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後,字體已無大的建樹和突破,僅在原有基礎上融入自己的風格,以發揮個性為主。宋代由於政治環境相對寬松,統治者重文輕武,書法成為文人普遍愛好的壹項藝術,隨意揮灑的行書尤為盛行。著名的是宋四家:蘇東坡的書法書卷氣極濃,給人以超脫世俗之感;黃庭堅的書法體勢異常開張,以特別緊密或特別疏松作巧妙對比,在豪宕中不時露出韻致;米芾因其生性倜儻不羈,以頓挫為含蓄,結構矯側練達,神采淋漓;蔡襄的書法也有新意。元代書家、畫家集於壹身者居多,書家不事丹青尤可,畫家則決不可不習書法。中國畫有題跋文款即始於元代,這對後世的書法繪畫藝術的影響極為深遠。明初幾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愛書法。國家設有中書科,凡能書者,授官中書舍人,在內閣中辦理文書。但是,明人書法基本上為元代書法的延續,沒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國書法史的壹個重要轉折時期,書壇漸成“帖學”和“碑學”二水分流的局面,導致了書法流派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陳亦禧、姜宸英,他們專以帖學取勝,在當時的士大夫文人中影響很大,不少還是宮廷書家。同時由於他們過多的沾染館閣習氣,終不免走下坡路。遊弋於碑帖之間的書家如揚州八怪之壹的鄭燮,有詩、書、畫三絕之美譽,書初學歐,染館閣習氣,後仿黃山谷,又受石濤隸書影響,揉入畫蘭、竹之筆意,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體現出前碑派破帖的特征。
繪畫: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美術發展也有了重大發展。宮廷繪畫日益興盛,唐明皇創置了我國最早的翰林院,並廣招藝術人才奉於宮廷,授予官職,同時也集中了壹些畫家,形成了壹支強大的宮廷繪畫力量,雖無畫院之名已具畫院之實,奠定了出現畫院的基礎。此時的繪畫技能技巧的傳授仍是靠師承關系,但因繪畫分科的細化,出現了大量專長壹科的畫家,並提出了繪畫應向自然學習,積累素材,才能造化在手。這壹主張的提出為師徒、父子師承的美術發展註入了新鮮的血液。
這壹時期的美術關註到了美術欣賞的意義,打破了單純追求美術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開辟了美術的欣賞功能;在美術發展中提出了“師法自然”的藝術主張,使師承學習不再是唯壹的方式,成為這種美術發展方式的有益補充,“自然”成為了“師”外之“師”,為關註人的自身感受提供了契機。
五代時期,繪畫繼續向前發展,蜀地繪畫空前興盛,後主孟昶創立了翰林圖畫院,我國歷史上的畫院正式誕生了。畫院除為皇帝繪制各種圖畫外,還承擔皇家藏畫的鑒定和整理及繪畫生徒的培養。美術發展的形式主要采用臨摹的方法,選擇優秀的臨本進行臨摹,教師教學也是選擇好的臨本或自行繪制臨本供學生學習。具說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卷》就是專為其子習畫所繪。
自北宋開始,宮廷畫院承擔了美術創作與人才培養的兩種功能。宋微宗崇寧三年(1104年)設立畫學,這是中國歷史是第壹個皇家美術學院。其錄用考試的標準發展了“師法自然”藝術主張,既要求狀物繪形的嚴格寫實技巧,又強調立意構思,多摘取詩句為題目。畫學的學科分為專業課和***同課,專業課有:道釋、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等六門;***同課有:“說文”、“爾雅”、“方言”、“釋名”等,此外設問答(繪畫理論)。可見此時的美術發展不僅關註繪畫的技能技巧,也關註到了繪畫理論,更關註畫家自身的文化修養。
南宋偏安江南,集中了北宋畫家,恢復翰林圖畫院,又壹次掀起了宮廷繪畫的高潮。同時,遼金為政法需要也設立了畫院,培養自己的美術人才。
五代、兩宋是古代畫院正式形成和發展時期,畫院體制逐漸完善,規模不斷擴大。這與五代、兩宋的統治者充分認識到美術與美術發展重要的政治作用,大力的支持和推動美術與美術發展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元代的美術發展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但程朱理學被統治者確立為正統的思想。美術創作與美術發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元代的政治與文化的高壓統治,繪畫創作的內容多從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轉向了描寫自然美的山水畫、花鳥畫。取消了宮廷翰林圖畫院的制度,在工部、將作、大都的官署中設置了梵像提舉司、織佛像提舉司、畫油具、畫局等機構,這些機構本身除了進行美術創作外,仍有美術發展的功能。元代失意的文人畫家成為美術創作與美術發展的強大力量,湧現出大量的知名畫家。他們拋棄了統治者所追求的“成教化、助人倫”的教育功能,而以“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和“寫胸中逸氣”,強調了美術的欣賞功能、娛樂功能、宣泄功能,繪畫朝著強調自我表現,寫主觀感受的方向發展。
明朝恢復了漢族傳統的文化典章制度,在錦衣衛中隸設各種宮廷美術創作機構,發揮著畫院為滿足統治者進行美術創作的功能,但其美術發展功能被大削減。明萬歷年間,歐洲宗教組織,帶來了大量的西洋聖像,這些美術品對中國人物畫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人物畫發展史上的壹個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