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白居易)
萬裏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白居易)
長慶清風在,夔龍燮理余.太和膏雨降,周邵保厘初.
嵩少當宮署,伊瀍入禁渠.曉關開玉兔,夕鑰納銀魚.
舊眷憐移疾,新吟念索居.離聲雙白鸝,行色壹籃輿.
罷免無余俸,休閑有敝廬.慵於嵇叔夜,渴似馬相如.
酒每蒙酤我,詩嘗許起予.洛中歸計定,壹半為尚書.
廬山石鏡(鮑溶)
東巖采薇人,巖際朝見月.怪墮幽蘿間,非時更澄徹.
綠蘿就玉兔,再與高鳥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發.
誰傳陰陽火,鑄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虛輪帶凝雪.
早回謝公賞,今遇樵夫說.白日乘彩霞,翩翩對容發.
我圖辨鬼魅,信美留煙闕.形神乍相逢,竟夕難取別
2.描寫玉兔的詩句1、玉兔銀蟾遠不知
唐
白居易
《中秋月》
2、曉關開玉兔
唐
白居易
《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
3、玉兔鏑難穿
唐
李紳
《賦月》
4、綠蘿就玉兔
唐
鮑溶
《廬山石鏡》
5、出來看玉兔
唐
施肩吾
《笑卿卿詞》
6、銀輪玉兔向東流
唐
姚合
《對月》
7、玉兔秋冷咽
唐
李商隱
《海上謠》
8、金烏長飛玉兔走
唐
韓琮
《春愁》
9、玉兔潭底沒
唐
賈島
《贈智朗禪師》
10、玉兔玉人歌裏出
唐
賈島
《登田中丞高亭》
11、迅疾月邊捎玉兔
唐
賈島
《病鶻吟》
12、玉兔煴香柳如夢
唐
溫庭筠
《春愁曲》
13、應虛玉兔宮
唐
張喬
《試月中桂》
14、毛寒玉兔頑
唐
羅隱
《秋夕對月》
15、月府清虛玉兔吼
唐
唐彥謙
《敘別》
16、玉兔輪中方是樹
唐
黃滔
《和同年趙先輩觀文》
17、丹桂曾攀玉兔宮
唐
徐夤
《送王校書往清源》
18、金烏兼玉兔
唐
徐仲雅
《贈江處士》
19、玉兔銀蟾似多意
唐
齊己
《中秋十四日夜對月上南平主人》
20、玉兔有情應記得
唐
齊己
《庚午歲十五夜對月》
21、西岸清光玉兔輝
唐
呂巖
《谷神歌》
22、玉兔銀河終不夜
唐
嵩嶽諸仙
《嫁女詩》
23、玉兔銀蟾爭守護
唐
毛文錫
《月宮春·水晶宮裏桂花開》
24、玉兔宮前金榜出
唐
歐陽炯
《春光好·天初暖》
3.關於玉兔的古詩1、《中秋月》
白居易 唐
萬裏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2、《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
白居易 唐
長慶清風在,夔龍燮理余。太和膏雨降,周邵保厘初。
嵩少當宮署,伊瀍入禁渠。曉關開玉兔,夕鑰納銀魚。
舊眷憐移疾,新吟念索居。離聲雙白鸝,行色壹籃輿。
罷免無余俸,休閑有敝廬。慵於嵇叔夜,渴似馬相如。
酒每蒙酤我,詩嘗許起予。洛中歸計定,壹半為尚書。
3、《和同年趙先輩觀文》
黃滔 唐
玉兔輪中方是樹,金鰲頂上別無山。
雖然回首見煙水,事主酬恩難便閑。
4、《登田中丞高亭》
賈島 唐
高亭林表迥嵯峨,獨坐秋宵不寢多。
玉兔玉人歌裏出,白雲難似莫相和。
5、《春愁曲》
陸遊 南宋
虙羲至今三十余萬歲,春愁歲歲常相似。
外大瀛海環九洲,無有壹洲無此愁。
我願無愁但歡樂,朱顏綠鬢常如昨。
金丹九轉徒可聞,玉兔千年空搗藥。
蜀姬雙鬟婭奼嬌,醉看恐是海棠妖。
世間無處無愁到,底事難過萬裏橋?
