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余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裏的余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壹。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幹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壹,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壹。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國長江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目前唯壹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壹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該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余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我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壹、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濱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采用榫卯技術的幹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壹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盡快把它公諸於世,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遺址第壹期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是壹次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陜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余姚縣、羅江鄉的代表***60多人參加了這次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著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壹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壹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會在寧紹平原作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又陸續發現了壹些,至今***發現河姆渡文化類型遺址47處,分布於錢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計有25處,因此可以說,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2.求關於河姆渡遺址的優秀文學作品沒有關於河姆渡遺址的優秀作品啊,推薦壹下啊,自己的,別人的都可以
以下篇目,我印象是有的,但是原作找不到,哪位朋友如果有,望不吝給予啊
張惟 作家出版社《張惟散文》集中有壹篇 《神思河姆渡》
賈平凹 來浙江時的系列日記中 有壹篇關於河姆渡的
張德強 浙江文藝出版社《時間的姿勢》詩集中,有關河姆渡的壹首詩 《河姆渡》
孫武軍 有壹首《河姆渡》
陳祖芬 關於寧波的壹本書,其中有關於河姆渡的篇章
鄒漢嶽主編的《2003年最佳散文詩》(漓江出版社)中,有壹首散文詩《走在河姆渡》
3.河姆渡遺址河姆渡遺址(Hemud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余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第 4層較大面積範圍內,普遍發現稻谷遺存,有的地方稻谷、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它與馬家浜文化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稻谷,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國最早的兩例稻谷實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這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農具有骨耜,僅河姆渡壹處就出土上百件。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處壹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壹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裏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4.河姆渡遺址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幹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壹。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5.河姆渡遺址發現哪些古代文物(1)鳳鳥形象牙匕狀器:河姆渡人木作工藝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鏟、杵、矛、槳、槌、紡輪、木刀等工具外,還發現了不少安裝骨耜、石斧、石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樹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頭下部砍削出榫狀的捆紮面,石斧當是捆綁在左側,石錛則捆紮在前側。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鑿卯帶榫,尤其是發明使用了燕尾榫、帶銷釘孔的榫和企口板,標誌著當時木作技術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層出土壹件瓜棱狀斂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層的朱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顯光澤,經鑒定是生漆,這是中國迄今最早的漆器。
(2)房屋和水井:河姆渡文化盛行壹種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幹欄式建築。在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都發現了與這種建築遺跡有關的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達數千件。第4層的壹座幹欄式長屋,樁木和相緊靠的長圓木殘存220余根,較規則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行,作西北—東南走向。現存最長壹行樁木長23米,由西南到東北的第 1、2、3行之間的距離大體相等,合計寬約7米,推知室內面積在160平方米以上。第3、4行的間距1.3米,這是設在面向東北壹邊的前廊過道。建築遺跡範圍內,出土有蘆席殘片,許多陶片以及人們食後丟棄的大量植物皮殼、動物碎骨等。這座大型幹欄式建築當屬公***住宅,室內很可能隔成若幹小房間。幹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壹,目前以河姆渡發現的為最早。除幹欄式建築外,早期稍後,還出現壹種立柱式地面建築,在柱洞底部墊放木板作為基礎,有的則是填塞紅燒土塊、粘土和碎陶片等,填實加固形成臼狀柱礎,中間立木柱。
(3)榫卯木構件和企口板:在河姆渡遺址第 2層發現壹眼木構淺水井遺跡。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遺跡,也是迄今發現的采用豎井支護結構的最古老遺存。水井位於壹處淺圓坑內,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深約1.35米。井內緊靠四壁栽立幾十根排樁,內側用壹個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頂,以防傾倒。排樁上端平放長圓木,構成井口的框架。水井外圍是壹圈直徑約6米呈圓形分布的28根柵欄樁,另在井內發現有平面略呈輻射狀的小長圓木和葦席殘片等,可見井上還當蓋有井亭。
(4)墓葬:在河姆渡第4層的居住區,發現以陶釜、陶罐為葬具的嬰兒甕棺葬2座。第1至3層有20多座墓,均不見墓坑和葬具,僅有1座以木板墊底。成人和嬰兒多為單人葬。有3座是兩人合葬墓,其中1座是兩個兒童。第2和3層內的墓流行單人側身屈肢葬,個別的是俯身葬,頭向東或東北,大多數無隨葬品。第1層內的墓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個別仰身屈肢葬,頭向不壹,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隨葬品但並不豐富,最多的兩座墓各有6件,壹般放置釜、豆,少見生產工具。總的看,不同時期的葬式、頭向和隨葬品是有所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