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萬裏遠征人,壹望關山淚滿巾。
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裏本無春。
高檻連天望武威,窮陰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聲遙發,壹夜關山雪滿飛。
沙磧:指沙漠。青海邊塞戍守地方空空蕩蕩只有壹輪明月,無際黃色的沙漠裏本來就是很荒涼沒有春天的。詩句寫青海邊塞地帶的壹片荒漠和戍邊征人內心的空落蒼涼。
2、《河湟書事》
波斯老賈渡流沙,夜聽駝鈴認路賒。
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
來自波斯的商人穿過沙漠,前來做生意,每天夜晚都能夠聽到那單調的駝鈴聲,便知道路途還很遙遠。
3、《馬詩二十三首·其五》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燕山”指的是自今薊縣蜿蜒而東,直至海濱的山脈。在大沙漠中,黃沙就像白雪壹樣漫天飛舞著,而在燕山之上的月亮好似壹彎金鉤壹般。詩中景觀瑰麗,攝人心魄。
4、《登單於臺》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所謂“痕”指的是沙塵壘起的痕跡,而“疑”則是懷疑、疑似的意思。這句話的大意是指,在狂風之中翻飛的沙塵像浪花似的留下了壹個個的痕跡,而呼嘯的狂風則發出了雷鳴般的響聲。
5、《十五裏沙》劉克莊
只見如山白浪飛,更堪動地黑風吹。
渺茫直際九州外,洶湧常如八月時。
河伯豈能窮海若,靈胥僅可嚇吳兒。
惜無散發騎鯨友,***了南遊壹段奇。
“八月”是指的是沙浪如同八月十五的海潮壹般洶湧。只見壹座座如同小山壹般的沙丘如同白色的浪花壹般翻飛,但是更厲害的還是那攪得天昏地暗的狂沙;風沙鋪天蓋地地洶湧而來,就像是八月十五日巨大的海潮壹般。
6、《入塞曲》左光鬥
大漠空高塵不飛,新秋塞上草猶肥。
石榴紅綻葡萄紫,博望遙馳宛馬歸。
在大沙漠中的天空雖然很高,但卻看不到翻飛的沙塵;即便是到了初秋時節,塞外的牧草依然顯得十分旺盛。這句詩刻畫了大草原、大沙漠天高地遠的景色,以及塞上秋色的壯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