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經論語春秋的先後順序是什麽

詩經論語春秋的先後順序是什麽

<論語><春秋><詩經>的先後順序:《詩經》最早,《春秋》次之,《論語》最晚。

1、《詩經》

《詩經》是產生於中國奴隸社會末期的壹部詩集。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詩歌305首,除此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 之壹。第壹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

3、《論語》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壹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

擴展資料

1、《詩經》賞析

《詩經》關註現實、抒發現實生活觸發的真情實感,這種創作態度,使其具有強烈深厚的藝術魅力,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第壹座裏程碑。《詩經·國風》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隸們血淚斑斑的生活。

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憤懣的奴隸向不勞而獲的統治階級大膽地提出了正義質問:“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有的詩中還描寫勞動者對統治階級直接展開鬥爭,以便取得生存的權利。在這方面,《碩鼠》具有震顫人心的力量

2、《春秋》起名緣由

在每壹季的開始,壹般要寫“春”到“冬”四季的季節。古時歷法先有春秋,後分冬夏二時。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

現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谷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3、《論語》

《論語》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征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此外,圍繞孔子這壹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壹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

百度百科—論語 (中國儒家經典)

百度百科—春秋 (春秋經)

百度百科—詩經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