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桂--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壹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 鷓鴣天--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蝶戀花·答李淑壹--毛澤東--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東城桂--唐·白居易-- 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謝人寄雙桂樹下--宋·歐陽修-- 有客尚芳叢,移根自幽谷。為懷山中趣,愛此巖下絕。
曉露秋暉浮,清應藥欄曲。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詠巖桂--宋·朱熹--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凈想,雲影護仙女。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亭地白樹棲鴉,冷霜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凝露堂木犀--南宋·楊萬裏-- 夢騎白鳳上青宮,徑度銀河入月宮。
身在廣寒香世界,覺來簾外木犀風。攤破浣溪沙--宋·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裏夢,卻無情。巖桂--宋·曾幾-- 粟玉黏枝細,青雲剪葉齊。
團團巖下桂,表表木中犀。江樹風蕭瑟,園花氣慘淒。
濃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棲 詠桂--南宋·楊萬裏--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壹點,吹得滿山開。
月桂--明·李東陽-- 壹月壹花開,花開應時節。未須誇雨露,慎與藏冰雪。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宋·蘇軾-- 月缺霜濃細蕊幹,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 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桂花--現代·徐誌摩-- 昨天我冒著大雨到煙霞嶺下訪桂;南高峰在煙霞中不見,在壹家松茅鋪的屋檐前 我停步,問壹個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沒有去年開的媚,那村姑先對著我身上細細的端詳;活象只羽毛浸癟了的鳥,我心想,她定覺得蹊蹺,在這大雨天單身走遠道,倒來沒來頭的問桂花今年香不香。“客人,妳運氣不好,來得太遲又太早;這裏就是有名的滿家弄,往年這時候到處香得兇,這幾天連綿的雨,外加風,弄得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
果然這桂子林也不能給我點子歡喜;枝上只見焦萎的細蕊,看著淒淒,唉,無妄的災!為什麽這到處是憔悴?這年頭活著不易!這年頭活著不易!清平樂 憶吳江賞木犀--宋·辛棄疾-- 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明樂團團高樹影,十裏水沈煙冷。
大都壹點宮黃,人間直憑芬芳。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而為佳節。
誰知林樓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桂花--元·倪瓚--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
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
木犀--宋·朱淑真-- 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壹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何稟清秋在壹時 桂花歌--宋·毛滂-- 玉階桂影秋綽約,天空為卷浮雲幕。
嬋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蒼苔忽生霜月裔,仙芬淒冷真珠萼。
娟娟石畔為誰妍?香霧著人清入膜。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卻作傷心瘦。
弄雲仙女淡 衣,煙裙不著鴛鴦繡。眼中寒香誰同惜?冷吟徑召梅花魄。
小蠻為洗玻璃杯,晚來秋翁蒲桃碧。玉山亭館分題--元·顧瑛-- 飛軒下瞰芙蓉渚,檻外幽花月中吐。
天風寂寂吹古香,清露冷冷濕秋圃。雲梯萬丈手可攀,居然夢落清虛府。
亭中搗藥玉兔愁,樹下乘鸞素娥舞。瓊樓玉宇千娉婷,中有 仙淡眉宇。
問我西湖舊風月,何似東華軟塵土?單見山河影動搖,獨有清輝照古今。覺來作詩思茫然,金粟霏霏下如雨。
春桂問答--唐·王績-- 問春桂: 桃李正芬芳。年光隨處滿,何事獨無花?春桂答: 春華詎能久?風霜搖落時,獨秀君知否?。
2.描寫秋桂的詩句描寫桂花的詩句大全
1、霧密前山桂。
2、沛吾乘兮桂舟。
3、奠桂酒兮椒漿。
4、山雲漠漠桂花濕。
5、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6、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7、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
8、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9、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10、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
11、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12、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3、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14、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15、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16、別浦雲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
17、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18、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19、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20、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3.描寫秋天桂花的詩句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桂子:桂花。傳說月中有壹棵桂樹,所以下雲“月中落”。兩句寫杭州靈隱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潔,桂子飄香。
唐·宋之問 《靈隱寺》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裛:香氣襲來。
唐·宋之問《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漠漠:茫茫。翛翛:瀟瀟,形容雨聲。荔子:荔枝。然:同“燃,形容荔枝色紅如火。
宋·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
壹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
清·洪升《長生殿·驚變》
4.形容秋天菊花的詩句《寒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花》 唐---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黃花》 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菊》明---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以上是我的回答,望采納,謝謝。
5.描寫“秋桂”的詩句有哪些1. 《山中桂》
年代 唐 作者雍裕之
八樹拂丹霄,四時青不雕。
秋風何處起,先裊最長條。
2. 《感諷五首 其五》
年代 唐 作者李賀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
桂露對仙娥,星星下雲逗。
淒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3. 《有木詩八首》
年代 唐 作者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獨占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匠人愛芳直,裁截為廈屋。
幹細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雖大過,直心終不曲。
縱非梁棟材,猶勝尋常木。
4. 《廳前桂》
年代 唐 作者白居易
