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法國巴黎聖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寬度的比例是8∶5,它的每壹扇窗戶長寬比例也是如此.
:::::黃金分割在優美的音樂和詩歌中同樣可以找到。據說,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80-500年)有壹天路過壹個鐵匠鋪,被裏面清脆悅耳的打鐵聲吸引住了,駐足細聽,憑直覺認定這聲音有“秘密”。他走進鋪裏,仔細測量了鐵砧和鐵錘的大小,發現它們之間的比例近乎於1∶0.618,回家後,他拿來壹根木棒,讓他的學生在這根木棒上刻下壹個記號,其位置既要使木棒的兩端距離不相等,又要使人看上去覺得滿意。經多次實驗得到壹個非常壹致的結果,即用C點分割木棒AB,整段AB與長段CB之比,等於長段CB與短段CA之比,畢達哥拉斯接著又發現,把較短的壹段放在較長的壹段上面,也產生同樣的比例。這個故事說明,“黃金分割”最早的發明似乎就與聲音有關。後來音樂家們則是有意識地利用這種比例來“美化”其作品。典型的例子有巴赫的《神遊》D小調中7對間奏和沃茲涅先斯基的詩《戈雅》中的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