能,不管境遇如何,都能泰然處之。

《奇葩說》裏,姜思達說:妳可以壹夜整成範冰冰,卻沒辦法壹夜之間讀成林徽因。

所有人都知道,外在的美可以千篇壹律地復制,而內在的分量只能靠自己壹點壹點積攢。

妳有多久沒讀完壹本書了?

下班前本來想回家看書,結果回到家就說“太累了,明天再說吧”。

每年世界讀書日,中國人總是作為反面案例被大眾聲討。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6本,人均每天讀書13.4分鐘。

而反觀法國8.4本,韓國11本,日本為16本,世界最聰明的猶太人平均每人壹年讀書64本……

國人的生活早已被 娛樂 、社交、碎片化地聊天、手機、抖音短視頻填滿。

沒時間讀書,沒有系統地提升自己,想跳槽發現自己能力不夠,於是只能停留在現在的生活中。

長期以往,只能“泯然眾人矣”。

有人覺得讀書很辛苦,但殊不知人生路漫漫,讀書其實並不累。

我曾經在看書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大學時,我用兩年時間讀了大概200本書。有認真讀的,也有泛讀的。

可是,別人似乎感覺不到。

畢業後,我去面試壹家500強,面試官斜眼看了我壹下說:看不出來妳竟然看了那麽多書……

現在回想下之前曾看過的書,除了書名,連類似簡介的大概我都已經不記得了。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想讀書,而是根本不會讀書。

妳是否也曾遇到過這些問題?

①書本太長太難,根本讀不下去;

②讀哪類書,什麽時候讀書?壹直是個難題;

③好不容易讀完壹本書,可不到壹個星期就忘得差不多了。

讀書,其實我們完全用錯了方法!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拿不走:壹是吃進肚裏的食物,二是藏在心裏的夢想,三就是讀進大腦的書。

低效率閱讀,讓我們無法理解書中的精髓,也就不能把書“讀進大腦”。

別人讀10本就壘起了自己的“氣質”,而妳則需要100本、1000本……

花費了時間、投入了精力,但卻收效甚微,這就是我曾經的真實寫照。

怎樣才能夠花更少的時間,讀更多的書?有更大的收獲?

我聽過許多人問過這個問題。

如果今天告訴妳,有個方法可以幫助妳,讓妳的閱讀效率提高3—10倍,妳相信嗎?

在這裏,我必須向妳推薦壹個非常好用的讀書方式——拆解精華萃取法。

什麽是拆解精華萃取法?

它是由“十分讀書”專家幫妳歸納書本精華,在同樣的時間內,妳可以最全面地對書籍內容有透徹理解,不必花費大量時間上下求索還不得要領。 正是依靠這樣的讀書方式,我才有機會讓自己的閱讀水平在短時間之內暴增,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閱讀思維!而且整個過程是輕松和愉快的。

為什麽拆解精華萃取法相比傳統無意識的讀書有這樣好的效果?

深入淺出、循序善誘,透過書本文字,抓出本質核心——

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麽?

具體在說什麽?怎麽說的?

這本書說的是否有道理?

這本書跟我有關嘛?對我有什麽意義?

透過專業老師的領讀講解,將單純的輸入,透過簡明扼要的事例幫助妳輸出,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據統計:86%的精力和時間都浪費在了書本裏無意義的細節和劇情裏。

而拆解精華萃取法將100%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最值得妳關註的地方——這才是真正地會讀書。

去年冬天下班回家,看到這樣壹個場景:

在寒風中,壹個小男孩坐在奶奶的垃圾車上,借著昏黃的路燈,全神貫註低著頭看著手裏的書。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自己。

我的父母沒什麽文化,為了掙錢,只好進城務工。壹家四口人擠在不足15平米的小房子裏,父親在工地打工,母親騎三輪車載客。

中學之前,我沒買過內褲,都是姐姐穿剩下的,鞋子是鄰居們送來的,穿了兩年,鞋底快斷了。

那年學校要開運動會,我參加了接力跳長繩比賽。輪到我跳的時候,我飛快地跑到長繩中間,騰地跳起來,但是,腳下的鞋底突然飛了出去。

我壹下子紅了臉,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馬上請了假回到家裏。

父親翻著滿箱鄰居送來的舊鞋,竟然找不到壹雙碼數合適、鞋底沒斷,又兩只都在的。

我站在父親身邊,看不見他的臉,只看到他低頭脖子憋得通紅,我以為他生氣了,連忙擦幹眼淚說,沒事,大點的鞋也可以穿……

我仍清晰記得,說完這句話,父親翻鞋的動作更加劇烈,他低著頭,兩滴豆大的眼淚落在破舊的鞋子上。

那天怎麽回到教室的,我已經不記得,但是永遠記得在那最虛榮最好面子的青春期,我壹直鮮少說話。

憋著壹股氣,我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學校。

因為,每次父親從工地回家,脫掉沾滿泥漿和汗水的衣服,我都暗暗告訴自己,我要努力讀書,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人。