4.有關靈芝的詩句(第壹首)
靈芝可養命應天,
無毒多服,藥中上品。
紫芝主耳聾、利關節、
保神益精,堅筋骨,
好顏色,久服,
輕身不老,延年;
赤芝主胸中結,
益心氣、補中、
增智慧不忘,
久食輕身不老,
延年成仙。
——《神農本草》
(第二首)
芝草壹年三華,
食之令人眉壽慶世,
蓋仙人之所食。
——王充《論衡》
(第三首)
凡得芝草,
便正而食之,
無余節度,
故皆不雲服法。
——陶弘景雲
(第四首)
久食長生,
輕身不老,
延年益壽,
清血解毒降火。
——李時珍《本草綱目》
(第五首)
靈芝,瑞草也。
生三秀山中,
仙家名為三秀草。
久食輕身不老,
益智健腦。
——《黃庭經》雲
(第六首)
天然草藥,綠色岐黃。
乃百利,而無壹害,
第壹抗衰,滋補藥樣。
神農嘗食,百壹十歲而終;
孫思邈服之,百四十壹歲之長。
屈靈均,采於山間,
抒日月,之華章;
白行簡稱庭生三秀,家出公卿棟梁。
徐福千童采芝,擺脫暴秦;
商山四皓食芝,輔佐劉邦。
白娘子盜芝,救許仙,
有情人,地久天長;
歷代宮廷,慶典賀誕,
群臣皆奉如意,表征吉祥。
日出東方,大道其光。
國藥復興,風正帆揚。
5.描寫靈芝的詩句關於靈芝的古詩有:
1、唐·孟浩然《寄天臺道士》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屢踐莓苔滑,將尋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2、唐·李義府《宣正殿芝草》
明王敦孝感,寶殿秀靈芝。色帶朝陽凈,光涵雨露滋。且標宣德重,更引國恩施。聖祚今無限,微臣樂未移。
3、宋·曹勛《恭進德壽芝草》
椒掖沖襟奉玉宸,靈芝莖葉出氤氳。如頒月令欣欣政,先學巫山藹藹雲。璀璨吐奇康壽棟。輪囷絕異漢唐聞。只應壹葉三千歲,萬億斯年贊大君。
4、宋·宋太宗《逍遙詠》
靈芝出見少人知,此是含玄故不疑。隱逸大同非妄想,精誠自化豈參差。翺翔碧落乘雲駕,宛轉虹霓入室時。至道就中升降等,丹田日用有盈虧。
5、唐·韋應物《送丘員外還山》
長棲白雲表,暫訪高齋宿。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結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躅。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終當署裏門,壹表高陽族。
6.關於靈芝的詩詞先秦: 屈原《九歌 ? 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漢朝: 《長歌行》(漢樂府)
仙人騎白鹿,發短耳何長。
導我上太華,攬芝獲赤幢。
來到主人門,奉藥壹玉箱。
主人服此藥,身體日康疆。
發白復更黑,延年壽命長。
《水調歌頭》——黃庭堅
瑤草壹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祇恐花深裏,紅露濕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歸。
7.有關“靈芝”的詩句有哪些寄天臺道士
唐代: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送丘員外還山
唐代:韋應物
長棲白雲表,暫訪高齋宿。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結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躅。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終當署裏門,壹表高陽族。
水調歌頭·遊覽
宋代:黃庭堅
瑤草壹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裏,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延英殿玉靈芝詩三章,章八句
唐代:李亨
玉殿肅肅,靈芝煌煌。重英發秀,連葉分房。
宗廟之福,垂其耿光。(此章缺二句)
元氣產芝,明神合德。紫微間采,白蕣呈色。
載啟瑞圖,庶符皇極。天心有眷,王道惟直。
幸生芳本,當我扆旒。效此靈質,賁其王猷。
神惟不愛,道亦無求。端拱思惟,永荷天休。
巫峽
唐代:楊炯
三峽七百裏,惟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淩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壹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壹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壹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壹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壹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壹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壹格,為“宋四家”之壹。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傑之壹。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後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後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於任所。因此後人稱他為“楊盈川”。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www.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