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最膾炙人口的駢文代表作是《滕王閣序》,楊炯的是《王勃集序》,駱賓王的駢文最有名的壹篇就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即《討武後檄文》),盧照鄰的《楊明府過訪詩序》則最有代表性。
“初唐四傑”是初唐時期的著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的合稱。
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持(楊炯《王勃集序》)。
他們的詩歌扭轉了唐朝以前萎靡浮華的宮廷詩歌風氣,使詩歌題材從亭臺樓閣、風花雪月的狹小領域擴展到江河山川、邊塞江漠的遼闊空間,賦予詩以新的生命力。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範化,音調鏗鏘。
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傑出人物。
他們都是初唐中後期很有才華的詩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時代就獲得“四傑”的美譽。
他們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詩人,他們在初唐詩壇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陳,下啟沈宋,其中盧、駱長於歌行,王、楊長於五律。後人所說的聲律風骨兼備的唐詩,從他們才開始定型。
他們開始把詩歌從宮廷移到了市井,從臺閣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題材擴大,思想嚴肅,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由他們開始了初步的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