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hán.
節氣簡介: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壹個節氣,每年公歷1月20-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極言大寒之冷。
這個氣節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壹年中的最寒冷時節,也是壹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它是壹個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
雖然在冬至節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的時候,但是壹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在冬至節氣以後的小寒、大寒節氣,尤其是大寒節氣。
這是因為冬至節氣以後,太陽光的直射點會逐漸的北移,但在其後的壹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始終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始終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冬至之後,北半球的溫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溫度降到最低。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於南方壹些沿海地區來說,最冷是在大寒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