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賞析:
這是壹首名作,後人譽為“小令中之工品。”工在哪裏?此寫秋日重登二十年前舊遊地武昌南樓,所見所思,纏綿淒愴。在表層山水風光樂酒留連的安適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沈重的失落,令人酸辛。暢達流利而熟練的文辭描寫,和諧工整而圓滑的韻律,都好似在這酒酣耳熱縱情聲色的場面中不得不掛在臉上的笑容,──有些板滯不太自然的笑容。 這淡淡而深深的哀愁,如滿汀洲的蘆葉,如帶淺流的寒沙,不可勝數莫可排遣。面對大江東去黃鵠斷磯竟無豪情可抒!表中郎謂,“大抵物真則貴,真則我面不能同君面,而況古人之面貌乎?”讀此《唐多令》應該補充壹句:“真則我面不能同我面”,初讀誰相信這是大聲鏜鞳的豪放詞人劉過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唐多令》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地寫出又壹個具有個性獨創性的劉改之,此小令之“工”,首在這新境界的創造上。
論者多說此詞暗寓家國之愁,確。怎麽見得?請看此詞從頭到尾在描寫缺憾和不滿足:“白雲千載空悠悠”的黃鶴山頭,所見只是蘆葉汀洲、寒沙淺流,滔滔大江不是未見,無奈與心境不合;柳下系舟未穩,中秋將到未到;黃鶴磯斷,故人不見;江山未改,盡是新愁;欲縱情聲色詩酒,已無少年豪興……。恢復無望,國家將亡的巨大哀感遍布華林,不祥的濃雲壓城城欲摧。這壹灰冷色調的武昌蛇山巔野望抒懷,真使人肝腸寸斷,不寒而栗。
韓昌黎雲,“歡愉之詞難工,窮苦之音易好。”其實,憂郁之情,達之深而近真亦屬不易。如果過於外露傾瀉,淚竭聲嘶,反屬不美,故詞寫悲劇亦不可無含蓄,壹發不可收形成慘局。此《唐多令》,於含蓄中有深致,於虛處見真事、真意、真景、真情。情之深猶水之深,長江大河,水深難測,萬裏奔流,轉無聲息。吾知此詞何以不刻畫眼前之大江矣?愁境入情,江流心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武昌為當時抗金前線,了解這,對詞中外松內緊和異常沈郁的氣氛當更有所體會
2.關於落葉的詩句1、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出自唐代馬戴的《灞上秋居》
譯文:面對他鄉樹木落葉紛紛,寒夜的孤燈獨照我壹人。
2、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出自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風詞》
譯文: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3、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北青蘿》
譯文:滿地落葉,僧人何在?遍山寒雲,山路要走多久?
4、《落葉》
唐代:王建
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
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
譯文:落葉參差不齊排列,微紅葉子層層相積。庭院中才開始打掃,零散落葉環繞大樹。
5、《落葉》
唐代: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譯文:秋氣早來,樹葉飄落,令人心驚;雕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樹葉翻飛仿佛不願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