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安石是江西詩派的先驅麽

王安石是江西詩派的先驅麽

江西詩派的先驅是黃庭堅。

北宋後期,黃庭堅在詩壇上影響很大,追隨和效法黃庭堅的詩人頗多,逐漸形成以黃庭堅為中心的詩歌流派。宋徽宗時,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尊黃庭堅為詩派之祖,下列陳師道、潘大臨、謝逸、洪芻、饒節、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韓駒、李彭、晁沖之、江端本、楊符、謝薖、夏倪、林敏功 、潘大觀、何覬、王直方、僧善權、高荷,合25人。認為這些詩人與黃庭堅是壹脈相承的。詩派中並不都是江西人。後被人歸入江西詩派的還有呂本中、曾幾、陳與義等。稍後曾纮、曾思等人也被補入江西詩派。

詩派成員多數學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稱為江西詩派的壹祖三宗。江西詩派的詩歌理論強調“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即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詩風;追求字字有出處。在創作實踐中,詩派“以故為新”,重要作家的詩作風格迥異,自成壹體,成為宋代最有影響的詩歌流派。它的影響遍及整個南宋詩壇,余波壹直延及近代的同光體詩人。

作為江西詩派的開創者,黃庭堅的詩歌理論有很大影響。他的詩歌理論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諸如詩歌本體論、創作論、鑒賞論、詩人論以及詩的境界、風格等都有所論及。但是主要還是詩歌創作論範疇。 其宗主黃庭堅倡導求新求變,要在廣泛吸取前人文學遺產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自成壹家。這種思想也貫穿了江西詩派的整個發展嬗變史。

黃庭堅詩歌理論中最著名的主張是:“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即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的壹種方法,目的是要在詩歌創作中“以故為新”。他主張多讀前人作品,從中汲取藝術營養,熟練地掌握煉字、造句、謀篇等寫技巧,同時力求打破技巧的束縛而進入“不煩繩削而自合”的境界,並爭取超越前人而自成壹家。他極力推崇杜甫,把晚期杜甫詩視為宋詩美學理想的參照典範。他的尊杜觀點最能體現宋代詩學的時代精神。他主張對前代詩歌的語言藝術作積極的借鑒。他說:“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壹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故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壹粒,點鐵成金也。”雖然如此,但壹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試派也不滿與當時崇尚晚唐詩歌的風氣。平淡質樸,精光內斂,體現出黃詩的老成境界。由此可見平淡之美是宋代詩壇的整體性追求,黃庭堅的創作道路也是以此為終極目標的。