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象征詩派的詩派形成

象征詩派的詩派形成

1、以個人的內心世界為美的最高追求

《少年藝術家的態度》“藝術是作家心靈之壹撮,心靈悲哀時,就表現出沈郁來,心靈狂喜時,就表現出微笑來。”

《烈火》“藝術上唯壹的目的,就是創造美,藝術家唯壹的工作就是忠實表現自己的世界。所以他的美的世界是創造在藝術上,不是建設在社會上。”

《是個人靈感的記錄表》“我的詩是個人靈感的記錄表,是個人陶醉後引吭的高歌,我不能希望人人能了解。”

2、運用象征的方法描寫主觀世界,追求“朦朧之美”

詩需要形象和象征“猶人之需要血液”,“現實中沒有什麽了不起的美”,“美蘊藏在想象中、象征中”。

“夜間無盡之美,是在其能將萬物僅顯露壹半,…所有看不清的萬物之輪廓恰造成壹種柔弱之美,因為暗影是萬物的服裝”

主要從事詩創作,對象征詩沒有從理論上加以全面系統闡述。 穆木天的《譚詩》(1926)王獨清《再潭詩》(1926)都較全面闡述了象征詩論。

1、宣揚詩的世界必須以暗示為特征,充滿恍惚迷離的美。

“詩要暗示”“詩最忌說明”

詩的世界:“在人們神經上振動的可見而不可見,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的波,濃霧中若聽見若聽不見的遠遠的聲音,夕暮裏若飄動若不飄動的淡淡光線,若講出若講不出的情腸。”穆

2、強調感覺,排斥理性,突出詩的神秘性,把詩引向人的心靈世界。

王:詩“須要為感覺而作,須要為感覺而讀”

3、在創作方法上,主張必須采用象征和暗示

穆:1、“詩的統壹性”

①要求詩所表現的思想情感是統壹的,即是“內生活真實的象征”,同時又是世間萬有律動在心中的反映,是詩人的心靈與自然律動交感、統壹與表現。

②a、“詩要兼有造型與音樂之美”,“我們要求立體的、運動的、在空間的音樂的曲線,我們要表現我們心的反映的月光的針波的流動,水面上的煙網的浮飄,萬有的聲,萬有的動,壹切持續的波的交響樂。”

變為音樂是表現情調的最有力的工具,詩應盡量排斥文學意義,而向音樂靠攏。顛倒音樂與詩歌內容的關系。

b、他認為壹首好的詩歌的標誌是內容的統壹和寫法的統壹:“雄壯的內容得用雄壯的形----律----去表。清淡的內容得用清淡的形式----律----去表,思與思想的音聲不壹致是絕對失敗,暴風的詩得象暴風聲,細雨的聲非細雨調。”

3、“詩的思維術”直接用詩的思考法去思想,直接用詩的旋律的文字寫出來。就是強調詩的表達方式的獨特性,用藝術的形象思維把握詩創造的方向,可有效地把初期新詩引出“理念”的迷途。

2、“詩的持續性”:a、心情的流動的內生活是運轉的,而它們的流動運轉是有秩序的,是有持續的,所以它們的象征也應有持續的,壹首詩是壹個先驗狀態的持續的律動。從感情的特點出發提出“詩的持續性”

b、廢止句讀:“句讀把詩的律,詩的思想限狹小了。…把句讀廢了,詩的朦朧性愈大,而暗示性也越大。”

梁宗岱《象征主義》對象征詩派作出更深入研究,但發表時已30年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