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維很著名的壹首詩,描寫“八百裏秦川”,短短4句豪氣萬千

王維很著名的壹首詩,描寫“八百裏秦川”,短短4句豪氣萬千

文/ 青

引子

幾年前壹次西安之旅,住在壹家青旅裏,聽老板給剛來的遊客介紹西安古城之名勝。

他的這壹套說辭已經沿襲了好幾年,從來沒有過更新換代。有壹位是畫家的客人免費幫他在接待廳墻上畫了壹幅西安地圖,老板就對著壹個壹個景點地講,還要給人家安排路線。

他講的那些 歷史 對我來說都不怎麽新鮮,畢竟去西安之前我也是做足了功課的。唯獨壹個地理上的詞匯,成功吸引了我的註意。

“八百裏秦川”,秦嶺淮河這壹條線是我國南北的分界線,但我也只是在高中地理課本上見到過秦川,還真沒想到這壹條山脈有八百裏那麽長。

我同樣也沒有想到的,是秦嶺在古代還有另外壹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終南山。

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裏,秦嶺主峰之壹,因此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綿延八百余裏的秦川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同時也分隔了南北兩地的人情地貌。

今天就來看壹首有關於終南山的詩,來自詩佛王維。

詩篇

臨境

歷史 上寫終南山的詩篇數不勝數,畢竟靠近長安,是享有盛名的壹座山脈。

孟浩然曾念給唐玄宗聽“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裏面提到的南山就是終南山之稱,那是初盛唐隱居的聖地。很多有才之士在入仕之前就隱居在終南山積累自己的名氣,後來這條路就被稱為終南捷徑。

詩仙李白也同樣到過終南山,他筆下的秦嶺又是另外壹番風采。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這首詩也很有名氣,是李白進京為官的三年間寫下的。

很巧的是,王維這首詩也是在公元741-公元744年這三年裏寫下的。王維從政的後半期正如他自己所說,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隱居在終南山腳的山水之間。

王維和李白這時間都在長安,又都愛著終南山的美景,兩人中間有沒有碰撞出什麽火花呢?

歷史 的記載是沒有的,而且兩人的關系好像還有些微妙,隱隱有各玩各的,互不交往的意思。這些 詩人間 的關系其實也有學者專門考證過,還挺有意思,有機會會單獨拿出來給大家分享。

前面提到孟浩然和李白在終南山的詩歌,但最能打造終南山知名度的標簽還是王維創造出來的。畢竟,孟浩然、李白還有其他許多詩人,他們只是終南山的過客;唯有王維,是在那裏買了別墅的常住居民。

誦析

這首詩的題目可謂開宗明義,先告訴大家我今天要寫的是終南山。

緊承著第壹句,從大處著筆,介紹終南山在整個的宇宙時空中處於怎樣的位置。

太乙,也叫太壹,是唐朝時候終南山的別名之壹。《元和郡縣誌》中記載:"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裏。按經傳所說,終南山壹名太壹,亦名中南。"

高聳入雲的終南山,是塵世間最為接近 天宮 的地方。八百裏秦川綿延不絕,壹路沿著中原大地延伸到遙遠的終極,大海之濱。

後壹句當然有所誇張,但也是盛唐詩的應有之義,如黃河入海流、月湧大江流、江入大荒流等句,哪個又不是誇張呢?

詩的頷聯,王維將角度從雲端上帝視角切換到了半山腰的第壹視角。

登山登到壹半,回首望去:白雲滾滾,已經淹沒了來時的路。再擡頭呢?青靄茫茫,將峰頂壹整個包裹在混沌之中,慢慢向雲霧中走去,雲霧便隨人而退卻。

有過登山經驗的讀者應該都很能理解這兩句的感受。

頸聯,詩的視角再度廣闊起來,從人間變幻到天上。終南山占地極廣,以至於中峰兩側在天文學上都不屬於同壹分野。

分野,古代有二十八星宿,每壹個星宿分別對應天上的壹片空間。《赤壁賦》中蘇軾的徘徊於鬥牛之間,鬥牛就是兩個不同的分野。

也因為占地廣闊,山峰高低不壹,眾壑有陰有晴,姿態萬千。

對終南山景色的描寫,隨著前三聯的結束而告壹段落。

在第四聯中,終於有了主人公的出現,以人之生氣破山之空靈,更使兩者交相輝映。

在山中遊玩不覺天色已晚,想隨便找個人家借宿壹晚。

借宿這種事情,放在農村還好,村裏村外基本都是熟人,但放在現在的城市裏,我想幾乎不會有人會收留壹個身份不明的陌生人在自己家裏過夜吧。

王維的做法可能會讓現在的許多人大跌眼鏡。他找誰借宿呢?

隔著壹條溪水,問與自己對岸而行的樵夫,家裏是否方便住宿?

民風之淳樸,人心之善良,感慨系之矣。

仔細想想,自己對借宿這件事情的概念最早還是來自《西遊記》電視劇,唐僧的那壹句經典臺詞:“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往西天取經而去。”

僧人畢竟是地位高,又看著人畜無害,人人尊敬的身份,借宿自然容易壹點。但王維身為朝廷命官,竟然可以隨便借宿在樵夫家中,真的讓我不得不感嘆。

我是大學畢業之後來到深圳,呆了也有壹段時間。深圳是好多人的夢想之城,工作機會多,工資也高,有好多好多大廠招人。

但來到深圳之後,對於所謂開放並包的文化並沒有多少體會,反而是覺得在這城市裏很難交到幾個知心朋友。也和幾個身邊的朋友聊過想法,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種緊湊的、大壓力的生活,但是也舍不得放棄深圳那麽多機會。

我想,終南山所代表的,就是都市文化的反面。有些人就適合呆在壹個全是熟人、民風淳樸的小社區中,開開心心的活著。

大家覺得呢?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會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