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原文譯文註釋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原文譯文註釋

 《國風·周南·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嫁過門,夫妻美滿又和順。

 桃花怒放千萬朵,碩果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嫁過門,早生貴子後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桃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嫁過門,齊心協手家和睦。

 註釋

 夭夭:花朵怒放,美麗而繁華的樣子。

 灼灼:花朵色彩鮮艷如火,明亮鮮艷的樣子。華:同“花”。

 之子:這位姑娘。於歸: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歸宿,故稱“歸”。於:去,往。

 宜:和順、親善。

 蕡(fén):草木結實很多的樣子。此處指桃實肥厚肥大的樣子。有蕡即蕡蕡。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樣子,這裏形容桃葉茂盛。

 擴展閱讀:詩經名句

 0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語出《詩經·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此以桃花的鮮艷茂盛比喻新嫁娘美麗成熟的風韻,語言質樸,但不乏流麗之態。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語出《詩經·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這兩句詩從動態的角度描述了衛莊公的夫人莊姜令人消魂的風采.微笑時酒窩中貯滿了愛意,雙目流動時,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語出《詩經·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東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鎬京,見到宗廟破敗,黍稷離離的荒涼景象,不由得感慨萬千,詩人說,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懷憂郁,不了解他的人會以為他在尋找什麽,老天在上,到底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後壹句尤為發人深省,其中既有對周幽王無道的譴責,也有對犬戎入侵的不滿。

 0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語出《詩經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這幾句詩反映了守邊戰士在返回故鄉的途中所表現的淒涼之感,詩中的“楊柳”和“雨雪”已經完全人格化了,它們和作者壹道擔負著人生的重壓,成了人生聚散離合的直接參與者,此中語言的清新圓潤,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晉以後詩歌的風調。

 05、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語出《詩經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妳來這裏,還有什麽不高興呢?

 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這個時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當意中人到來時,不由得欣喜若狂.詩句風格直率,無忸怩之態,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語出《詩經秦風蒹葭》。

 譯:蘆荻青青,白露成霜,在這寂寞的秋日,親愛的人兒卻在水的那壹邊.

 詩人以秋景作為發端,可謂道盡了人生的憂患.因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節,天人相對,不能不激起滿懷的悲緒,這是中國古代文人普遍的悲涼感,而這幾句詩可謂其濫觴。

 0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出自《詩經·衛風·淇奧》。

 譯:①[切、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為學問上的商討研究。②[琢、磨]本義指制玉器時精細加工,比喻對德行或文章修飾使其精美。

 08.投①我以木桃②,報③之以瓊瑤④。出自《詩經·衛風·木瓜》。

 ①[投]這裏指贈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報]回贈。④[瓊瑤]美玉。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09.風雨如晦①,雞鳴不已②。出自《詩經·鄭風·風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②[已]止。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妳來這裏,還有什麽不高興呢?

 10.呦呦①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小雅·鹿嗚》。

 ①[呦呦(yōuyōu)]鹿嗚聲。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