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仆射晚春見寄》張籍
戟戶洞初晨,鶯聲雨後頻。
虛庭清氣在,眾藥濕光新。
魚動芳池面,苔侵老竹身。
教鋪嘗酒處,自問探花人。
獨此長多病,幽居欲過春。
今朝聽高韻,忽覺離埃塵。
《畫角東城》李賀
河轉曙蕭蕭,鴉飛睥睨高。
帆長摽越甸,壁冷掛吳刀。
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
水花沾抹額,旗鼓夜迎潮。
誰知泥憶雲,望斷梨花春。
荷絲制機練,竹葉剪花裙。
月明啼阿姊,燈暗會良人。
也識君夫婿,金魚掛在身。
銅鏡立青鸞,燕脂拂紫綿。
腮花弄暗粉,眼尾淚侵寒。
碧玉破不復,瑤琴重撥弦。
今日非昔日,何人敢正看。
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
灰暖殘香炷,發冷青蟲簪。
夜遙燈焰短,睡熟小屏深。
好作鴛鴦夢,南城罷搗砧。
尋常輕宋玉,今日嫁文鴦。
戟幹橫龍簴,刀環倚桂窗。
邀人裁半袖,端坐據胡床。
淚濕紅輪重,棲烏上井梁。
2. 關於兵器的詩句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古銅劍二
空腸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詩仍好畫,書墻涴壁長遭罵。不嗔不罵喜有余,世間誰復如君者。壹雙銅劍秋水光,兩首新詩爭劍铓。劍在床頭詩在手,不知誰作蛟龍吼。
杜甫《大歷三年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
《項奎虎丘山詩》:“當時吳王劍,礪光裂巖幽。”
王勃《滕王閣序》:“紫電青霜,王將軍之琥庫。”
唐.楊炯《楊盈川集.送劉校書從軍》詩:“赤土流星劍,鳥號明月弓。”
劉禹錫《武陵觀火》:“晉庫走龍劍,吳室蕩燕雛。”
柳宗元《聞歌》詩曰:“翠帷雙卷出頃城,龍劍破匣雙月明。”
3. 描寫方天畫戟的句子方天畫戟是古代兵器名稱,因其戟桿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桿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歷史上,方天畫戟通常是壹種儀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不過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只是它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
戟,為壹種強兵,形似長槍,在槍尖之下的兩側有月牙形利刀,可刺可砍.方天,可與上天相比之意.畫,指戟身上的刻畫的紋鏤.方天畫戟的意思就是可與上天相比的畫戟,命名多有誇張意,旨在說明該戟有多厲害,使用者壹定不凡
壹定註意 畫戟身上刻畫的紋鏤 妳可以寫成魔法陣 或者其他有輔助類的陣法 還有 方天畫戟的長度要寫好 我練過武術 長兵器和使用者之間 相差10厘米之內是最合適的 再長就有點過了 提醒壹下
4. 關於灞橋飛雪的詩句應該是“灞柳飛雪”吧。人們在 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象冬日雪花飛揚(來自百度百科),遂有此名。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鳴鞭落日禁城東,渭水清煙灞上風。都旁柳陰回首望,春天樓閣五雲中。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清絲掃路塵。
柳永《少年行》:“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翠楚宮腰。”
朱集義關中八景(詩畫)中》,題“灞柳風雪”雲:“古橋石板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
韋應物《東郊》:“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
5. 關於赤壁的詩這是壹首懷古詩,抒發了詩人淡於名利的歸隱之誌。
其他的還有: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沈沙鐵為銷,自將磨洗鑒前朝。
東風不使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並國虎爭霸。
文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
赤壁圖 [金]元好問
馬蹄壹蹴荊門空,鼓聲怒與江流東。
曹蠻老去不解事,誤認孫郎作阿琮。
孫郎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咤饒英風。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幟壯卷天為紅。
至今圖畫見赤壁,仿佛燒擄留遺蹤。
令人常憶眉山公,載酒葉俯馮夷官。
事殊興極憂思集,天淡雲閑今古同。
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誰是出群雄?
可憐當年周公瑾,憔悴黃州壹醉翁。
赤壁圖 [元] 吳師道
沈沙折戟怒濤秋,殘壘蒼蒼戰鬥收。
烽火千年消伯氣,江山壹幅掛清愁。
丈夫不學曹孟德,生子當如孫仲謀。
機會難逢形勝在,狂歌吊臺漫悠悠。
赤壁 [明]杜庠
水軍來下本雄圖,千裏長江隘軸艫。
諸葛心中空有漢,曹蠻眼裏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蕭聲夜月孤。
對此不堪回首處,荒磯鷗鳥滿煙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