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送別》是文采派劇作家王實甫的代表之作,其間曲詞優美,善於用典,或化用古代詩詞中的優美成句,或融入神話傳說,使得曲詞秀麗典雅,含蓄悠長,具有詩的意趣。
壹、化用古詩詞
1、碧雲天,黃花地
出處範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
妙處易葉為花,與飛雁、霜林壹起點染了深秋圖景:藍天白雲,菊花滿地,西風淒緊,北雁南飛,霜林盡染,壹句壹景,以具有深秋時節特征的景物,襯托出鶯鶯為離別所煩惱的痛苦壓抑心情。
2、閣淚汪汪不敢垂
出處宋人《遮鴣天》: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妙處閣,通“擱”,這裏是噙著的意思。王實甫移用這宋人這句,寫出張拱“恐怕人知”強忍淚水的情狀,表現出他與鶯鶯的難分難舍,從鶯鶯眼中見出,更為淒切動人。壹方面反映出張生對鶯鶯的體貼與關愛之情;壹方面體現出張生不甘在老夫人面前示弱的大丈夫氣概。
3、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出處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妙處暗用李易安詞句,說鶯鶯心意好象癡迷,心情如同醉酒,從昨夜到今天,細腰兒更加瘦減,誇張地表現鶯鶯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4、 將來的酒***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
出處範仲淹《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妙處暗合範仲淹詞句,運用誇張、比喻和對比,以厭酒表現愁苦至極。在崔鶯鶯眼中,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壹樣,為什麽呢?因為這裏邊多半是相思的淚水,這實是鶯鶯怨極所產生的幻覺。
5、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出處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妙處引用蘇軾《滿庭芳》詞原句,形象地表現鶯鶯珍重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6、比司馬青衫更濕
出處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妙處王實甫化用這壹詩句,是為了強調鶯鶯落的淚,要比白居易聽琵琶聲落的淚還要多,極言離別之苦。
7、伯勞東去燕西飛
出處語出樂府詩《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牽牛)織女時相見”。
妙處引用樂府詩句,極言兩人就此壹別,不知何日相見,寫出鶯鶯的不忍別離。
8、 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出處柳永的《訴衷情》: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雲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裏。竟日空凝睇。
妙處活用柳永詞句,寫出鶯鶯與張珙離別時的痛苦欲絕,沒有喝酒心卻先醉,眼裏流血,內心如同死灰,甚過柳永之悲。
9、壹春魚雁無消息
出處語出秦觀的《遮鴣天》:“春魚雁無消息,千裏關山勞夢魂。”
妙處壹春,壹個春季或壹年,這裏泛指時間很長,魚雁,指書信。這裏引用詩句,是臨別鶯鶯對張生的囑咐,希望他去後不要“壹去就杳無音訊”!寫出了鶯鶯對二人前途的憂慮。
10、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出處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妙處這裏變“舟”為“車”,極言鶯鶯胸有萬千煩惱與憂愁,無論如何,也消不盡。
二、融入傳說神話典故
1、淋漓襟袖啼紅淚
出處紅淚出自《拾遺記》,據說,魏文帝(曹丕)所愛的美人薛靈蕓離別父母登車上路之時,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後世因而稱女子的眼淚為“紅淚”。
妙處借“紅淚”寫鶯鶯的悲與痛。
2、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
出處《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妙處借典言鶯鶯的心理與想法:她想與張珙在席間相敬如賓,恩愛對酌。可是只能是空想。這裏寫鶯鶯的怨恨與失落。她怨母親“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暫的餞行宴上居然還不肯回避,弄得她和張生不能溫存話別,只能“暗送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