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註釋]:
盡:沒有了。
閑:偷閑,安閑。
厭:厭棄,厭煩。
[譯文]: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註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壹青螺。
[註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為壹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裏壹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壹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壹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裏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壹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憶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②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③
能不憶江南。
作者
772-846 ,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唐德宗朝進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後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同州(今屬陜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註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雕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品評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壹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壹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壹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2. 關於祖國的山水詩句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2.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3. 描寫祖國山川秀美的古詩李白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李白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元好問《登恒山》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壹拂元都門。
4. 描寫祖國山水的詩句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
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面無風鏡未磨。 孤雲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裏壹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自己選句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復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壹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5. 祖國山水的古詩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樽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學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竹裏館》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居秋瞑》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6. 有關祖國山水風光的詩句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
1.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2.黃河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桂林山水》
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語)
4.杭州
描寫杭州的詩詞多是圍繞西湖的:
如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描寫西湖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木蘭花慢(別西湖兩詩僧)
嫩寒催客棹,載酒去、載詩歸。正紅葉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
橋話別,悵薜蘿、猶惹翠雲衣。不似今番醉夢,帝城幾度斜暉。 鴻飛。煙水
彌彌。回首處,只君知。念吳江鷺憶,孤山鶴怨,依舊東西。高峰夢醒雲起,是
瘦吟、窗底憶君時。何日還尋後約,為余先寄梅枝。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是寫白堤的江南憶?憶江南
憶江南(白居易)
江 南 好,
風 景 舊 曾 諳。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
能 不 憶 江 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
其次憶吳宮:
吳酒壹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西湖十詠(探春 蘇堤春曉)
上苑烏啼,中洲鷺起,疏鐘才度雲窈。篆冷香篝,燈微塵幌,殘夢猶吟芳草。
搔首卷簾看,認何處、六橋煙柳。翠橈才艤西泠,趁取過湖人少。 掠水風花
繚繞。還暗憶年時,旗亭歌酒。隱約春聲,鈿車寶勒,次第鳳城開了。惟有踏青
心,縱早起、不嫌寒峭。畫闌閑立東風,舊紅誰掃。
〖送客之杭〗選自:《全唐詩》 作者:牟融
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帆帶夕陽投越浦,
心隨明月到杭州。風清聽漏驚鄉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懸想到杭州興地,尊前應與話離憂。
7. 描寫祖國山河秀麗景色的古詩有哪些四時田園雜興 宋 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壹青螺。
8. 描寫祖國山水的詩描寫祖國山水的古詩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行嗎?
9. 關於描寫祖國山水的古詩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廬山瀑布)
2、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漢陽)
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玉盤裏壹青螺。——(洞庭湖)
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敕勒平原)
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杭州西湖)
6、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
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杭州西湖)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楓橋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