天臺嶺上淩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壹種不生明月裏,山中猶教勝塵中。
5. 《廬山桂》
年代 唐 作者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亥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鹹陽,道裏三四千。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6.關於桂花的詩句壹、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壹物。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裏不時地鳴叫。二、鵲橋仙·碧梧初出 宋代:嚴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賞析 詞的上闕,起筆自然,雖然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入微,但有幾分淒涼:偶爾輕墜而下的碧綠色梧桐葉,那吐著馥郁清香的桂花,還有水塘中微微雕謝的荷花。
樓上的姑娘們,都正忙著在穿針引線,默默地乞求著織女能給自己以智慧和心靈手巧。遠望高掛的明月,它那灑下的清輝,正如水壹般清澈。
農歷七月初七,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每逢這天的夜晚,相傳是天上美麗善良的織女,要與勤勞勇敢的牛郎在鵲橋相會。
穿針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七夕的夜裏,大凡世間的女子都會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詞的下闕,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經心的描寫,卻隱藏了壹個普通女子最為縝密的心思:姑娘們小盒子裏關著的蜘蛛,都已經開始在忙著結網了,唯獨不見銀河裏的喜鵲忙著搭橋。
此時的牛郎不肯耕田,織女也沒有心思紡織了。他們遠隔銀河,相互守望。
看來,今晚他倆要辜負幾千年來人們心中向往的這麽壹段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了。每逢此際,人間是要經過壹年的時間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織女,人家也不過,僅僅只是才過了壹夜的相思罷了。她清醒地意識到,無論自己怎麽貌美才高,每天的強顏歡笑,逢場作戲,她就似壹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說女人美麗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遲早都會有那麽壹天,如荷花般淒然雕零。她也暗自說:只羨鴛鴦不羨仙。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固然美好,可他們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銀河兩端的時候。強顏歡笑,逢場作戲,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過,想收獲壹份屬於自己的,既真實又簡單的愛情。人間愛,天上戀,誰比誰更長久,誰又比誰更浪漫?二、鷓鴣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
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壹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裏,它在中秋的應時花木中無雙無儔。
《離騷》裏,為何巖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裏,為何巖桂不被收?四、聲聲慢·詠桂花 宋代:吳文英 藍雲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
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繡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
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賞析 “藍雲”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籠罩在藍天白雲之下,室外的桂花樹玉枝高挺,滿樹重重疊疊的桂花,似串串寶釧,又如壹片彩霞。
“人起”兩句,以樹擬人。“昭陽”,皇宮名,這裏泛指皇宮。
言桂花樹又像是壹位清晨從皇宮裏走出來的貴妃,她被晨風壹激,渾身生滿了粉紅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陽”兩句,據楊鐵夫《吳夢窗詞全集箋釋》說:“《飛燕外傳》:趙飛燕居昭陽宮,與羽林郎射鳥者通,……飛燕露立,閉息順氣,體舒無疹粟,射鳥者以為神仙。”
這裏系反用此典。“濃香”兩句。
言桂花的濃艷香氣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氣壹旦轉冷,雖然桂花的香氣猶存,桂花卻要像雨雪般地紛紛落下。
“繡茵展”三句承上。言綠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鋪著,仿佛害怕桂花誤墜在臺階上,被人們踐踏成泥,又怕她像螢火蟲般地消失了她美麗的形象。
“三十六宮”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宮”言宮宇之多,這裏借指月中廣寒宮。
“鍤”,即鍬也,系插地起土的農具。此言詞人因見地上桂樹,即擡頭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廣寒仙宮的嫦娥,孤單寂寞,壹定也愁怨重重。
詞人不禁大聲地詢問世人:“有什麽人能拿來把‘金鍤’,索興將月中桂樹連同月宮壹起移來凡塵,把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廂邊。這樣嫦娥就會親自用白玉般的雙手把盞,並與我同飲美酒了。”
“秋來”兩句,述現實中的自己。詞人說:“進入秋天後,自己的頭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發?頭上的烏紗與白發襯映,更顯得黑白分明。
我獨飲悶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樹,似乎感到它矮了許多。”
“正搖落”兩句,自嘆。詞人說:“當桂花雕零,滿地鋪金的時候,我這個淹留在外的羈客,卻還是不能回家去與親人團聚。”
五、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
7.描寫秋天菊花的詩句 古詩大全賞菊 (沈鈞儒)
壹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 (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處日,願將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墻,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
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壹方。
賞菊 (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歌詠樂延年。 希望能幫到妳 期待您的采納
8.形容秋天菊花的詩句《寒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花》 唐---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黃花》 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菊》明---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以上是我的回答,望采納,謝謝。
9.描寫秋天菊的詩句古詩1.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2.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3.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4.唐·白居易《詠菊》: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5.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6.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7.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8.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9.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10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淩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11.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