我也壹直相信,對於我們每壹個人來講,努力讀書,考上好大學,仍然是改變自己生活境遇的最重要途徑。

央視曾經播放過壹部名為《翻山涉水上學路》的紀錄片,光聽名字就有些匪夷所思。

不錯,這部紀錄片正是揭露了我們所處的世界上,壹些落後國家地區,孩子們冒著生命危險、跋山涉水去上學的真實境況。

孩子們為了上學,或是在壹望無際的大草原與野獸同行,

或是在群山密布的高海拔地區,攀爬人工“天梯”命懸壹線,

亦或是在水流湍急的“吃人河”上,利用生銹的鋼索橫渡江面......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有壹期在肯尼亞的拍攝。

柯坦卡的母親,正陪著女兒穿越壹片危機四伏的灌木叢,隨時有兇猛獸類出沒,越過灌木叢,母親就得返回家裏照看牲畜,剩下的路只能靠柯坦卡獨自去走。

12歲的柯坦卡,接下來要壹路向南穿越廣闊的大草原,才能抵達學校。

影片裏,母親望著女兒離去的背影,眼中帶淚說:“前面的路看上去安全些,但對孩子們來說依舊危險,有時會有獅子和大象,或者壹些心懷不軌的人,這些都是上學路上的危機。”

她並不富裕,沒有手機,在柯坦卡離開數天裏,四處打聽是否有人見過她的孩子,以確保女兒已安全抵達學校。

影片裏無數相似的畫面,都讓人為之動容,每壹條上學路,都潛伏著生命的危險。

我們都上過學,但我們的上學之路從未這樣艱辛、坎坷,我們從未想到這世界上,居然有這樣壹群孩子,需要冒著危險去上學。

然而,父母們心懷不舍的相送,孩子們艱辛倔強的跋涉,都只是為了去讀書,去收獲真知,孩子們總說:“我真的很喜歡讀書,不怕吃這些苦。”

很多孩子抱怨上學苦,上學累,可相比較而言,誰更苦,誰更累呢?

怕吃苦,吃壹輩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輩子苦。

能現在用汗水解決的事,不要留著以後用淚水,況且,淚水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當妳獲得了足夠多的知識之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東西。

唯累過,方知閑。唯苦過,方知甜。

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壹位叫梅梅的網友說她同學的故事,感觸挺深,她同學厭學,輟學回家幫父母打理餐館生意。

每天幫著招呼客人、傳菜、端盤子、收錢,穿梭在各式各樣的食客中,餐館收益自是還不錯,生意紅火。

但沒多久就跟梅梅抱怨說掙錢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累身也累心,而且這樣做下來內心空虛,還是不如讀書的時候充實。

其實,這世界上並沒有哪條路是輕松好走的,但真正進入 社會 之後才發現,當年抱怨上學時候的苦和累,比起現實生活的曲折殘酷來說,讀書進取,通過知識升級來敲開更多的機會之門,通過智慧去獲取財富和心靈的安寧,或許才是相對輕松的壹條路。

當然,讀書並不是唯壹的出路。

我身邊有位朋友,碩博連讀之後到壹家高新技術企業就職,有次回老家,當地壹位做生意的老鄉,問起我朋友的收入狀況。

朋友說了個大概,老鄉滿臉不屑說:“還以為妳們高材生多棒呢,結果還沒我壹間美容院收益多。”

朋友笑笑不說話,只是心裏很明白,如果不是讀書,自己的境遇只會比現在更差,然而知識的升級,思想的拔高,讓她不會去跟這位“鄙視”她收入的老鄉之間爭個輸贏高下。

很多時候,我們也許沒有辦法決定我們的出身,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讀書,為自己塑造壹個優秀的人格,實現個人的提高和突破。

想起作家畢淑敏書中的壹段話,或許能讓孩子們更加明白讀書所賦予的精神層面的意義,她說:

他可以聽到雪落的聲音,可他感覺不到肅穆;

他可以聽到兒童的笑聲,可感受不到純真;

他可以聽到別人的哭泣,卻體察不到他人內心的悲苦......

深以為然,或許這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但格局和見識卻千差萬別的所在。

我們教育孩子讀書,是希望他們在未來,即使面對同樣泥沙俱下的生活,也能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多爭取壹些自主選擇權,多增加壹份對生命的掌控感。

而不是被動地、違背自己內心意願地承受和忍耐。

如果老天善待妳,給了妳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誌;如果老天對妳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鬥的勇氣。

當妳想要放棄了,壹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妳晚、起得比妳早、跑得比妳賣力、天賦還比妳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自己渴望到達的遠方。

人生,就像壹家銀行,現在的努力,就是本金。

如果妳覺得讀書苦,而選擇了放棄,當妳走入 社會 ,才會發現: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