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秋興八首賞析

秋興八首賞析

賞析

《秋興八首》這組詩,融鑄了夔州蕭條的秋色,清淒的秋聲,暮年多病的苦況,關心國家命運的深情,悲壯蒼涼,意境深閎。它是八首蟬聯、結構嚴密、抒情深摯的壹組七言律詩,體現了詩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

“秋興”這個題目,意思是說因感秋而寄興。這興也就是過去漢儒說《詩經》的所謂“賦比興”的“興”(在四聲應讀去聲)。晉代的潘嶽有《秋興賦》, 也是壹篇感秋寄興之作。但《秋興賦》的體裁是屬於辭賦類。而杜甫的《秋興八首》則是律詩,是唐代新興的壹種詩體。若論它們創作的成就和對後世發生的影響,杜甫的《秋興八首》當然不是潘嶽的《秋興賦》所可比擬。

《秋興八首》的結構,從全詩來說,可分兩部,而以第四首為過渡。前三首詳夔州而略長安,後五首詳長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長安,後五首則由思長安而歸結到夔州;前三首由現實引發回憶,後五首則由回憶回到現實。至於各首之間,則亦首尾相銜,有壹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壹首。八首詩,章法縝密嚴整,脈絡分明,不宜拆開,亦不可顛倒。

從整體看,從詩人身在的夔州,聯想到長安;由暮年飄零,羈旅江上,面對滿目蕭條景色而引起國家盛衰及個人身世的感嘆;以對長安盛世勝事的追憶而歸結到詩人現實的孤寂處境、今昔對比的哀愁。這種憂思不能看作是杜甫壹時壹地的偶然觸發,而是自經喪亂以來,他憂國傷時感情的集中表現。目睹國家殘破,而不能有所作為,其中曲折,詩人不忍明言,也不能盡言。這就是他所以望長安,寫長安,婉轉低回,反復慨嘆的道理。

《秋興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強烈的對比手法外,反復運用了循環往復的抒情方式,把讀者引入詩的境界中去。組詩的綱目是由夔府望長安──“每依北鬥望京華”。組詩的樞紐是“瞿塘峽口曲江頭,萬裏風煙接素秋”。從瞿塘峽口到曲江頭,相去遙遠,詩中以“接”字,把客蜀望京,撫今追昔,憂邦國安危……種種復雜感情交織成壹個深厚壯闊的藝術境界。

情景的和諧統壹,是抒情詩裏壹個異常重要的方面。《秋興八首》可說是壹個極好的範例。如“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波浪洶湧,仿佛天也翻動;巫山風雲,下及於地,似與地下陰氣相接。前壹句由下及上,後壹句由上接下。波浪滔天,風雲匝地,秋天蕭森之氣充塞於巫山巫峽之中。

我們感到這兩句形象有力,內容豐富,意境開闊。詩人不是簡單地再現他的眼見耳聞,也不是簡單地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風雲、三峽秋深的外貌特征,詩人捕捉到它們內在的精神,而賦予江水、風雲某種性格。

這就是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陰晦,不見天日。這就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極度不安,翻騰起伏的憂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也象征了國家局勢的變易無常和臲硊不安的前途。兩句詩把峽谷的深秋,詩人個人身世以及國家喪亂都包括在裏面。

這種既掌握景物的特點,又把自己人生經驗中最深刻的感情融會進去,用最生動、最有概括力的語言表現出來,這樣景物就有了生命,而作者企圖表現的感情也就有所附麗。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語簡而意繁,心情苦悶而意境開闊(意指不局促,不狹窄)。

蘇東坡曾說:“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確實是有見識、有經驗之談。有人以為杜甫入蜀後,詩歌不再有前期那樣大氣磅礴、濃烈熾人的感情。其實,詩人在這時期並沒消沈,只是生活處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復雜、更深沈了。而在藝術表現方面,經長期生活的鍛煉和創作經驗的積累,比起前期有進壹步的提高或豐富,《秋興八首》就是明證。

擴展資料:

秋興八首

其壹

玉露雕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壹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譯文

寒露雕傷了楓樹林,巫山巫峽的氣象蕭瑟陰森。

江間的波浪連天湧起,塞上的風雲接地陰沈。

叢菊兩度開放憶往昔感傷落淚,孤舟系在江岸像系在我思念故園之心。

趕制寒衣家家在動用刀尺,白帝城高處聽到夜晚搗衣的砧音。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鬥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譯文

夔州孤城夕陽西斜,常借天上的北鬥星來遙望京華。

聽猿哀鳴三聲愁思淚下,奉使白白隨行八月浮槎。

沒能在尚書省中熏香臥病,只能聽到山城粉墻隱沒於暮色時的鳴笳。

請看籠罩在石上藤蘿的月光,已映照到洲前的蘆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譯文

千戶人家的山城靜對著朝暉,天天在江樓上面對山色翠微。

常來的漁翁在江裏放船,清秋的燕子在上下紛飛。

學匡衡那樣上疏直諫結果功名不就,像劉向那樣授徒傳經也事與願違。

而昔日的同學少年也脫離了貧賤,他們著長安輕裘肥馬享富貴。

其四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譯文

聽人談起長安的政局真像在弈棋,百年的世事真叫人抑制不住傷悲。

王侯們的朱門甲第都換了新主,朝廷裏的文臣武將已不同往時。

正北的關山金鼓震耳,征西的軍隊告急文書飛馳。

魚龍都那麽寂寞連秋江也淒冷,當年在長安的平靜生活現在仍堪長思。

其五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壹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譯文

蓬萊宮闕正對著南山,承露的銅柱聳入霄漢之間。

西望瑤池有王母下界,東來紫氣已充溢函谷關。

雲彩般移動的是雉尾宮扇,日光照耀著龍袍可看到皇帝容顏。

而今臥病江邊驚心韶華已晚,回憶自己也曾幾次進入青瑣門身列朝班。

其六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裏風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禦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墻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譯文

從瞿塘峽口想到曲江江頭,萬裏烽煙天氣正是素秋。

當年從花萼樓經過夾城可往來禦駕,如今的芙蓉園已經籠罩著邊患隱憂。

珠簾繡柱圍著黃鵠,錦纜白桅驚起白鷗。

回想最可戀念的歌舞之地,秦中畢竟是從古以來的帝王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菇米沈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壹漁翁。

譯文

昆明池的開鑿是漢代人之功,漢武帝的旌旗仿佛就在眼中。

在月光下似乎看到織女的機絲,在秋風中好似見到石鯨在擺動。

水波飄動的菇米像沈雲暗黑,寒露凝結的蓮房墜下花片粉紅。

關塞摩天只通鳥道,江湖上漂泊著我這個漁翁。

其八

昆吾禦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其八

昆吾禦宿川曲折逶迤,紫閣峰影映入渼陂池。

這裏有鸚鵡啄過的香稻米,這裏有鳳凰棲過的碧梧枝。

佳人遊春拾翠羽相互來問詢,仙侶同舟天晚轉移地方還不願分離。

我的彩筆當年也曾上幹氣象,到如今只能在苦吟中白頭低垂。

參考資料:

秋興八首-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