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詞格律淺談

詩詞格律淺談

古詩詞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乃至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瑰寶壹般的存在,有著讓人傾倒仰慕大魅力。

因此,有著壹眾的愛好者,包括筆者本人,時尚壹點說叫粉絲眾多。我戲稱為古詩詞門下走狗。受古詩詞長時間熏陶和浸潤,會對我們的性格有壹定程度潛移默化的影響。或多愁善感悲天憫人,或憐香惜玉風花雪月,或金戈鐵馬氣吞萬裏... ...,沒錯!那是壹種情懷。

尤其在文思泉湧,詩興大發之際,我們會把自己想象成翩翩君子或者婀娜千金,穿越到古代,賦詩填詞。每當此時,苦於對古詩格律平仄的壹知半解,往往只能隨心而作隨意而發,並不知道所作所寫是否合乎規範,導致很多意境絕佳的作品因為格律不齊平仄有誤而淪為沒有靈魂的“打油詩”。

於是,就有了寫壹篇幫助“走狗們”認識和學習古詩詞入門規則的文章的想法。

自從有了寫這個主題內容的想法之後,壹直誠惶誠恐,猶豫不決。

至於原因麽?壹來,這個主題並非我之專業,知識點難免疏漏,寫來恐怕貽笑大方;再者,這個主題內容龐雜海量,知識體系浩如煙海要想講求清楚,並非易事。

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寫壹篇具有普遍認可性性,淺顯易懂,能為非專業詩詞愛好者提供常識性幫助的雜說。至於內容,多是收集整理已經獲得普遍認可性的知識,加上個人壹點淺顯的看法,略加變換,使之更加通俗易懂,順理成章。還望諸位簡友斧正,此致誠謝。

壹、什麽是格律、韻、平仄?

什麽是格律?

格律,指壹系列中國古代詩歌獨有的,在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守的準則。

中國古代近體詩、詞在格律上要求嚴格,其他如古體詩、現代詩歌、歐化詩歌等沒有確定的、嚴格的格律要求。詩詞格律壹般有四大要素:用韻(押韻)、平仄(平上去入)、對仗、字數。格,可以簡單理解為格式。即:對仗、字數等要求;律,即韻律。包含平仄、音韻等。

詩詞格律壹般有四大要素:用韻、平仄、對仗、字數。

什麽是用韻?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壹。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

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所謂押韻(也叫壓韻、葉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 壹定的位置上。

所謂韻部,就是將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壹類,這種類別即為韻部。詩詞歌賦句末(偶亦在句中)用同壹韻母的字,以使聲韻和諧。壹般用於偶句句尾。也稱韻腳。

宋·嚴羽《滄浪詩 話·詩辨》:“其作多務使事,不問興致;用字必有來歷,押韻 必有出處”。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三》:“山谷作詩,有 押韻險處,妙不可言”。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四:“吏部 侍郎趙公玉峰曰:‘公詩大佳,尤難其押韻天然耳。’”洪深 《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五:“押韻是加強節奏的壹種手段;韻 愈繁,節奏愈急”。

句子押韻,不僅便於吟誦和記憶,更使作品具有節 奏、聲調諧和之美。壹首詩有沒有韻,壹般人都能覺察得出來,而要說明什麽是韻卻不那麽簡單。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拼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同壹韻部內的字都為同韻字。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 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 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比較常用的是 《108部平水韻》。

押韻是增強詩歌音樂性的重要手段,近體詩為了使聲調和諧、 容易記憶,對於押韻十分講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布的專門指 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 韻》、《詩韻集成》、《詩韻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劉淵先生後來編著了壹本《壬子新刊禮部韻》,即現在的《平水韻》。

需說明的是,並不值得為遷就押韻而破壞詩句的自然,除非是古時參加科舉,否則即使偶爾壹兩句出韻,古人也是允許的。

近體詩押韻有較嚴格的規定,總結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聲韻]

偶句押韻

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 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例如:

寄揚州韓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第壹二四句押韻。又如: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首句並不入韻,二四句押韻。壹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 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關於首句押韻與否的平仄規律 請參照“平仄簡表”。

只押平聲韻

近體詩規定,只能押平聲韻,這幾乎是壹條死規矩,事實上 以近體詩為例,若押仄聲字會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覺 遵守這壹規則。

中間不能換韻

古詩(古風)允許中途換韻,但近體詩不允許這樣。

首句押韻可借鄰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壹東和二冬、四 支和五微,混在壹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必須 嚴格地只用同壹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 韻),也不能摻雜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是近體詩的大 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 不押,所以可以通融壹下。比如:

《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酒渴愛江清,余甘漱晚汀。軟沙倚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沈冥。

這壹首押的“汀、醒、伶、冥”屬下平聲九青,但首句借用 了八庚的“清”。這叫做借鄰韻發端,在晚唐開始流行,到了宋 代,甚至形成了壹種風氣。

忌重韻

即同壹個韻字在壹首詩的韻腳裏重復出現,此乃大忌。

避免同義字相押

如壹首詩中同時使用“花”、“葩”,“芳”、“香”等。

避免出韻

古人寫詩多依官韻,而許多我們認為是同韻的字在官韻中被分別列入不同的韻部之中,如“冬”與“東”之類,如果在同壹 首詩中相押,即為出韻。這主要是因為古今語音變化的原因,現 在已沒必要再強調這壹點。

說到格律詩人們愛講“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意思是句中的第壹、三、五字可以不計平仄,二、四、六字平仄不能含糊。

其實有些句中的第壹、三、五字也不能隨意平仄,否則,可能出現“孤平”、“三平調”、“三仄尾”等格律詩之大忌。出現了孤平叫做“拗句”,可以救之,稱為“拗救”。

1、孤平 : 孤平,是指除了韻腳之外,整句只剩壹個平聲字。在五言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句型中,第壹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起平收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

註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仄腳的句子即使只有壹個平聲字,不算孤平。

2、三平調 在句尾連續出現三個平聲,叫做三平調。這是古體詩專用的形式,做近體詩時盡量避免,而且無法補救。在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句型中,第壹個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三個字不能用平聲字。同樣在七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型中,第壹三兩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個字不能用平聲字。

3、三仄尾 三仄尾指壹句的最後三字全為仄聲。五言的平起仄收句: 平平平仄仄 句型中,第壹個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三個字不能用仄聲字。七言的仄起仄收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型中,第壹三兩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個字不能用仄聲字。否則就會在上聯出現“三仄尾”

4、拗救 拗救有本句救、對句救、兼句救三種。本句救壹般為第壹字拗,第三字救;第三字拗,第五字救。對句救指對句上下相應處之拗救。兼句救即壹字兼具既救本句又救上句之作用。壹些特殊句式,有拗可以不救。壹般見於絕句之第三句、律詩之第七句。還須強調的是,拗救只能對句救出句,不能出句救對句。下面的這首《格律詩三十八句口訣》可能對妳了解詩詞格律有所幫助:

格律詩中平仄明,聲律關系要弄清。

佩文古韻為依據,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內平仄相間錯,聯內平仄要對應。

兩聯之間粘相處,壹韻到底應平聲。

律詩起承接轉合,中間兩聯對仗行。

壹三五可約不論,二四六字聲分明。

基本句式僅四種,舉壹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雖嚴可拗救,孤平犯忌錯不輕。

兩仄壹平夾中間,壹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兩種,本句對句兩類型。

本句自救仄平腳,三拗五救很輕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對句必為仄平聲。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韻腳五字救,本上兩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腳,五六互換三應平。

律詩基本四要素,韻聲粘對必須明。

精通基本規則後,可學李杜進詩城。

文獻參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