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我們都知道唐代大詩人王維不僅工詩,畫也是作得很好。蘇東坡說他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但他到底在哪個領域取得的成就更大呢?
解析:
先說王維的詩,他的詩清新自然,別具壹格,流傳極廣。“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是壹首婦孺皆知的詩篇,作者以其極為洗練、簡潔的文字給人們細致生動地描繪出了壹幅靜謐優美的山水場景。王維壹生詩作頗豐,“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詩常在清靈之中透出幾分禪意。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千裏橫黛色,數峰出雲間”、“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等詩給我們渲染出了壹幅幅美麗的山水畫卷,讓人從不同角度感受山水情韻。
在說王維的畫,據說他還是壹個頗有成就的山水畫家。
據載:他作青綠山水似李思訓,作水墨山水近吳道子。同時他首創了破墨山水,盡去了以往山水畫的浮華之氣,僅用水墨渲淡而成,把原先以勾線為主的山水畫,向水墨發展推進了壹步。在他的畫中更是著筆清新,筆墨淡出。讀他的畫,便能自然而然地體悟到雅淡之中透出的獨特藝術底蘊。蘇軾曾這樣說過:“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些都是文字描述,遺憾的是具體的作品我們今天還無從考證(他的具體的書法和繪畫作品沒有留存下來或說尚待搜尋和考證)。比如:“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在繪畫論文選中都只能記為(傳)唐.王維《山水訣》。
真假姑且不論,我們就文字對他繪畫作品的評論來看可以得出:王維把畫與詩相互融會貫通,其詩平實而簡遠,其畫韻味含蓄而豐富,意境清曠蒼秀,在自然中勾畫出屬於他自己的壹方天地。他用筆隨意,墨氣沈穩,線條有力而飛揚不張,在他的空間裏,形象與筆墨相得益彰,抒發出了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感受。他把相應的詩歌以文字為媒介,狀物表意,詩情與畫意有機結合,從而為世人創造出了更為廣闊幽遠的藝術空間。
王維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並對後世文人畫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他壹生把所有的感情盡情揮灑於山水之間,寄情造意,詩從胸發,畫由意出,情景交融,詩畫同工,曲意盎然,達到了詩畫相融的最高境界。
個人認為:王維的詩與畫不能相提並論(沒有可比性)。詩流傳很廣(幾近婦孺皆知),畫傳世極少能見“真跡”者猶如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